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陸軍測量局

民國元年(1912年),在桂林成立廣西省都督府後,即於府內組織測繪處,收容流散的測繪人員。是年八月,恢複測量局組織,稱廣西陸軍測量局,屬軍事系統,隸屬省都督府,局址仍設在龍津(今龍州),進行邊界測繪,由北京高等測量學校模範班畢業學員回省工作的唐紹慧(一說唐總慧) 任局長。民國4年,因得廣西陸軍測繪學校畢業生的補充,全局增至80人,設地形、製圖兩科。局址由龍津(今龍州)遷到省會南寧。
民國6—15年(1917—1926年) 間,軍閥混戰,測繪業務時有停頓。民國16年,局改隸屬軍令部陸地測量總局,兼受省政府管理,更名廣西測地局。民國18年,更名廣西陸軍測地局,改隸屬第四集團軍總司令部。期間均為秦濟津任局長。
民國20年(1931年),局更名為廣西陸地測量局,仍隸屬第四集團軍總司令部。民國23年9月, 改隸屬省政府民政廳,設三角、地形、製圖三科。民國25年增設經界科,組建兩個戶地測量隊, 把7個三角測量隊縮編成3個隊,地形測量隊增編成5個隊;製圖科分為編圖、清繪、印刷三股。全局人數達285人,有經緯儀25台、水準儀29台、縮圖儀4副、手搖印刷機8架、電動印刷機1架。
民國26年(1937年) ,抗日戰爭爆發。民國27年4月,日軍飛機轟炸南寧,局址由南寧遷到柳州;因戰事急需軍用地圖,11月,奉中央命令,又將局改隸屬軍事部門(即軍令部陸地測量總局和後來由陸地測量總局改稱的軍令部第四廳),更名為軍令部廣西陸地測量局,經費、人事仍暫由廣西省政府負責。到民國31年10月,局的業務、經費、人事等完全由軍事部門管理後,原來的2個戶地測量隊建制便劃撥給省政府地政局領導,此時局的人數為112人。民國33年秋,日軍再次侵犯廣西,局址由柳州遷貴陽,當時在龍州、雷平(今大新)和百色作業的第一、二、三地形測量隊未隨遷(後來第三隊遷南寧),局址遷貴陽後,製圖科撤銷,此時全局人數減至77人。期間均由黃宗珊任局長。
民國34年(1945年) 3月,軍令部廣西陸地測量局改編為軍令部測量第十一隊,隸屬軍令部第四廳。局長黃宗珊離任,首任隊長游培。廳改稱國防部測量局後,隊遂改稱國防部測量第十一隊。游培離任,胡清源接任隊長。民國38年夏,隊改稱國防部測量第一隊。1949年11月貴陽解放,該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五兵團司令部接管,後改編為西南軍區司令部測繪大隊;駐在南寧的地形測量人員,分配到水電、城建等有關部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