建青實驗學校

建青實驗學校

上海市建青實驗學校位於上海市長寧區西郊,周邊連線虹橋、古北經濟技術開發區。是上海市最早的幼、小、中 “十六年一貫制”實驗學校,也是首批上海市素質教育實驗學校。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歷史沿革

(1)建青實驗學校前身是建青中學,創始於1939年,解放後被列為長寧區重點中學,有雄厚的辦學基礎。

(2)在改革開放的春風沐浴下,順應國際教育改革的潮流,學校於1984年經上海市、區人民政府與教育部門批准,將原在華山路的建青中學校址搬遷到虹橋路(東方廣播大廈對面),並與附近的一所國小、一所幼稚園,配套成龍,構建成了今天的上海市唯一的一所擁有幼兒部、國小部、初高中部的實驗學校。

教學規模

現有教學班78個(幼兒部12個、國小部24個、初高中部42個),學生從2歲半始—18歲在校學生共有三千多人。

學校的校風是:環境優美、紀律嚴明、勤奮求實、探索創新;

學校的教風是:熱愛學生、從嚴治教、勤奮求實、開拓創新;

學校的學風是:勇於進取、勤奮求實、善於思考、注重套用

學校地址

上海市長寧區古羊路900號(學校門前有直達公車149,158,737)

學校的特色

“一條龍、全方位、高素質”

建青活動 建青活動

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配套成龍。學制分別為幼兒4年、國小5年、國中4年、高中3年。國家規定的義務教育階段中,免去國中入學考試。由於義務教育達到中學水平,因而一部分學生能以優良成績考入該校高中部。這種十六年“一貫制”的辦學體制具有連慣性、樣本性、研究性,從而帶來效應性。例如:國小部的“奧數組、創造發明組、環保組”、中學部的“管樂隊、舞蹈隊、合唱隊、男女手球隊、藝術體操隊、百老匯音樂劇課程、英語口語、雙語教學、奧數訓練、化學競賽訓練、信息科技組等”每學期都會組織進行活動,儘量使學校成為發展興趣愛好的樂園。

全方位

學校辦學目的是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和諧發展,力求從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學校將素質教育概括為20字方針,即:重視習慣、基礎紮實、能力較強、愛好顯著、品德優良。

重視習慣──由四大板塊組成,即行為規範習慣、學習習慣、衛生習慣、體育鍛鍊習慣,如果從小就養成優良習慣,會使學生終身受益。

基礎紮實──把語文、數學、外語這三門工具性學科作為人生髮展“金字塔”的基礎來抓;引進外籍師資, 先“國小科”後“主科”進行雙語教學的探索活動,為二期課改的深入發展,奠定夯實基礎;同時,把勞動技能也作為基礎來抓,爭取克服高分低能的弊病,取得了一定成績。

能力較強──爭取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自辨、自學、自煉、自理能力,以適應競賽激烈的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

愛好顯著──學校的從兒童開始學習英語、計算機,德育教育和“三段一體”的十幾年一貫的特色,已成為學校特色之一

品德良好──通過思想政治、道德品德、行為規範與習慣的系列教育,使學生成為熱愛祖國的“四新”新人。

建青國小部 建青國小部

使學校內行為舉止或思想道德有偏差的同學能夠儘量配合教學。

高素質

經過全校師生長年累月堅持不懈的不斷努力,學校已形成了先進設施、嚴格教育的管理機制、適應二期課改發展的教師隊伍、為高等專科院校輸送品學兼優的合格人才的喜人格局。

學校的校風是:環境優美、紀律嚴明、勤奮求實、探索創新。

學校的教風是:熱愛學生、從嚴治教、勤奮求實、開拓創新。

學校的學風是:勇於進取、勤奮求實、善於思考、注重套用。

發展規劃

儘量努力將學校辦成實驗性、創新型、國際化的實驗學校。

在新世紀中,學校將面臨第二次創業,再造輝煌的挑戰與機遇。學校周邊是享譽全國的虹橋、古北經濟開發區,擁有眾多餐飲,娛樂場所,使學生的課餘生活豐富多彩,也為學生日後走上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該校的手球隊是其最大的特色,校高中手球隊是上海市二級運動隊,國中的手球隊員們可以直接升入學校高中部繼續在高中手球隊中訓練,比賽。

現任領導

職位姓名
校長 潘敬芳
黨總支書記 熊秋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