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第二十一中學

廣州市第二十一中學位於廣州市繁華的環市路上,是廣東省一級學校。學校創辦於1954年。現有初、高中教學班43個,其中高中部17個班,在校學生2000多人。

【學校簡介:】

廣州市第二十一中學創建於1954年。1957年11月改名為廣州師專附屬中學,1958年8月改名廣東師範學院附屬中學,1964年8月復名為廣州市第二十一中學。
學校位於廣州市繁華的環市路上,是廣東省一級學校。學校創辦於1954年,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校園綠樹成蔭,空氣清新,雅潔幽靜,學校占地面積49667平方米,綠化面積10012.6平方米,是國家表彰綠色學校、廣東省一級學校、廣東省綠色學校、廣州市花園式學校,被譽為“教育園地中一顆璀璨的綠色明珠”,也是東山教育強區中一所花園式的學校。學校是全國教育科學“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四合一主體教學模式”實驗學校,全國“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與實驗”學校,“青春健康教育”國際合作項目示範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環境人口與可持續發展(EPD)教育項目學校。現有初、高中教學班43個,其中高中部17個班,在校學生2000多人。
學校領導班子團結合作,開拓進取,銳意改革,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近幾年通過教代會決議提出了“差異教育”的教育模式,加快學校整體改革的步伐。
學校教學設備完善,裝備了先進的語音室、電腦室、多媒體室、地理專用電教室、歷史專用電教室、美術室、音樂室、圖書館、生物園、地理園、地理礦石展示場、航空科技“殲六戰鬥機”展示場,實現了多機一幕閉路電視進入課堂,建立了二十一中學電視台,建立了校園網。電教設備為提高教學質量打下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校訓是“志、嚴、勤、實”。學校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注重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因材施教。辦學指導思想明確,校風校紀良好,教師水平高,教學認真,學生努力學,教育教學質量日益提高。
國家教委副主任柳斌同志在97年春到學校視察,寫下“辦學重全面發展,育人貴因材施教”的題詞。全國人大教科文副主任楊海波同志在96年冬到學校視察,也稱讚學校“全面育人,辦有特色”。多年來,我們學校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他們思想品德優良、體魄強健、知識豐富,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組織能力、交往能力,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發揮很好的作用。
近三年,我校在上級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全體教職員工團結、開拓、進取,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積極推進素質教育,各項工作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近三年,師生共獲獎880多人次;其中獲得省級以上獎勵的有56項,集體獲得獎勵63項。

【學校文化:】

校訓:校訓是反映一所學校的辦學宗旨和目標,它是比較穩定的,在新形勢下要注入新的解釋。我校校訓是在1988年向全校師生徵求意見,最後選中原政治科覃樹芬老師的文稿。隨著形勢的發展,現給予新的解釋。
素質教育要走向兩個方向:一個是大學方向,造就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另一個是進入社會,培養數以億計的高素質的勞動者,把沉重的人口負擔轉變為人力資源優勢。這就要求教育要充分發揮育人效應,多層次培養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並把培養適應現代化要求的創造性人才作為重點。無論是升學或就業都能成為對社會主義建設有所貢獻的人才。
學校教育教學過程的本質就是幫助學生成功。“不求人人升學,但願人人成功”是很合理的,也是很符合學習者的能力,給學生以成功的信心和希望,給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幫助學生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去獲取各自的成功。我國有句古語:“失敗是成功之母”。但是否應看到“失敗也可能是失敗之母呢”?從未獲過成功的孩子,沒有成功的體驗、機遇,往往自卑、消極、自暴自棄。其實還應更多地看到“成功也可以成為成功之母”。一次成功的機會可以十倍地增強學生的信心,為他們開闢新的成功準備良好的心理條件。成功教育除了要重視智力方面的因素外,尤其應重視情感、意志、道德、品質方面等因素。廣大的教職工特別是中青年教工要走成才成功的道路,要在學歷,教育教學教研的道路上進取、創新、師生共同成才、成功。立志成才、立志成功突出21中辦學的宗旨,具有21中的特色,故刪去原來的立志培育“四有”新人的提法。
:立志成才,立志成功
:嚴於律已,嚴格管理
:勤奮好學、勤儉樸素
實:實事求是,講求實效

校風:校風是全校師生在共同目標和認識一致的基礎上,經過長期的努力形成的一種行為作風。它包括領導作風,教師教風和學生學風。我校的校風是:愛校、團結、進取、創新。
愛校、團結是對全體師生的最基本要求,也是辦好學校的保證。
進取、創新、是時代的要求。江澤民同志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知識經濟就是智力的經濟,人才的經濟、創新的經濟。馬克思主義認為,創造性,創新衝動和激情是人的本質屬性,隨著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對人的這種本質屬性的需求更加強烈。學校要把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貫穿於人才培養的始終,鼓勵學生追求真理,敢於創新,營造獨立思考、敢於爭辯,求新務實的氛圍,並為學生研究問題,解決問題創造內部和外部的條件。要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必須有創新型的教師,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求索“觀念新”、“知識新”、“方法新”要堅持教育觀念的創新,注重知識更新,使教學的各個環節都不斷地創新。如:板書、講解、歸納、師生交流、教學手段、教學、語態、用語等。
教風:熱愛學生、耐心教導、因材施教、嚴謹治學。
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是普遍的,絕對的,每個人的身理素質、心理特徵及興趣、愛好、理想、追求都各不相同。所以,要面向全體學生,唯一辦法是因材施教,不因材施教就不能真正面向全體學生。這要求在教學組織中把分班教學,分組教學和個別教學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促進學生身心的充分和全面發展,造就有創新性和進取精神的人才。
實施素質教育的根本在於建設一支素質優良的校長、教師隊伍、只有正確的、科學的教育,才能促進青少年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老師對學生的泠漠、粗暴、不公正,會傷害學生純潔的心靈,過重的課業負擔和不適當的獎勵和懲罰,會迫使孩子們編離正確的人生軌道,因此,要熱愛學生,耐心教導。
學風:尊師守紀、團結友愛、勤奮好學、刻苦善思
世界上所有成就偉大事業者,都有一個共同的心理品質,那就是:勤奮刻苦,堅韌不拔,鍥而不捨,不達目的,絕不罷休,這種教育要貫穿於學生成長的過程。
著名成功學專家卡耐基曾提出一個著名的觀點:一個人事業上的成功,只有15%是基於他的專業技術,另外的85%要靠人際關係即與人相處和合作品德與能力。這種合作和共處,能使自我認識、閱歷和能力快速增長。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交換一下,各自還是只有一個蘋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交換一下,各自將有兩個思想。所以有人說:人與人交流的結果,各自的思想將以幾何級數增長。因此,要形成團結友愛,互幫互學的學風。
德育特點:解釋“五四三二一”教育工程:
五個教育基地;學軍、學農、扶貧、敬老、助殘
四節:演講節、科技節、體育節、合唱節
三個教育組織:青年黨校、少年團校、新生軍校
二個制度:社區輔導員制度、家長委員會制度
一個軍事日:定期對初一、高一學生進行一次軍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