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京劇團

廣州京劇團前身是1949年7月在湖北省宜昌成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47軍政治部長江京劇團。長江京劇團是隨軍劇團,1950年隨部隊赴湘西剿匪,一度改稱47軍政治部湘西京劇團。廣州京劇團撤銷後,在廣州市沙河頂的團址改作廣州市文化藝術學校校址。


廣州京劇團  

 廣州京劇團前身是1949年7月在湖北省宜昌成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47軍政治部長江京劇團,當時的主要演員有麒派老生傅祥麟、旦角李均秋等。隨後又有演員劉春芝、王全福、劉雪春,樂手徐振聲等30多人先後加入。長江京劇團是隨軍劇團,1950年隨部隊赴湘西剿匪,一度改稱47軍政治部湘西京劇團。1950年底,隨軍北上抗美援朝(劇團原有100多人,北上的只有40多人),先在東北巡迴演出,1952年5月,由傅祥麟領隊,進入朝鮮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前線將士演出,至同年11月回國。其間,共演出130多場,傅祥麟在一次監視敵機空襲時受傷,傅祥麟等數人立功受獎。劇團歸國後改屬中南軍區,1953年5月到達廣州。同年7月,劇團奉命就地集體轉業,成為廣州市文化局屬下的地方國營劇團,命名廣州京劇團。廣州京劇團成立合照
廣州京劇團成立後,傅祥麟為團長(任職至1982年),並補充人員,更新設備,成為頗具規模的京劇藝術表演團體。到1986年撤銷前,在該團先後擔任過主要領導職務的還有時世寶、楊庭育、陳旺、佟鐵、吳植炎等。“文化大革命”期間,駐團的解放軍和工宣隊也負責過劇團領導工作。主要演員有傅祥麟、新谷鶯(程派青衣)、韓雲峰(武生)、王鴻福(譚派老生)、劉蔭增(醜生)、劉雪春(老生)、孫艷琴(花旦)等,並培養出王韻、周公謹、傅鴻賓、黃立、邵淑燕、解克娟等一批青年演員。60年代中後期,又從北京戲曲職業學校、中國戲曲學校、廣東省藝術專科學校以及社會知識青年中吸收了常建忠、張媛、李端等青年演員和戈武、陳怡等青年音樂員。專業編劇有潘浩、袁德波、李慧芳,舞台美術人員吳宏樹、周冠群等。70年代前期,還從京、滬等地招收一批少年學員,舉辦京劇培訓班。這個時期,全團人數將近200人。廣州京劇團保持解放軍的優良作風。他們以部隊和北方南下幹部為主要服務對象,除在廣州等大、中城市演出外,每年有近2/3的時間深入部隊、工礦、農村、邊防、海島進行演出,特別是每年“八一”建軍節前後,必向解放軍作長時間的慰問演出。對部隊的演出要求,京劇團是有求必應,戰士要看多長時間就演多長時間,哪裡需要就到哪裡演。為了使每個戰士都能看上演出,劇團幹部進廚房幫廚,讓炊事兵看戲,演員還跋涉到山頭哨所為個別執勤戰士演唱。演出之餘,演職員為戰士洗衣、縫補衣裳。廣州京劇團同部隊建立了深厚感情。從1953~1964年,該團平均每年演出500多場、上演劇目90多個、觀眾53萬多人次。演出最多的是1958年,達711場,其中572場是在部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巡迴演出。廣州京劇團擅演的傳統劇目有《徐策跑城》、《走麥城》、《秦香蓮》、《望江亭》、《挑滑車》、《法門寺》、《群英會》等。1963~1965年,大量排演現代戲,其中,反映部隊生活的《帶兵的人》一劇,於1965年參加中南區戲劇觀摩匯演獲好評。“文化大革命”初期,劇團一度癱瘓,但較快恢復了藝術演出,排演的劇目主要是當時被稱為“革命樣板戲”的現代京劇《沙家浜》、《紅燈記》、《智取威虎山》、《龍江頌》、《海港》、《杜鵑山》等,還演過《五指山風暴》、《磐石灣》、《長虹萬里》、《苗嶺風雷》等現代戲。“文化大革命”結束後,先後演出了《八一風暴》、《蝶戀花》等新戲,以及本團創作的《三星神旗》、《趙佗歸漢》等地方歷史題材劇目,並逐步恢復排演傳統劇目。80年代初期,廣州文化市場逐步形成,民眾文化娛樂生活日趨多元化,而廣州京劇團原先的主要服務對象的情況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廣州地區包括部隊對京劇演出的需求急劇減少,1983~1984年兩年,京劇團只演了40多場。鑒此,廣州市文化局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化部〈關於藝術表演團體的改革意見〉的通知》,呈請中共廣州市委批准撤銷廣州京劇團。1986年6月6日,廣州市編制委員會同意撤銷廣州京劇團。廣州京劇團撤銷後,在廣州市沙河頂的團址改作廣州市文化藝術學校校址。劇團的老藝人辦理了離休、退休手續,安度晚年;中青年演職員安排到其他文化單位或其他行業工作,不少人還投身到廣州市的民眾業餘京劇藝術活動中去。---------------------------------------------------
編輯本段水蔭四橫路十一號
廣州京劇團(1953年至1986年)廣州市水蔭四橫路十一號,看起來更像一個老家屬院,裡面兩座家屬樓,大門外右側的“廣京藝苑”幾個字已經被小廣告殘害的難以辨別。誰還會知道這裡曾經是輝煌一時的廣州京劇團呢?走進去坐在水泥台邊坐下,很快就會被一些老太太警覺,她們就在不遠處一邊聊天一邊盯著你看,她們操著典型的北方口音,滿臉都是歲月的滄桑,她們對你既抗拒又想和你交流,而你注定為她們的青春歲月感慨萬千,半個世紀的糾結即使是歷史的河流也無法徹底沖刷乾淨。生死演出1949年7月,湖北省宜昌成立中國人民解放軍47軍政治部長江京劇團,當時的主要演員有麒派老生傅祥麟、旦角李筠秋等。隨之又有演員劉春芝、王全福、劉雪春,樂手徐振聲等30多人先後加入,那時他們正當青年,風華正茂。之所以叫長江京劇團是為了保密,該劇團實際上就是47軍第10隊。屬於隨軍劇團,1950年他們隨部隊赴湘西剿匪,一度改稱47軍政治部湘西京劇團,作為隨軍劇團,演員們大都能文能武,他們和普通軍人一樣參加戰鬥,據原京劇團副團長趙均稱,在抓住匪頭後,由演員們輪崗看守,那時握在他們手中的是一桿步槍。1950年底,該團隨軍北上到東北的新里屯(劇團原有100多人,北上的只有40多人),他們開始東北巡迴演出,最後一站是大連,在這裡接到命令參加抗美援朝,和他們一起的另一個劇團是中國人民志願軍京劇團。1952年5月,由團長傅祥麟領隊,從長沙乘坐軍列赴朝鮮為中國人民志願軍前線將士演出。在赴朝途中大家都非常不安,對美國的核子彈充滿恐懼,京劇團過鴨綠江不是坐的火車,而是汽車,為了隱蔽,汽車浮橋在水面之下。赴朝演員坐了一天的汽車,直到深夜才到陣地,團長傅祥麟從車上跳了下來,因為勞累多日,司機和傅祥麟都比較恍惚,傅在跳車後被車撞了一下,胯骨受傷,成為京劇團第一個傷員。京劇團在朝鮮期間屢次經歷生死演出,隨時都有被敵機轟炸的危險,回憶起這些歲月趙均既感慨又激動。在朝鮮期間,演員們在防空洞演出,經常需要防備特務和飛機的襲擊,在一次演出時,突然頭頂出現兩架美國F80飛機,馬驚人慌,情況非常緊急,團長傅祥麟要求大家不要動,大家立刻隱蔽起來,直到飛機離開,隨後在山上揪出兩個帶發報機的特務。還有一次是夜晚,彭德懷與金日成帶領大家聚集在一起搞聯歡,夜晚大家熟睡時趙均出來方便,突然發現亮如白晝,原來是美軍在投放照明彈,他趕快躲了回去,再也不敢出來。對於朝鮮戰場的生還大家都感到非常僥倖,因為經常都是去的時候某個陣地可能剛被轟炸過,或者離開後才被轟炸,雖然大部分時間都不是在最前沿的陣地,所以朝鮮戰場給京劇團演員員留下的基本都是驚恐的回憶。在他們離開前,朝方動員大家如果同意可以留下來與當地人結婚,但沒有人接受,他們已經歸心似箭。一隻蜜柑桔廣州京劇團在慰問演出中表現突出。他們大多軍人出身,所以對軍隊感情深厚,在部隊慰問演出中能與士兵打成一片,他們演出之餘幫士兵剃頭,洗衣服。炮擊金門事件中,廣東省組織了一次大型慰問演出,由副省長帶隊,二十多輛車浩浩蕩盪出發。京劇團有四十多個演員參加演出,男演員都是精幹的光頭小伙子,在途中發生一起車禍,汽車鑽進了田地,團負責人趙均隨即叫了武戲隊的棒小伙,硬生生把汽車推回了公路。到了前線陣地後,發現演出場地非常難找,地上全部都是石頭子兒,於是演員們就在石頭上翻打表演。他們的盡職感動了領導,晚上睡覺前,每個演員床頭多了一隻蜜柑桔,按照當時的行情,蜜柑桔的價值與鋼材是等價的。副省長評價說,這不是一支演出隊,這是一支戰鬥隊。劇團在鄉村演出時會幫助農民打掃街道,通臭水溝,取得了良好的口碑。每次演出回來劇團都會受到市委的熱烈讚揚,市委領導親自請演員喝茶吃飯表示慰問。廣州京劇團始終保持解放軍的優良作風,除在廣州等大、中城市演出外,每年有近三分之二的時間深入部隊、工礦、農村、邊防、海島進行演出。每年“八一”建軍節前後,必向解放軍作長時間的慰問演出。為了使每個戰士都能看上演出,劇團幹部進廚房幫廚,讓炊事兵看戲,演員還跋涉到山頭哨所為個別執勤戰士演唱。從1953~1964年,該團平均每年演出500多場、上演劇目90多個、觀眾53萬多人次。演出最多的是1958年,達711場,其中572場是在部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巡迴演出。關於慰問演出,趙均印象最深的一次是演員隊在奔赴部隊的路上,被另一支部隊攔截,這支部隊要求看戲,於是團長一聲令下,大家直接找片稻田地開演,那場戲從午夜唱到東方發白,《挑滑車》中,演員在不平的場地上翻打,而那些高亢的唱腔至今縈繞在趙均耳邊。廣州京劇團擅演的傳統劇目有《徐策跑城》、《走麥城》、《秦香蓮》、《望江亭》、《挑滑車》、《法門寺》、《群英會》等。1963~1965年,大量排演現代戲,其中,反映部隊生活的《帶兵的人》一劇,於1965年參加中南區戲劇觀摩匯演獲好評。“文化大革命”初期,劇團一度癱瘓,但較快恢復了藝術演出,排演的劇目主要是當時被稱為“革命樣板戲”的現代京劇《沙家浜》、《紅燈記》、《智取威虎山》、《龍江頌》、《海港》、《杜鵑山》等,還演過《五指山風暴》、《磐石灣》、《長虹萬里》、《苗嶺風雷》等現代戲。文革結束後,廣州京劇團更名為廣州市京劇團。先後演出了《八一風暴》、《蝶戀花》等新戲,以及該團原創的《三星神旗》、《趙佗歸漢》等地方歷史題材劇目,並逐步恢復排演傳統劇目。歸屬之爭長江京劇團在朝鮮呆了8個月,回國後立刻接到命令轉移,當時劇團還沒有黨組織,只有共青團組織,負責轉移的是兩個部隊的幹事,他們告訴趙均,劇團將調到中南軍區,但這是軍事機密,主要是擔心一些演員開小差。由於當時通訊極不發達,大家都以為中南軍區在武漢,而實際上已經轉移到了廣州,這個訊息一直隱瞞到了北京,才向大家宣布真相。這又是一次漫長的旅途,長江還沒有修建火車橋,到了武漢後,大家乘船,然後繼續坐火車趕路到達廣州。在途中趙均已經預感到京劇團將要轉到地方,感到非常失落,到廣州後他不願意下車,那一年他十四歲,算是劇團的團領導,但大家還當他是個孩子,就說你是個軍人你怎么不聽話啊,僵持了很久他最終還是走了下來。中南五省書記陶鑄在梅花村接見了大家,隨即告訴大家準備轉業,因為廣州沒有京劇團,他告訴大家要讓京劇在廣州生根發芽,開花結果。京劇團當時有三大任務:一是為南下幹部服務;二是為部隊服務;三是為廣大工農兵服務。京劇團在廣州的歸屬問題引發了一場爭論,到底是省管還是市管,大家爭論不休,最後陶鑄拍板,叫“廣州京劇團”,具體由市負責,經費由省里出一部分,市里出一部分,部隊出一部分,部隊的投入主要是負責演出期間的交通與食宿。一切安排妥當後趙均又找到陶鑄商量,希望自己繼續留在部隊,因為他已經報考軍校,專業是“水上飛機”,而且已經拿到了錄取通知書,陶鑄很乾脆地拒絕了他,問他懂不懂什麼叫集體轉業,那就是一個都不能留,這就是命令。廣州市政府非常重視京劇團,讓他們住進了越秀山,和前蘇聯來華訪問的體操隊住在一起。然後京劇團住進了西村,西村是原陳濟棠(原國民黨上將)別墅,園中果樹茂盛,讓這些北方來的演員大開眼界,他們都是年輕人,心事不是很重,所以很快就高興起來。落寞散場195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工程物理系的胡芝風到廣州京劇團實習,決心獻身京劇事業,很快她成為廣州京劇團任主演,1960年到蘇州京劇團任主演後兼團長,期間她拜京劇大師梅蘭芳為師,成為他的最後一個弟子。進入上世紀70年代末期,廣州市京劇團招收了最後一批學員,其中包括楊立新(現北京人藝演員)、趙琪(現國家京劇院一團鼓師),費玉平(現京劇音樂家,中國戲曲學院客座教授),陳怡(現旅美音樂家),戈武(現著名大提琴演奏家)等。儘管廣州市京劇團培養了大量人才,但依然無法阻止其衰落的步伐,70年代末期,劇團不少年輕人自己組成了輕音樂團,在市區與外地演出,一些年輕演員當時月收入就能達到兩千元以上,青年演員們逐漸對京劇喪失信心。同時劇團經營舉步維艱,經常為演出經費犯愁。以下是70年代末期的京劇團信息簡報:“八月十三日,廣州京劇團演出隊凱鏇歸穗。財務科長一算總賬,收支對比,不僅不用賠本,還多出了一萬四千多元。廣州京劇團是1953年由部隊劇團改編為地方劇團的,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和優良作風,在“四害”橫行的十年間,這種傳統作風被淹沒了,當時,那些所謂什麼“樣板團”,食則山珍海味,住則高樓大廈,行則車水馬龍,大肆揮霍。那時,廣州京劇團學演一出《紅燈記》就得用六輛卡車拉道具,大量浪費國家資金,到外地演出,虧本就更不用說了。打倒了“四人幫”以後,他們總結了經驗教訓,過去的傳統作風又回來了,演員們懂得:在新長征的偉大鬥爭中,為國家節約一文錢,比以往任何時候意義都大。是的,國家的錢是人民用汗水掙來的,能省就得省著用。我們的國家是社會主義制度的國家,它需要我們每一個公民都以勤儉持家的作風去辦每一件事情,任何鋪張浪費,大手大腳的作風,都是要不得的。”進入80年代後,文藝改革的路線是要求文藝院團走進市場,由演員們自由結合成團自己組織演出。80年代中期,廣州文化市場逐步形成,民眾文化娛樂生活日趨多元化,而廣州京劇團原先的主要服務對象的情況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廣州地區包括部隊對京劇演出的需求減少,1983~1984年,京劇團只進行了40多場演出。廣州市文化局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化部〈關於藝術表演團體的改革意見〉的通知》,呈請中共廣州市委批准撤銷廣州京劇團。1986年6月6日,廣州市編制委員會同意撤銷廣州京劇團。
編輯本段廣州京劇團撤銷後
楊舒:上世紀50年代,大批國民難民南下香港,並帶著京劇到香港發展。進入60年代,曾經的京劇名伶余占元在香港開辦中國戲劇研究學院,並成立七小福。而現在香港乃至整個華語影壇的幾位大哥級人物,乘龍、洪金寶、元華、袁和平,其實都是當年七小福的成員。到了1970年以後,粵語已經成為香港社會文化的主流,而京劇也逐步走向沒落,中國戲劇研究學院和七小福隨之解散,各自發展。香港的京劇特色也融入到了粵劇還有香港電影中去。和香港一樣,在廣州這個粵語文化的發祥地,雖然越劇的主導地位是根深蒂固的,但是作為國劇的京劇,也曾經在廣州乃至整個南粵大地上有過短暫的繁榮。記者:這個怎么都要勒這么緊?趙均:不勒緊的話,打的時候就不行了。記者:勒得胸口都有點透不過氣了。趙均:這個就當靠綢用了,我們練功就是這,還有綢子,這就可以不動彈。解說:已過古稀之年的趙均,是原廣州京劇團的副團長,1949年7月,當時年僅11歲的趙均參軍,成為原中國人民解放軍47軍政治部長江京劇團的一名演員。1953年5月,抗美援朝慰問演出歸來的長江京劇團隨47軍一起開赴廣州。兩個月後,劇團接到了一項新任務。趙均(原廣州京劇團副團長):當時陶鑄給我們的任務,第一個是你們要轉業,要解決廣東省沒有京劇歷史的空白,後來那時候是王德在市委當書記,王德是原來東江縱隊的隊長,他說你要解決廣東沒有京劇歷史,我廣州市是你廣東省的省會,那得要在我市裡頭才行啊,就為了要我們這個團。就在會上爭起來了,當時我在場,爭完了以後,後來沒辦法了,王德堅持要,王德也是大高個嘛,說那不行,那非得歸我們市裡頭管,後來陶鑄就說算了,也不叫省,也不叫市,就叫廣州京劇團。解說:在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下,憑藉自身的努力和相關政策的扶持,成立之初的廣州京劇團,在廣東的戲劇演出舞台上獨領風騷。趙均:我們演一個三打祝家莊,人員多齊備啊,潮劇、粵劇、歌舞、廣州歌舞團、都在我們這兒成立一個學習班,把這些人都用上了,一塊兒參加演出,把武漢京劇團到這來,都不敢演武戲,武漢京劇團多棒啊,人家的角兒多啊,主要演員多啊,都是全國知名的。解說:從1953年到1964年的10年間,廣州京劇團平均每年演出500多場,上演劇目90多個,觀眾53萬多人次,演出最多的1958年,達到了驚人的711場,平均每天將近兩場演出。趙均:到江西去演出,連續二十場爆滿,人家江西都說了,很少這么爆滿的戲。楊舒:改革開放以後,中國迎來了整個社會全面轉型的歷史時期。也是中國文化事業發生巨大變化的時期,1977年起,少量港台流行音樂已經通過廣州進入內地,1979年,伴隨盒式錄音機的引進,劉文正、鄧麗君等歌手的盒帶,開始流入內地,引發了內地聽眾的強烈追捧。到了80年代,台灣校園民謠風靡內地,這些膾炙人口的歌曲讓聽慣了八大革命樣板戲的人們如痴如醉。而隨著內地流行音樂的蓬勃發展,大眾文化娛樂生活日趨多元化,京劇似乎一夜之間風光不再。在這樣的大背景之下,廣州京劇團原先的主要服務對象也發生了很大變化,廣州地區包括部隊,對京劇的演出需求急劇減少,1983年到1984年,這兩年期間,京劇團只演出了40多場戲,而鑒於此,廣州市文化局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文化部《關於藝術表演團體的改革意見的通知》,呈請中共廣州市委書記批准撤銷廣州京劇團。1986年6月6日,廣州市編制委員會同意撤銷廣州京劇團。至此,存在了33年的廣州京劇團最終淡出了歷史舞台。趙均:朱穆之,當時的文化部部長,說了一句話,就是說你這個劇種遠離本土的,沒有民眾基礎的,就可以撤銷,就可以解散。廣東的,就把京劇說你是遠離本土的,你是沒有觀眾的,就給撤銷了。解說:在廣州市天河區水陰四橫路十一號,如今已經找不到太多京劇團存在過的痕跡。劇團解散後,一些對京劇感情很深的老演員,自發成立的劇社,取名叫“文苑”,兩棟老宿舍樓中間這一小塊空地,便成了平日裡老演員們練功和排戲的地方。而當初拜師心切的尤海波,也正是在這裡找到了老師。李秀蘭:京劇團在這兒解散了,作為我們來說,心不甘,因為都是北京的,如果說到了廣東來了,一下沒有京劇,不舒服。可是有這么一個氛圍,覺得能夠適合我們,我們能夠在奉獻一下,就是說,有限之年吧,我們都六十多歲,奔七十的人了,有限之年,我們投入到無限,它不知道京劇能發展到什麼程度,那就把這個奉獻出去,讓他們去發揮去,一代傳一代,總歸這算是國粹吧。解說:除了文苑劇社,廣東省文化廳還召集了劇團的一些老演員,成立的廣東省聚居促進會。促進會每年的任務,除了在廣東省組織幾場大型的京劇專場演出之外,還力圖在廣東尋找和發現更多像尤海波這樣喜愛京劇的年輕人。毛國柱(廣東省京劇促進會):如果在一二十年內,我們再不重視的話,等我們這一代人再死光了的話,我覺得那個時候再去拯救就已經完了。解說:然而在廣州推廣京劇,即使是在廣州京劇團最輝煌的年代,也並非易事。更何況京劇解散20多年後的今天。李池湘(粵劇演員):京劇其實在廣州我覺得比較艱難的,比較尷尬的,因為廣州人有時候就覺得,你看我是廣州人,我的國語都說得不好,我們很少說,所以廣州人很少看京劇。語言上,還有,有一些廣州人挺排外的,所以我覺得波波(尤海波)挺不容易的。尤海波:有時候我出去演出,人家會問我,你是唱粵劇的吧?因為你行頭都是那么回事,我說我不是,我是(演)京劇的,感覺莫名其妙,而且挺無奈的。解說:儘管京劇在廣州的處境十分尷尬,但尤海波依舊在大膽嘗試著,這個敢想敢做的80後年輕人,正在許多人的幫助下,努力摸索著一條適合廣州的京劇發展之路。尤海波:我全部行頭都扮上,旁邊站著誰呢?兩個穿著內衣的女模特,就在台上面走秀,這個如果是在保守一點人的眼裡,這叫什麼玩意兒?解說:然而在發生深刻變革,全面邁向現代化的當代中國,京劇這門古老的藝術,到底是應該大膽進行創新,完全走向市場,進行商業化運作,還是依靠政府扶持,完整地保留傳承,這不僅僅是在廣州,更多擺在整箇中國京劇界面前一道無解的難題。趙均:連台灣這么個省,還養著兩個京劇團,廣東省這么大,一個京劇團都容納不下,一年無非從四五百萬塊錢,你現在一個芭蕾舞團,兩千多萬一年,它能演幾場戲啊?如果要是光從經濟考慮的話,那它也應該撤銷啊?那是不對的嘛,(京劇)是一個藝術品種,你廣東省是一個大文化省,你不能不容納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