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窯古窯址

晚唐五代時期,在蘆花坪、牛皮侖等處窯址均開始生產青釉和醬青釉瓷器,器形以碗、碟、盞為主,此外,尚有執壺、盤口壺、罐、盒、盞托等。 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多次組織專家、學者對建窯遺址進行科學調查和發掘。 1960年和1977年,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及歷史系、福建省博物館和建陽縣文物部門聯合對蘆花坪窯址進行二次科學發掘。

座落在水吉鎮池中、後井村旁,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建窯是宋代著名窯場之一,窯址分布在蘆花坪、牛皮侖(包括庵尾山)、大路後門和社長埂(包括園頭坑)四處,方圓十數里,窯址總面積約12萬平方米。建窯創燒於唐末五代,盛於兩宋及元初,元代中後期走向衰落。歷史上建窯以燒造風格獨特的黑釉瓷器著稱,尤以免毫紋瓷器飲譽海內外。
晚唐五代時期,在蘆花坪、牛皮侖等處窯址均開始生產青釉和醬青釉瓷器,器形以碗、碟、盞為主,此外,尚有執壺、盤口壺、罐、盒、盞托等。兩宋時期,建窯窯工們的傑出成就主要是生產了一批批變幻莫測、絢麗多彩的黑釉瓷器。代表性的作品有兔毫、油滴、鷓鴣斑、曜變等。黑釉器型制以碗為主,有大、中、小型之分,敝口、斂口之別,俗稱“建盞”,這一時期,上自宮廷皇室,下至布衣之家,對建盞都有一種特殊的偏愛。建盞還流傳日本、韓國等國家和地區,在中外友好交流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1935年,美國學者詹姆斯·馬歇爾·普拉瑪教授曾到建窯進行考察。新中國成立後,國家多次組織專家、學者對建窯遺址進行科學調查和發掘。1960年和1977年,廈門大學人類學博物館及歷史系、福建省博物館和建陽縣文物部門聯合對蘆花坪窯址進行二次科學發掘。1989年12月~1992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福建省博物館及建陽縣博物館共同在大路後門、園頭坑、庵尾山、營長乾(社長埂)等處窯址進行大規模的科學發掘,基本摸清建窯發展的歷史脈絡。考古隊先後清理了五代至宋代的窯址11座,其中9OSJY3長135.6米,為目前國內最長的宋代龍窯。此次發掘獲取了大量的實物資料和文字材料,出土了鷓鴣斑等極名貴瓷品,填補了建窯的一項空白。
1979年9月始,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福建省輕工研究所和建陽縣瓷廠的科技人員組成攻關小組,進行建盞仿古瓷試驗;1980年初見成效,樣品燒製成功;1981年5月產品通過專家鑑定。失傳600年之久的古瓷工藝重放異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