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廣州大元帥府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原為清廷廣東督軍岑春煊為貼補辦學經費而建的水泥廠。1917年,孫中山先生當選為中華民國大元帥後,選擇此地間大元帥府。它總占地面積為8020平方米,由南北兩座主體大樓,東西廣場和正門等組成。兩座大樓是由花崗岩,紅磚,水泥,鋼材及木等構築,樓板橫樑採用法國進口鋼,歷經90多年後依然堅固如初。元大帥府曾伴隨孫中山先生度過了一段光輝歲月,他的許多重大決定都是在這裡做出的。孫中山辦公室北樓的護欄上,有他親筆題名的‘求是’二字。
廣州大元帥府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原為清廷廣東督軍岑春煊為貼補辦學經費而建的水泥廠。
廣州大元帥府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原為清廷廣東督軍岑春煊為貼補辦學經費而建的水泥廠。1917年,孫中山先生當選為中華民國大元帥後,選擇此地間大元帥府。它總占地面積為8020平方米,由南北兩座主體大樓,東西廣場和正門等組成。兩座大樓是由花崗岩,紅磚,水泥,鋼材及木等構築,樓板橫樑採用法國進口鋼,歷經90多年後依然堅固如初。元大帥府曾伴隨孫中山先生度過了一段光輝歲月,他的許多重大決定都是在這裡做出的。孫中山辦公室北樓的護欄上,有他親筆題名的‘求是’二字。
孫中山大元帥府是廣州市旅遊局推出的“珠江沿岸文化史跡游”和“先烈路近代革命史跡游”的主要遊覽景點之一,同時也是廣東省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占地面積為802...
基本簡介 歷史沿革 建館手札 展覽介紹 歷史地位大元帥府位於廣州市海珠區紡織路東沙街18號,因孫中山1917和1923年兩次在這裡建立革命政權而得名。大元帥府前身為始建於清光緒33年(1907年)的廣...
簡介 歷史 政權簡介位於廣東省廣州市紡織路東沙銜。中華民國軍政府大元帥孫中山帥府,原為清末廣州士敏土廠辦公樓,建於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為前後兩幢坐南朝北的三層樓房...
信息 簡介 大元帥府舊址 建築結構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是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元帥府舊址為依託建立的遺址性紀念館。大元帥府舊址坐落在廣州市海珠區紡織路東沙街18號,1917-1925年...
簡介 詳細地址 相關事件 展覽介紹中山大元帥府舊址因孫中山1917-1925年間兩次在這裡建立大元帥府而得名。孫中山大元帥府前身為廣東士敏土(cement)廠,始建於清光緒33年,生產規...
經歷 建築狀況 修復狀況廣東省廣州海珠區廣州海珠區大元帥府國小
孫中山大元帥府舊址,先後成為部隊和省有關部門的辦公用房,1964-1998年成為廣東省農業機械供應公司辦公、居住用房。1998年10月,大元帥府舊址被移...
名字由來 建築特色孫中山大元帥府紀念館(俗稱大元帥府)位於廣東省廣州市海珠區紡織路東沙街18號,是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孫中山大元帥府舊址為依託建立的遺址性紀念館。前身是...
相關歷史 建築特色 參觀須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