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九江市,北瀕長江,南傍鄱陽湖,素有“匡廬奇秀甲天下山”之美稱。占地面積500平方公里。早在一千二百多年前,唐代詩人李白曾這樣讚美廬山:“予行天下,所游山水甚富,俊偉詭特,鮮有能過之者,真天下之壯觀也”。江西廬山地質公園內發育有地壘式斷塊山與第四紀冰川遺蹟,以及第四紀冰川地層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層剖面。截止2010年在廬山共發現一百餘處重要冰川地質遺蹟,完整地記錄了冰雪堆積、冰川形成、冰川運動、侵蝕岩體、搬運岩石、沉積泥礫的全過程,是中國東部古氣候變化和地質特徵的歷史記錄。與歐洲阿爾卑斯地區及北美地區第四紀冰川活動特徵有許多相似之處,具有全球對比意義,對研究全球古氣候變化和地質發展史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江西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是2004年中國第一批八處國家地質公園入選世界地質公園的公園之一。

基本信息

簡介

廬山世界地質公園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早在1982年,廬山就被批准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1996年12月,廬山以“世界文化景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2004年2月,廬山又被列入全球首批世界地質公園。2005年1月9日,“國際地質公園和社會經濟發展促進會廬山辦事處”、“亞洲地質公園網路辦事處”等兩大機構落戶廬山。是世界上唯一同時擁有“世界文化景觀”和“世界地質公園”榮譽稱號的世界級名山。廬山地質公園位於江西省九江市,總占地面積500平方公里,主要地質遺蹟類型為地質地貌、地質剖面。

地質公園內發育有地壘式斷塊山與第四紀冰川遺蹟,以及第四紀冰川地層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層剖面。迄今為止,在廬山共發現一百餘處重要冰川地質遺蹟,完整地記錄了冰雪堆積、冰川形成、冰川運動、侵蝕岩體、搬運岩石、沉積泥礫的全過程,是中國東部古氣候變化和地質特徵的歷史記錄。與歐洲阿爾卑斯地區及北美地區第四紀冰川活動特徵有許多相似之處,具有全球對比意義,對研究全球古氣候變化和地質發展史具有極高的科學價值。以伸展構造為主體,伴隨廬山出現的斷塊山構造和變質核雜岩構造,組成了廬山地學景觀的又一特徵。受新構造運動作用,廬山孤山屹立,大構造巍峨壯觀,小構造千姿百態。廬山變質核雜岩構造十分出眾,與世界標型變質核雜岩具有對比性,廬山南麓出露有25—18億年前的早元古代“星子群”變質雜岩地層,載入了《中國地層典》。

地貌

構造運動、冰川侵蝕、流水三種地質作用形成的複合地貌景觀,是廬山地學上的另一大特徵,它與植被和生物多樣性一起構成了廬山一幅雄、奇、險、秀的絢麗畫卷,體現了廬山地學景觀極高的美學價值。

歷史文化

廬山既是中國山水文化的重要發祥地,又是以陶淵明為創始人的中國田園詩的誕生地。歷史上曾有1500多位知名科學家、文學家、哲學家、文人墨客來到廬山考察旅遊,留下了4000多首著名的詩篇及近千篇(幅)學術論文、遊記、畫卷,集中體現了廬山是中國山水文化的精彩折射和歷史縮影。

廬山建築

廬山世界地質公園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蘊含中西的廬山建築文化馳名中外。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30年代,世界上20多個國家在廬山牯嶺建別墅近千棟。清涼秀美的廬山二十世紀初就被稱為“萬國公園”、“世界村”。廬山的歷史遺蹟與人文景觀,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相連的文化景觀。廬山是一座地壘式斷塊山,主峰大漢陽峰海拔1474米,自古命名的山峰有171座,高山流水形成了眾多的激流和瀑布,以“雄、奇、險、秀”聞名於世。宋代詩人蘇軾曾發出“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感慨。

廬山年平均降水1917毫米,年平均霧日191天,每年7月-9月平均氣溫16.9度,良好的氣候條件和優美的自然環境,使廬山在十九世紀末就成為世界著名的避暑勝地。長久以來,人們在這裡創造了內涵豐富、影響深遠的廬山文化。公元前126年,司馬遷“南登廬山”,並將“廬山”載入《史記》。東晉陶淵明謝靈運等一批文化名人,在廬山進行了大量的文學藝術創作活動,使廬山成為中國田園詩的誕生地、中國山水詩的策源地、中國山水畫的發祥地。此後,李白、白居易、蘇軾、王安石等1500多名文學家、政治家、藝術家相繼登臨廬山生活、遊覽,寫下4000餘首讚頌廬山的詩詞歌賦。

高僧慧遠

公元四世紀,高僧慧遠在廬山東林寺,首創觀像念佛的淨土法門。代表了佛教中國化的大趨勢。除此之外,廬山藏傳佛教、道教的寺廟和道觀多所,有伊斯蘭教、基督教、天主教等宗教及教派的教堂多座。是一座集6教為一身的宗教名山。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首的廬山白鹿洞書院更代表了理學家家朱熹的興復和中國近世七百年的理學大趨勢。朱熹稱讚這裡是個“無市井之喧,有山泉之勝”的好地方。

冰川遺蹟

上世紀三十年代,地質學家李四光在廬山首先發現中國第四紀冰川遺蹟,從而創立中國第四紀冰川學說;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廬山出現了美、英、俄、法、日等20多個國家風格的別墅近千幢。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廬山成為南京國民政府的“夏都”。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毛澤東三次登上廬山,主持召開了世人矚目的三次重要會議。1996年,廬山成功申報了世界文化景觀,2001年04月被批准為國家地質公園,2004年2月13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評為首批世界地質公園。

評價

聯合國專家在廬山成功申報世界遺產時,評價廬山:廬山的歷史遺蹟以其獨特的方式,融匯在具有突出價值的自然美之中,形成了具有極高美學價值的、與中華民族精神和文化生活緊密相聯的文化景觀”。聯合國地科聯專家在廬山成功申報世界地質公園時對廬山給於了高度的評價:奇秀廬山,飛峙江湖,蒼潤高逸、俊偉詭特。典型的中國東部第四紀冰川遺蹟,珍貴的變質核怵岩構造、壯觀的複合地貌綜合了極高的地學價值。不僅在中國,而且在國際上都有十分重要的學術研究作用。廬山地質公園是地質遺址和歷史、文化、植物、名勝的完美結合。

地質博物館

廬山世界地質公園廬山世界地質公園

在蘆林湖畔,有一棟中西合璧的別墅式建築。那是毛澤東在廬山期間曾住過的地方,人稱蘆林別墅。因房號是1號,故亦稱“蘆林一號”。別墅系1961年興建,單層平頂,中有內院,總面積2700平方米。1984年改成博物館館址。在廬山博物館內專門布設了第四紀冰川陳列室,收集陳列了大量的有關實物標本和圖片、文獻資料。1988年和1996年先後兩次改版,充實新內容。多年來,為來山地質科學家、大中專院校師生和廣大遊客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科研、教學與了解地學知識的場所。廬山國家地質公園和世界地質公園開園後,為向中外遊客全面介紹地質公園的地質景觀、地質科學史和其他景觀,進行地質科學和環保知識的教育,傳播地球科學知識,廬山世界地質公園管理委員會在原“第四紀冰川陳列室”基礎上建立廬山地質博物館,進一步充實展覽內容,增加了“廬山地區地質歷史展”、“廬山複合地貌景觀陳列室”和“廬山國家(世界)地質公園多媒體光碟演示”等。廬山地質博物館現陳列有4個展室,其中《廬山地質演化史》展室52.7平方米,展線18.6米,《變質核雜岩與斷塊山的形成》和《複合地貌景觀》兩間展室,面積都是30.36平方米,展線前者是15.7米,後者為12.8米,《廬山第四紀冰川遺蹟》展室50.49平方米,展線24.56米。“廬山地質博物館”展標、“廬山世界地質公園”展標及中英文前言都在《廬山地質演化史》展室外走廊牆壁上。

世界地質公園名錄

世界地質公園是以其地質科學意義、珍奇秀麗和獨特的地質景觀為主,融合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的自然公園。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出,此計畫在2000年之後開始推行,目標是選出超過5百個值得保存的地質景觀加強保護。
所在地區 所屬國家 公園名稱
亞洲(36) 中國(27) 第一批:
黃山世界地質公園(安徽)
廬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
石林世界地質公園(雲南)
丹霞山世界地質公園(廣東)
張家界世界地質公園(湖南)
五大連池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
嵩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雲台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第二批:
雁盪山世界地質公園(浙江)
泰寧世界地質公園(福建)
克什克騰世界地質公園(內蒙古)
興文世界地質公園(四川)
第三批:
鏡泊湖世界地質公園(黑龍江)
泰山世界地質公園(山東)
王屋山—黛眉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河南)
房山世界地質公園(北京、河北)
雷瓊世界地質公園(廣東、海南)
第四批
龍虎山世界地質公園(江西)
自貢世界地質公園(四川)
第五批:
阿拉善世界地質公園(內蒙古)
秦嶺終南山世界地質公園(陝西)
第六批:
樂業—鳳山世界地質公園(廣西)
寧德世界地質公園(福建)
第七批:
天柱山世界地質公園(安徽)
香港世界地質公園 (香港)
第八批:
三清山世界地質公園 (江西)
印度尼西亞(1) 巴圖爾世界地質公園
伊朗(1) 格什姆島地質公園
韓國(1) 濟州島地質公園
日本(4) 絲魚川地質公園
島原半島地質公園
洞爺湖—有珠山地質公園
山陰海岸地質公園
越南(1) 同文岩石高原地質公園
馬來西亞(1) 蘭卡威島地質公園
歐洲(42) 奧地利(1) 艾森武爾瑾地質公園
克羅埃西亞(1) 帕普克地質公園
捷克(1) 波西米亞天堂地質公園
芬蘭(1) Rokua Geopark
法國(2) 普羅旺斯高地地質公園
呂貝龍地質公園
德國(5) 貝爾吉施-奧登瓦爾德山地質公園
特拉維塔地質公園
艾菲爾山脈地質公園
斯瓦卞阿爾比地質公園
布朗斯韋爾地質公園
希臘(4) 萊斯沃斯石化森林地質公園
普西羅芮特地質公園
柴爾莫斯-武拉伊科斯地質公園
Vikos - Aoos Geopark
匈牙利(1) 巴科尼—巴拉頓世界地質公園
斯洛伐克(1) Novohrad - Nograd geopark
愛爾蘭(1) 愛爾蘭科佩海岸地質公園
義大利(7) 阿達梅洛布倫塔地質公園
貝瓜帕爾科地質公園
馬東尼地質公園
撒丁島地質與採礦公園
羅卡迪切雷拉地質公園
Cilento and Vallo di Diano Geopark
Tuscan Mining Park
挪威(2) 赫阿地質公園
Magma Geopark
葡萄牙(2) 納圖特喬地質公園
阿洛卡地質公園
羅馬尼亞(1) 哈采格恐龍地質公園
西班牙(5) 卡沃-德加塔地質公園
馬埃斯特地質公園
蘇伯提卡斯地質公園
索夫拉韋地質公園
巴斯克海岸世界地質公園
中加泰羅尼亞世界地質公園
英國(8) 大理石拱形洞地質公園
北奔寧山地質公園
蘇格蘭西北高地地質公園
蘇格蘭洛哈伯地質公園
威爾斯大森林地質公園
里維耶拉地質公園
威爾斯喬蒙地質公園
設得蘭地質公園
北美洲(1) 加拿大(1) Stonehammer Geopark
南美洲(1) 巴西(1) 阿拉里皮地質公園
大洋洲(1) 澳大利亞(1) 卡納文卡地質公園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