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廣寧橋,位於紹興市區廣寧橋直街東端,南北向,單孔拱形石橋、橫跨漕河,相傳此處本無橋。鄉人集資建橋,來往百姓,廣受其惠,故名廣寧橋。廣寧橋始建於南宋高宗以前,至明萬曆二年(1574年)重修,系始建年代最早的中國唯一的立交式七折邊拱橋。站在橋上可見城南諸山,橋心正對大善寺塔與龍山,為極好的“水上”對景。自南宋以來,一直是納涼觀景之處。該橋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結構
廣寧橋為單孔七邊形石拱橋,是紹興現存最大的單孔石拱橋。橋為七邊形拱橋,全長60米、寬5米、高4.6米,淨跨6.10米,橋南設16級石階,長25.30米,橋北石階20級,長26.30米。24根橋欄柱都雕以倒置荷花,雄健厚實,柱板花紋,幽雅大方。橋洞頂拱石上,刻著“鯉魚跳龍門”等六幅石刻,有面目猙獰奇形怪狀的,也有虎頭獅身振鬣怒吼的,甚為精緻。此橋的抱鼓長3.7米,高0.65米,厚0.2米,如此長的抱鼓實屬少見。橋上橋橋洞拱石上刻有捐資修橋的姓名。橋拱下有纖道,可供行走。橋上橋下兩條道路交叉通行,故稱古代立交橋。
南鄰八字橋,與大善塔相望。廣寧橋為紹興現存最長七折邊形單孔石拱橋。系浙江省文物保護單位。橋系南北向七折邊形單孔石拱橋,全長57.2米。橋上置欄,拱券為縱聯分節並列砌置,券頂鐫《鯉魚跳龍門》、《金龍伴玉兔等六幅圓型石雕》。橋腳內各設有纖道。橋東側,南北引橋壁各嵌有石碑一通,橋北端西側有《重建廣寧橋記》石碑一方。
廣寧橋橋面微起弧拱,網側設欄桿,塑柱,欄板飾雲頭子,保存了一些早期作法.橋身存明萬曆二年(1074年)建橋題記數處。廣寧橋的多邊形拱券結構,是明、清時期紹興地區的典型作法,為別處少見。它與紹興宋代八字橋、元代光相橋和清代太平橋組成紹興水網地區自宋至清的橋樑發展史序列。
該橋重修時延用古代七折邊拱,大多為原石料,風化程度與八字橋、光相橋相仿,據此可認定現今的廣寧橋橋型與嘉泰《會稽志》中所載相同。折邊拱橋大多建於唐以前。廣寧橋位於古運河在城內的主要的碼頭。古運河在唐代已十分繁忙,所以廣寧橋在唐代應已存在,至少可以定為宋代以前的橋樑。始建於唐代的拜王橋、昌安橋都是折邊拱,可為廣寧橋的存在年代提供佐證。此橋拱頂龍門石雕刻中的龍是三爪龍,三爪龍為宋代以前風格,此石雕圖案也可作為此橋年代的佐證。此橋的橋基由7層石板疊成,厚達1m左右,如此厚重的橋基為國內少見。橋拱石上刻文,現有“萬曆二年”、“會稽廿三都章家,壽命延”、“山陰、信官”等字可識。刻文為明代萬曆年間修橋所補刻。
中國最早立交橋中國最早的立交橋是紹興市區的八字橋,這幾乎成了公論,並被寫入一些高校教科書里。然而,紹興古橋專家羅關洲最近通過實地考證,認為中國最早的立交橋應是與八字橋相隔不遠的廣寧橋。他的新論已得到一些專家肯定,不久前中國橋樑專家茅以升的女兒、全國政協委員茅玉麟的一份關於中國古橋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提案中也吸取了他的觀點。
羅關洲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他在研究古橋時發現,八字橋之所以被認為是中國現存最古的立交橋,只因“八字橋下有纖道”。但他實地考察後,發現八字橋下的纖道並沒有穿過橋孔。他說,判斷古橋是否是立交橋,關健之處是除了橋上行人、橋下行船外,橋下是否可行人。而八字橋下面不能行人,也就是說此橋不是立交橋。
與八字橋相隔不遠的七折邊拱橋、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廣寧橋,橋下有纖道穿過橋洞,縴夫可從橋下穿過,倒是真正的立交橋。但此橋以前大家認為是明代所建,一個偶然的機會,羅關洲發現了一塊被砌入居民住房的廣寧橋石碑,碑上記載,此橋重建於南宋紹興四年,明萬曆三年重修。因此,可將此橋由原定的明代上推到宋代,是與八字橋同時代的橋。再經過一系列的考證後他認為,廣寧橋是中國現存最早的立交橋。
有趣的是,羅關洲在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上,發現有座大貫木拱橋下有通道穿過,通道上有人活動。這圖是紀實性的,因此他認為中國至少在北宋時就有立交橋。
文字記載
明修潔士朱亢宗曾作詩懷古惆悵:“河粱風月故時秋、不見先主曳杖游。萬疊遠青愁對起,一川漲綠淚爭流。”《紹興具志余輯》記有:“橋,方向東西,一圓洞,高三、四丈、長十餘丈,橋面廣度為二丈,上有石欄甚堅,有碑亭、是越中大工程”。
徐渭的《元夕二首》:“年年異縣望鄉園,鄉里今年賞上元。羅綺含風燈火亂,煙花拂地葉枝繁。人如不夜城中坐,曲似鈞天樂里翻。歸去若從橋上過,廣陵步月來須言。”
此橋在嘉泰《會稽志》有:“廣寧橋在長橋東,漕河至此頗廣,居民鮮少,獨士人數家在焉”的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