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康府

建康府,南宋時設,為東南重鎮,一度作為陪都,是僅次於臨安的重要軍事和政治中心。

簡介

建康府(即今江蘇省南京市南宋時設,為東南重鎮,一度作為陪都,是僅次於臨安的重要軍事和政治中心,時人稱曰:“國家之根本在東南,東南之根本在建康。雄山為城,長江為池,舟車漕運,數路輻湊,正今日之關中、河內也。”
南宋時,建康府居民達25萬人,是重要的商業城市。它地處長江下游,是商品交換的經濟樞紐,把長江中游地區、淮河流域、太湖、錢塘江的產品購銷連結起來。建康與都城臨安的商業往來密切,市場繁榮稍遜於臨安。
公元1275年(至元十二年),元兵攻占建康城,改建康府為“建康路”。天曆二年(1329年),又改稱集慶路。

南宋陪都

靖康元年(1126年)閏十一月,金軍攻占北宋都城開封。次年二月,金帝下令廢宋徽宗、欽宗二帝,擄往金國(史家諱稱二聖北狩)。北宋覆滅。
宋室南渡以後,江寧府(今南京)成為東南抗金的前沿哨所,城垣雄偉牢固,各項設施完備。南宋初年,朝野上下定都金陵的呼聲甚高。正是在南北軍民備戰抗金、恢復中原的強烈要求下,建炎三年(1129年)三月,宋高宗趙構下詔移駐江寧府。五月初八日,高宗一行先駐蹕城西南鳳凰台側的神宵宮(即保寧寺),並以建康古為名都而御筆改江寧府為建康府
因當時金人尚未許歸黃河以南土地,建康畢竟北臨戰爭前沿,有金兵隨時侵擾之危險。高宗乃決定於紹興八年二月初七日出發返回浙西臨安。

宋高宗宋高宗
紹興八年(1138年)三月,高宗雖定都臨安,但為了表示收復中原失地的願望,仍以已淪陷的北宋舊都開封為京都,臨安僅稱為“行在所”,而建康城則因前述之特殊的戰略位置以及朝野強烈的定都呼聲,直到宋末,不僅一直留設行宮“以備巡幸”,而且府史志中還別稱建康為“留都(京)”、“陪都(京)”或“行都(闕)”。

建康府城概貌

南宋時期建康府城經過了多次修築,大體可分前後兩期。前期包括建炎、紹興以及乾道年間的頻繁築城,築城活動大多與前述定都金陵的籲請以及高宗三次駐蹕建康有關。大體恢復了南唐江寧府城的規模。
南宋建康府城城垣因襲楊吳、南唐舊址,其周長、形制及範圍等,殆與之同。其略云:城牆周長二十五里四十四步,約折合今14020米,城牆頂部有女牆和雉堞。其北界在今珠江路、廣州路南側一線,北壕即今北門橋下一線水道,東界在今龍蟠路西側一線,東壕即今玄津橋下一線水道。南界及西界大致沿今明代城牆雨花門、中華門至水西門、漢中門內側一線,漢中門以北則折向東北與北垣連線。今清涼山及石頭城在城外里余,烏龍潭是當時一段城壕。整個城垣為一南北略長、東西略短的不規則方形。其折拐處除西北角烏龍潭段外,城西南角、柵寨門段城牆以及大西門北一段城牆亦見折拐現象,城東南隅南側城外倚牆還建有伏龜樓。城牆的寬和高,《景定建康志》、《至正金陵新志》均記上端寬二丈五尺(約折今7.75米),下端寬三丈五尺(約折今10.885米),高二丈五尺(約折今7.75米)。城牆之外、城壕之里築有寬四丈一尺(約合今12.75米)的低矮羊馬牆。

建康府城考建康府城考
建康府城的城門,《景定建康志》卷二十《城闕志一》詳記之:“由尊賢坊東出曰東門,由鎮淮橋南出曰南門,由武衛橋西出曰西門,由清化市而北曰北門,由武定橋溯秦淮而東曰上水門,由飲虹橋沿秦淮而西出折柳亭前曰下水門,由斗門橋西出曰龍光門,由崇道橋西出曰柵寨門。”總計陸門5座,水門3座。陸門中城西有二門:北稱西門,南稱龍光門。城之東、南、北三面各設一門。南門、龍光門、西門直到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仍未移址,南門即為今中華門所在,龍光門為今水西門所在,西門在今漢中門南百餘米的漢西門故址。東門、北門雖自元末明初拓城後棄而不用,但位置仍很明確,東門在今大中橋西側的白下路東端,北門在今珠江路西段的北門橋南側。3座水門因所涉兩條水系自南唐至今無改,可證上水門在今東水關,下水門在今西水關,柵寨門則在今虎踞南路的涵洞口。南門是府城正門,這從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正月乙酉日,高宗欲上建康南門檢閱軍隊,後因大雪作罷一事可以得到證明。1980年12月,在今鎮淮橋南、中華門第四道瓮城門北的城門通道下1.6米處,曾經發現用宋磚側砌的路面,殘長6.1米,有可能就是當時出入南門的路面。
3座水門中,柵寨門是古運瀆一支出城通道,上、下水門則是秦淮河進出府城的重要通道。建炎三年(1129年)十一月,當金軍渡江南侵之際,曾發生留守建康的將領杜充欲從水門棄城出逃的鬧劇。《建炎以來系年要錄》卷二十九詳載其事:是年十一月丙寅日,“杜充軍潰,欲乘舟出奔,方開水門,士民爭門不能出。充使人諭之曰:‘相公欲迎敵金人耳。’眾皆呼曰:‘我亦往迎敵。’竟不能行而止。”
這8座城門中除龍光門、柵寨門、上水門、下水門外,其餘門名似乎都是俗稱,其正式名稱雖文獻沒有明確記載,但有一些線索。
白下門即東門,宋元兩代均稱白下門。如宋·周煇《清波雜誌》卷三“景陽台”條記周煇居建康,曾至白下門外齊安院尋古探幽。《至正金陵新志》卷十一《祠祀志·社稷》亦稱上元縣社壇“舊在白下門外尉司東”。白下門簡稱“白門”,《景定建康志》卷十三《建康表九》載王安石曾築宅“於白門外七里,去蔣山亦七里”,可為證明。
龍光門又稱“龍西門”,《景定建康志》卷五“府城之圖”龍光門所在位置即標稱“龍西門”。又稱“水西門”,《景定建康志》卷十六《疆域志二·坊里》載廣濟坊“在廣濟倉南,近水西門”,卷二十一《城闕志二·堂館》載橫江館“在水西門內,賞心亭側。”元代仍稱“水西門”,如《至正金陵新志》卷一《地理圖考·集慶路治圖考》稱社稷風雷雨師壇“舊在水西門繡春園西”,卷十一《祠祀志·祠廟》稱惠澤龍王廟“在水西門裡,大軍倉東”。水西門這個名稱一直沿用至今。
西門又稱大西門,明·陳沂《金陵古今圖考》“元集慶路圖考”中有“西門曰大西”之記載。
玄武門或稱元武門,即北門。《景定建康志》卷五《府城之圖》北門旁即標稱“元武門”。出北門,沿城牆、城壕東行是當時觀賞金陵風景的最佳路線之一。宋人記之曰:“自金陵月堂謁蔣帝祠,初出北門,始辨色。行平野中,時暮春,人家桃李未謝,西望城壁壕水,或絕或流,多鵁鶄、白鷺,迤邐近山,風物夭秀,如行錦繡圖畫中。”
柵寨門 又稱“鐵窗子”。《至正金陵新志》卷一《地理圖考·舊建康府城形勢圖考》注云:“柵寨門在城西門近南,鑿城立柵,通古運瀆,不詳其始,復置閘以泄城內水,入於江,俗呼為柵寨門,今呼鐵窗子是也。”“鐵窗子”得名可能與柵寨門下有鐵水窗有關。四庫全書本《至正金陵新志》卷一還記此門“俗呼濟秦門”。至南宋後期,柵寨門年久失修,景定元年(1260年),馬光祖曾對柵寨門進行大修。重修後的柵寨門形制,《景定建康志》卷二十記載甚詳:門外置瓮城,門上建硬樓7間。前壁有閃門6扇,皆以鐵包裹,又有“兩屋山、武台各一座。屋下車軸、車頰一座,絞棒一尺二條,車窗麻索四條”。臨水有券門一座,門高一丈五尺,寬一丈四尺,門深三丈三尺,券門兩側牆麵包砌磚石,計四丈二尺,其下有石腳石面及鐵水窗兩扇。鐵水窗前後有攔草椿木,兩側作雁翅狀,高六尺五寸,長三丈。城內南北有登城慢道,長五丈五尺。在門前接近壕岸的地方,還有木柵及護險牆各一道,長四丈五尺。
柵寨門之外其他城門的形制,雖無具體文字記載,但《景定建康志》卷五“府城之圖”卻為我們考察各城門面貌提供了形象直觀的材料。此圖顯示東門、南門、西門、北門外側皆有一重瓮城,為橫長方形。惟南門因是正門,瓮城門面南,直對主城城門和御街。東門、北門瓮城皆“屈曲開門”,可避免攻城時敵人長驅直入城內,從而構成曲折迂迴的形勢。
除上水門、下水門、柵寨門外,“府城之圖”中各城門之上皆繪有門樓。柵寨門外既未見繪瓮城,其上亦未繪門樓。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