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族群與區域文化研究

廣東族群與區域文化研究

《廣東族群與區域文化研究》是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信息

出版社: 廣東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1版 (1999年6月1日)

平裝: 631頁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32

ISBN: 9787536123793, 7536123795

條形碼: 9787536123793

產品尺寸及重量: 20 x 13.8 x 3.2 cm ; 721 g

ASIN: B001O0DMNW

內容簡介

《廣東族群與區域文化研究》研究廣東漢族不同民系和群體的文化以及少數民族文化,而著重於前者。通過這些研究,清楚地看到廣東的不同民族以及其不同文化之間,或同一民族的不同地方群體以及其不同文化之間,所產生的互動和交融,構成了人古至今廣東族群和區域文化的重要特點。

《廣東族群與區域文化研究》研究廣東的語言,不同限於進行純語言學的討論,而著重從文化人類學的立場研究廣東語言諸特性。語言是社會的;語言是族群的重要文化特徵,人類學更加關注提示語言現象的人文因素的作用。北方漢人移民到此之前,今廣東的最早居民通行百越語,其語言狀態雖永難識盡,但它既是今侗台族語言的古代形式,必定與今侗台諸語言有一定的相似性。不同時期自北方南下的移民,共不同來源、不同分布決定了廣東語言的格局。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廣東的自然面貌和人文環境

第一節 自然面貌

第二節 人文地理和環境

第三節 歷史沿革和行政區劃

第四節 人口、現代族群分布

第二章 先秦時期廣東古代南越人文化

第一節 舊石器時代

第二節 新石器時代

第三節 獨特的青銅文化和不發達的鐵器使用

第四節 廣東古代南越人的文化特徵及其與周鄰文化的關係

第三章 秦統一嶺南後廣東的族群文化

第一節 秦漢時期

第二節 三國兩晉南北朝隋時期

第三節 唐五代宋元時期

第四節 明清時期

第四章 廣東漢族三民系的體質特徵

第一節 研究對象與研究方法

第二節 三民系的體質特徵與分析比較

第五章 廣東語言的人類學研究

第一節 廣東語言作為文化景觀

第二節 移民與廣東語言

第三節 語言接觸與廣東的語言

第四節 社會文化生態中的廣東語言

第五節 文化間的交流——外來詞

第六節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香港語言

第六章 廣東漢族三民系的文化特點(上)

第一節 族群認同的標誌

第二節 漢民族的文化特徵

第三節 亞族群與亞文化

第四節 廣東漢族的廣府民系和廣府文化

第七章 廣東漢族三民系的文化特點(下)

第一節 廣東漢族的潮汕民系和潮汕文化

第二節 廣東漢族的客家民系和客家文化

第三節 香港文化

第四節 澳門的族群和文化

第五節 水上居民(疍家)文化

第八章 宗法家族制殘餘在廣東

第一節 西方學者對廣東家族制的研究

第二節 中國家族制的起源和發源

第三節 宗族家族制度在廣東漢族三民系中的保留

第四節 廣東漢族三民系的家族制實例比較

第五節 廣東宗族家族制殘餘與江西、福建等省區的比較

第六節 宗法家族制的歷史作用及其弊病

第九章 廣東的“細仔”(世仆)制

第一節 “細仔”制的分布

第二節 “細仔”的來源及其悲慘命運

第三節 “細仔”制的性質

第四節 “細仔”在廣東長期保留的原因

第十章 廣東漢族族群心理研究

第一節 廣東漢族的族群自我意識

第二節 廣東漢族族群的人格特徵

第三節 廣東漢族民俗和藝術中的人格投射

第四節 廣東漢族社會心理的成因

第十一章 現代廣東少數民族的文化特點與各民族間的文化交融

第一節 壯族文化特點與壯漢文化交融

第二節 畲族文化特點與畲漢文化交融

第三節 瑤族文化及其特點

第十二章 當代廣東經濟文化變遷

第一節 幾個實例

第二節 外來工與廣東經濟文化變遷

第三節 珠江三角洲地區的城市化發展

主要參考書目

編後記

序言

華夏大地,由56個民族組成的中華民族在這裡繁衍生息。不同民族主要以文化特徵相區別。有些民族還包含若干個有一定特點的地方群體,形成有區域特色的文化。我國古代史書記載了不同自然環境對人類群體的生存方式和文化形態產生的深刻影響。①文化人類學提出了文化方式是對生態環境的適應的理論。②

廣東處於嶺南地區的中心,五嶺如屏嶂,關山阻隔,史稱嶺表、嶺外,直到唐代還被看做化外之地。它的生態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獨具特色。境內自舊石器時代出現的打制石器就具有南方地區的特色,新石器時代主要的石器以雙肩或有段的斧、錛為特徵。其時的經濟大致可分為以農耕為主和以捕撈為主的兩種類型經濟,其生產工具、居住遺存、生活用具也因之而異,但卻有一個共同特徵,即使用陶釜,而不見陶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