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梅村[山東廣饒戰鬥英雄]

劉梅村[山東廣饒戰鬥英雄]
劉梅村[山東廣饒戰鬥英雄]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劉梅村,山東廣饒人。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參加八路軍。曾任東北民主聯軍連指導員、營副教導員,第四野戰軍營教導員。1946年在四平保衛戰中,帶領連隊堅守陣地十八天。後帶兩個班掩護全師安全撤退。1947年在東北夏季攻勢中,率連參加四平攻堅戰,三次負傷不下火線,五天連續完成五次攻堅任務,打垮國民黨政府一個團、兩個營和兩個連,俘敵四百餘人,立特等功,獲戰鬥英雄稱號。參加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和海南島戰役等。1950年出席全國戰鬥英雄代表會議。

戰鬥英雄

劉梅村(1915- ),山東省廣饒縣人。曾任國小教員。1939年參加革命,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戰鬥英雄,戰鬥模範,模範指導員,少將軍銜。

1940年,在當地組織起抗日游擊隊,堅持了兩年的鬥爭。

1941年春,帶領180名當地青年加入八路軍主力部隊。

1942年被日軍捕獲入獄,抗日部隊攻陷日軍據點後出獄,出獄後繼續投身革命隊伍。

1944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從山東打到東北,從松花江邊打到海南島。從遼瀋戰役,平津戰役到解放海南島,劉梅村參加了保衛四平、解放長春、三下江南、四平攻堅戰、解放鞍山遼陽、解放錦州、遼西會戰、解放天津、粵桂邊追殲戰、解放海南島等四十多次戰鬥。在這些戰鬥中,劉梅村和他的英雄部隊,差不多都擔任著主要的攻擊任務。在整個解放戰爭中,劉梅村所率領的部隊,共俘虜了一萬三千多敵人。先後負傷八次,成為二等殘廢,卻未住過一天院,至今身上仍留有彈片。為人民立下一特功、兩大功和兩小功。獲得“戰鬥模範”、“模範指導員”和“戰鬥英雄”等光榮稱號。以1947年夏的四平攻堅戰,他率領一個連,消滅敵人一個團、兩個營,成為毛澤東獎章獲得者。

劉梅村同志離休後,積極參加黨史、軍史資料的徵集工作。撰寫了《四次攻打四平》、《奇襲博白、活捉張淦》、《解放海南島》等10餘篇回憶錄,20多萬字。

赫赫軍功

1946 年四平保衛戰

1946年春,攻打長春,劉梅村帶領1個班打垮國民黨軍1個營,俘虜120餘人。

1946年5月,吉林,帶領連隊英勇抗擊國民黨軍進攻,堅守陣地18天。

同年冬,參加臨江戰役 ,任新組建的機槍連政治指導員,在連長缺編的情況下,把戰鬥指揮與政治工作相結合,率領連隊轉戰千餘公里,兩個月無一非戰鬥減員,被授予“模範指導員”稱號,立大功1次。

1947 年四平攻堅戰

1947年,四平攻堅戰中,所在連隊擔負開闢四平城西南角突破口任務,帶領1個排迂迴進攻,連續摧毀外圍地堡70多座,攻下17座城頭碉堡,占領國民黨軍據守的氣象台高樓。在5天5夜的鏖戰中,投彈70餘顆,腰部負重傷後繼續指揮戰鬥。帶領連隊連續5次完成攻堅任務,擊潰國民黨軍1個團2個營2個連,俘虜400餘人,對戰役的勝利起到重要作用,榮獲“戰鬥英雄”稱號,毛澤東獎章。

兩廣追擊戰

1949年,兩廣追擊戰中親自活捉國民黨華中軍政長官公署副長官、第三兵團司令張淦(中將)。張淦是解放廣西戰役中被解放軍俘虜的級別最高的國民黨將領 。

解放海南島

1950年4月率渡海先鋒營率先開始渡海。

美亭戰役中,帶領的1 個半連包圍了敵人1 個師部和1 個團部。率領2個連攻下黃竹 。

4月30日,海南島解放,戰鬥英雄劉梅村第一個把五星紅旗插到了天涯海角 。

大記事

第一屆政協四野代表合影,二排右一:劉梅村 第一屆政協四野代表合影,二排右一:劉梅村

1949年9月,出席全國第一屆政治協商會議,當選主席團成員,代表中國人民解放軍戰鬥英雄在會上發言。9月26日下午受到毛澤東主席接見並單獨合影留念。

1949年10月,作為第四野戰軍代表登上天安門參加第一次周年性的國慶大閱兵。

1950年9月,出席全國戰鬥英雄代表大會,當選大會主席團成員。

1954年,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當選大會主席團成員。

1950年,出席中南軍區英雄代表大會,當選大會主席團成員。

1976年,作為特邀代表,出席廣州軍區雙先活動代表大會,當選大會主席團成員。

1987年,全軍第二次戰鬥英模大會,當選大會主席團成員。

1955年,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

1990年6月27日,江澤民總書記接見,合影留念。

任職經歷

第一屆政協會後毛澤東接見併合影 第一屆政協會後毛澤東接見併合影

東北民主聯軍六縱十七師一營3連連長

陸軍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三軍128師382團三營教導員

陸軍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三軍128師382團團長

陸軍第四野戰軍第四十三軍128師炮兵團團長

廣州軍區防守戒備二十一師炮兵司令

海南島榆林要塞要塞區副參謀長

海口市文化大革命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海南軍區後勤部副部長

海南軍區司令部顧問

榮譽成就

在東北黑土地國共兩黨幾年的較量中,林彪統領的部隊中有幾個赫赫有名的王牌師,有人說是5個,有人說是7個,可是無論歸納為幾個,6縱的16、17師都在其中,榜上有名。16、17師被人稱為“兩隻吃人的猛虎”。17師號稱“攻堅老虎”,是“攻堅之最頑強之部隊” 。17師是由東北民主聯軍7師改編來的。它在山海關一戰大敗後,且戰且退,沒到錦州就已傷亡、逃亡近半,其狼狽不可言狀。

而17師反敗為勝,重振雄風,是血戰四平時打出來的。這場著名的四平攻堅戰因1營3連指導員劉梅村帶領1個排連續摧毀外圍地堡70多座,攻下17座城頭碉堡,占領國民黨軍據守的氣象台高樓。後帶領一個連擊潰國民黨軍1個團2個營2個連,俘虜400餘人的戰績,使得的未露鋒芒的17師一鳴驚人,博得了“東北野戰軍中攻堅能力最強的部隊”的美譽。也因此戰,劉梅村同志榮獲代表最高榮譽,也是東北民主聯軍最高級別獎章:毛澤東獎章 。以後,在東北戰場上,有“林彪三調17師”的傳說,即一是打四平,二是打錦州,三是打天津。這三戰開始,17師都是被林彪做為預備隊,一到關鍵時刻,在關鍵部位出現問題,林彪就把這隻“老虎”放出去,而這隻猛虎一旦調去就所向無敵,任何問題都能解決。

在之後的戰鬥中,劉梅村同志共立特等功一次、大功兩次、小功兩次。

榮獲"模範指導員"、"戰鬥模範"和"戰鬥英雄"稱號。

毛澤東獎章 (遼瀋戰役紀念館)、一級英雄獎章、二級英雄模範獎章、戰鬥勇敢者獎章、獲三級解放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等

戲劇家

前排坐:劉少奇, 劉梅村, 郎鹹芬等 前排坐:劉少奇, 劉梅村, 郎鹹芬等

(1914—1977)曾用名劉家奎。濟陽縣西王村人。戲曲作家、導演。1935年入山東省立戲劇學校學習, 至1938年8月于山東省立劇院音樂系休業,先後完成了音樂和戲劇兩個專業的學習。1944年參加八路軍,曾任渤海軍區第二軍分區宣傳隊音樂教員,渤海軍區政治部宣傳隊音樂教員、副隊長、隊長。194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49年調渤海區黨委任宣傳幹事,1950年調渤海區黨委文工團任戲曲隊隊長,同年7月調山東省文聯地方戲曲研究室,先後任副主任、主任。1952至1953年,任山東省歌劇團第一副團長,山東省呂劇團副團長、團長,黨支部書記等職。

劉少奇接見山東呂劇團演職人員, 前排:劉少奇, 劉梅村, 郎鹹芬等

個人履歷

1955年前往北京參加了由前蘇聯戲劇大師列斯里舉辦的導演講習班。1960年兼任山東省魯劇研究院副院長。1971年調入山東省“五七”藝術學校任黨委委員,革委會副主任。

新中國成立後,他在呂劇的改革創新中做出了突出的貢獻,是振興和發展呂劇藝術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特別是在山東省呂劇團成立後,劉梅村同志不僅主持劇團的黨政領導工作,而且對劇團的藝術建設也傾注了大量的精力。在當時艱苦的條件下,他帶領全團同志深入生活,艱苦創業,逐步形成了山東省呂劇團樸實、嚴謹的團風和表演自然、生活氣息濃郁的藝術風格。為豐富呂劇的音樂唱腔,增強呂劇的藝術表現力,他不斷蒐集、整理各地的民歌、曲藝及地方劇種的曲調和劇目,虛心學習其它劇種的優秀表演程式,為呂劇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他是一個優秀的劇團管理者,同時也是一個出色的編導者。他在繁忙的領導工作中親自參與了《李二嫂改嫁》(張斌、靳慧新、劉奇英合作編導)、《蔡文姬》(與張斌合作,根據郭沫若的同名話劇改編)、《穆桂英掛帥》、《勞動人民的戰士》等劇本的改編和導演工作。省呂劇團排演的《三關擺宴》、《姊妹易嫁》、《借年》、《打金枝》、《王定保借當》、《借親》、《小姑賢》、《拾玉鐲》、《兩壠地》、《搜書院》、《龍鳳面》、《喝面葉》、《井台會》、《鴻雁傳書》、《沂河兩岸》等數十齣優秀劇目,無不凝聚著劉梅村的大量心血。在他的領導下,省呂劇團的思想建設和藝術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業績。十幾年中,劇團參加了赴朝慰問志願軍等重大演出活動,呂劇《蔡文姬》、《李二嫂改嫁》等在華東和山東省戲曲會演中獲得多項獎勵,曾多次晉京演出,並受到毛澤東、劉少奇、朱德、周恩來、陶鑄、鄧小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李二嫂改嫁》、《姊妹易嫁》、《借年》、《兩壠地》先後被長春電影製片廠、上海電影製片廠、香港華人影業公司拍成電影藝術片,使呂劇成為全國有影晌的劇種。

劉梅村同志非常注重發現和培養人才,他曾採取多種有益的舉措,使許多藝術家脫穎而出,湧現出了如郎鹹芬、林建華、張斌、李岱江、王俊英、李漁、楊瑞卿、靳惠新、蘇智、吳韜、沈濤、李公綽、劉艷芳、郭麗華、錢玉玲、常蘭、賀偉、曲志剛等一大批在全國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藝術人才。

劉梅村同志忠於黨的文藝事業,為省呂劇團的思想建設、藝術建設和日常工作嘔心瀝血,創造了不可磨滅的業績,為呂劇事業的繁榮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