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延安一月》,是長篇通訊集。該書由著名新聞記者趙超構於1944年6月訪問延安後,在《新民報》先後81天連載長篇通訊《延安一月》,計有10餘萬字,寫毛澤東,寫共產黨,寫一個真實的延安,讓新聞封鎖下的國統區人民大開眼界。後該長篇通訊單獨集結出版發行,打破了國民黨的新聞論斷,轟動一時。此書曾被國民黨當局列為禁書。
成書經過
作者
趙超構(1910年-1992年),浙江省文成縣龍川人,幼年隨父遷居瑞安嶼頭,那時文成未建縣屬瑞安,故一直自稱瑞安人。他24歲畢業於上海中國公學,28歲任《新民報》主筆。《延安一月》是趙超構采寫的一組十多萬字的新聞通訊,於1944年7月30日和8月30日起分別在重慶和成都《新民報》連載,曾引起轟動。同年10月18日,兩地《新民報》刊完後,由該報結集成《延安一月》於1945年1月出版,5個月內重印3次,銷量數萬冊。重慶《新華日報》社購2000冊派人送往延安,毛澤東看後說:“在重慶這個地方發表這樣的文章,作者的膽識是可貴的。”周恩來稱之為“中國記者寫的《西行漫記》”。日本也隨即翻譯出版。這本書,對當時國民黨統治區的讀者無疑是衝破新聞封鎖,了解延安、了解中共的一本罕見而難得的書籍。因此,不久《延安一月》即被國民黨新聞宣傳當局列為禁書。
時代背景
《延安一月》的寫作有其特定的時代背景:1944年,日本侵略軍敗局已定。國際反法西斯戰線開始全線反攻,美英同盟軍準備在我國沿海登入進攻日軍,而國民黨軍卻都在遠離沿海的中西部山區,能夠接應盟軍的只有長期對日作戰的八路軍、新四軍和廣大民兵。同盟軍十分希望中國國共兩黨配合其奪取最後勝利。為緩和、調整國共關係,駐重慶的外國記者團發起訪問延安的倡議,立時得到中共方面的歡迎,國民黨為形勢所迫不得不表示同意。中外記者訪問團自1944年5月17日啟程,6月9日到延安,7月2日結束採訪活動。記者團共21人,《新民報》派主筆趙超構參加。國民黨當局設定重重限制,把記者團改名為“參觀團”,明令“只參觀不報導”。中央社記者則處處擺出壟斷統稿的架勢,途經西安時就逐日發快電,還發了《參觀河防記詳》一文。到延安後僅發“事畢即赴延安”、“毛澤東設宴歡迎記者團”數字。趙超構在離開延安後,撰寫了十多萬字的《延安一月》。陳銘德、張恨水分別為《延安一月》撰寫了序言。《延安一月》正文252頁,共分兩大部分,第一部分“西京——延安間”有8篇通訊,敘述記者團從西安經臨潼、潼關、大荔、合陽,由韓城渡河入晉,經山西入延安的沿途見聞,並配2幅木刻;第二部分“延安一月”有39篇通訊,報導其在延安對各種人物、組織和事件的觀察和採訪,並配10幅木刻,木刻畫面都是反映延安生活場景的。
重要作用
《延安一月》的重要作用是打破國民黨的新聞封鎖,著力介紹延安這塊神奇土地上的民眾與領袖,始終圍繞作者參觀後得出的“新社會的試驗區”這個有敏銳預見的主題。作者以濃墨重彩介紹毛澤東、朱德這兩位風雲人物,同時還介紹了周恩來、賀龍、葉劍英、王震、吳玉章等重要政治人物,以及丁玲、艾青、范文瀾、王實味等知名文化人。《延安一月》也可以說是抗日期間延安的地方志,所介紹的門類亦很齊全:政治類有“新民主主義”、“土地政策”等;經濟類有“關於邊幣”、“變工隊與合作社”等;社會類有“民眾大會”、“延安新女性”等;文化類有“文藝政策”、“戲劇運動”、“魯迅藝術學院一瞥”等。特別是此前重慶謠傳“丁玲、陳波兒被延安整風整死了”,作者對丁玲、陳波兒等的採訪,便是粉碎謠言、澄清事實的有力武器。
時至今日,《延安一月》仍是研究抗戰時期延安情況的重要參考資料。1992年11月上海書店曾再版此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