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廣饒縣呂劇團始建於1959年10月,其前身為廣饒縣京劇團。至1960年底,廣饒縣呂劇團有演員60餘人。上演劇目有《王小趕腳》、《借年》、《小姑賢》、《王定保借當》、《呂洞賓戲牡丹》、《老少換妻》等傳統戲和新創作劇目《廣北巨變》、改編移植的現代戲《紅色娘子軍》。1962~1965年,該團發展較快,活躍於省內廣饒、惠民、陽信及河北棗強、衡水等廣大集鎮鄉村。演出劇目有傳統戲也有現代戲,有文戲也有武戲,如《楊門女將》、《楊八姐盜刀》、《三世仇》、《三回船》、《豐收之後》等,深受當地民眾歡迎,被稱為“烏蘭牧騎式”劇團。“文化大革命”中,呂劇團演出活動停止, 1970年改為京劇團。1979年7月,廣饒縣京劇團改為呂劇團,上演傳統劇目和現代劇目。1986年10月,呂劇團被確定為全民事業單位,定編40人,實行企業化管理。 劇團長期深入農村演出,每年演出200場以上,深受民眾歡迎。劇團還配合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排演新劇目,如1982年配合計畫生育宣傳趕排《合家歡》,1991年, 配合中國共產黨建黨70周年慶祝活動創作排演大型劇目《地下河》,1 995年,配合油地共建工作創作排演《這方熱土》等。至1995年底,劇團上演的傳統劇目和現代劇目共120多部, 其中自編自演劇目10多部。劇團連續多年被縣、市評為“文化先進單位”,1991年被山東省文化廳授予“先進劇團”稱號。1994年9月,經東營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廣饒縣呂劇團基礎上組建東營市呂劇團。建團始末
呂劇家鄉東營市是東營市是呂劇的故鄉、呂劇文化的發祥地。100多年前,以廣饒縣時殿元為代表的民間藝人,再坐唱琴書的基礎上首創了化妝揚琴,其處女作《王小趕腳》的推出,標誌著一個新劇種在齊魯大地上的誕生。它就是我們現在的省戲——呂劇。
成立院團1953年春,廣饒縣成立了政府興辦的專業劇團。1959年,山東省人民政府確認廣饒縣為呂劇發源地後,正式定名為廣饒縣呂劇團。1994年東營市人民政府決定,在廣饒縣呂劇團基礎上組建東營市呂劇團,屬市、縣雙重領導。自1953年至今,東營市呂劇團已走過57年的奮鬥歷程。現任團長劉中范,內設辦公室、演出部、後勤保障部、創編部四個機構,現有演職人員48人,其中國家二級演員11人,國家三級演員11人。
歷程在黨的“雙百”方針和“二為”方向指引下,東營市呂劇團在平坦而曲折的道路上磨礪奮進,發展壯大,由最初的搭班劇團逐步成長為實力雄厚、藝術精湛、風格獨特、陣容整齊、頗具影響且率先躋身全省先進劇團行列的地市級劇團,年均上演200餘場次,演出場次列全省同級劇團之首,被廣大觀眾譽為呂劇故鄉的“莊戶劇團”。
劇目
建團以來,本著“出人出戲”的辦團理念,致力於呂劇藝術的發展繁榮,共創作、改編、排演640餘個劇(節)目,培養了200多名藝術新人,分獲國家級及省級表演一、二等獎若干次。演出過的主要代表劇目有:《王小趕腳》《李二嫂改嫁》《沂河兩岸》《豐收之後》《姊妹易嫁》《借年》《雙玉蟬》《三鳳求凰》《畫龍點睛》《三春柳》《紅柳灘》《老樂醉酒》《潮湧黃河口》《孫武》《馬書記上任》《隨禮》《遺言》《鄉人俚曲》《紅嫂》等,贏得了廣大觀眾的喜愛。
獲獎情況
近幾年來,多次榮獲省級以上高層次獎項,其中《三春柳》《紅柳灘》《老樂醉酒》《潮湧黃河口》《孫武》《鄉人俚曲》分獲全省四、五、六、七、八、九屆“精品工程獎”實現了六連冠。《潮湧黃河口》《孫武》分別獲得山東省首屆和第二屆“泰山文藝獎”。 話劇小品《119和爸爸》獲全國首屆職工藝術節小品類金獎。反映基層幹部廉潔奉公的戲曲小品《隨禮》闖入中央電視台舉辦的全國第六屆CCTV小品大賽並獲“優秀劇目獎”,該節目參加文化部舉辦的第九屆中國藝術節暨“大地情深” 全國第十五屆群星獎戲劇小品決賽,獲 “群星獎”。小呂劇《馬書記上任》獲山東省首屆農村文化藝術節金獎、全國小戲藝術節一等獎、第二屆全國小戲小品大賽“中國戲劇獎”和“觀眾最喜愛的節目獎”。小品《找老娘》獲第十一屆“山河杯”晉冀魯豫津相聲小品大賽節目二等獎。呂劇聯唱《鄉韻》在“誰不說俺家鄉好”山東地方文藝電視大賽中表現突出,榮獲當場最佳表現獎,該節目被推薦參加文化部在蘇州舉辦的“紀念改革開放30周年——首屆中國農民文藝匯演”並榮獲“豐收獎”。小呂劇《浪子回頭》入選2010年第二屆江南文化節暨“沙家浜戲劇獎小戲小品大賽”的決賽,獲得優秀獎。呂劇事業突飛猛進,多項藝術成果全面開花。被山東省文化廳授予“山東省先進劇團”、被山東省勞動和人力資源部、省文化廳聯合授予“全省文化系統先進集體”, 被山東省委宣傳部授予山東省文化下鄉“活動先進集體”等稱號。
該團以發展繁榮地方戲為己任,演出足跡遍及山東省的東營、淄博、濱州、濰坊等大部分地市,並多次到北京、天津、河北、黑龍江、江蘇等省市演出,成為山東呂劇的主要傳播者,為普及和交流地方戲曲做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