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廖成美(1916.9.9-2001),原名廖福來,福建省龍巖縣紅坊區黃坑村東溪畲人。1934年參加紅軍游擊隊,1935年編入紅軍主力部隊。
1934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同年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任紅軍連政治指導員、團組織幹事,龍巖游擊隊支隊政治委員。紅軍主力長征後,在閩西地區堅持三年游擊戰爭。抗日戰爭時期,編入新四軍二支隊北上抗日,歷任新四軍第二支隊四團一營教導員,江北游擊縱隊新七團政治委員、二團政治委員。皖南事變後,任新四軍二師六旅十八團政治委員。解放戰爭時期,任華中野戰軍第十縱隊六旅旅長,華東野戰軍第十縱隊34旅旅長,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34軍102師政治委員。
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等戰役。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野戰軍特種縱隊政治部副主任,華東軍區炮兵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解放軍高級炮兵學校政治委員,炮兵工程學院政治委員,第二炮兵基地司令員,解放軍二炮副司令員。當選中國共產黨第九、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
1955年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二級八一勳章,二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 1988年授一級紅星功勳榮譽章。2001年12月25日因病在北京逝世。
第二炮兵原副司令員。
廖成美同志是福建龍巖人,1935年參加了閩西紅軍龍巖游擊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並轉入中國共產黨。土地革命戰爭時期,他歷任戰士、司務長、政治指導員、支隊政治處幹事、支隊政治委員等職,參加或指揮了南洋壩、馬鞍山、新祠守、黃畲、溪口鎮等數十次戰鬥。
抗日戰爭時期,他歷任營政治教導員、政治委員,副團長,團政治委員等職,率部轉戰蘇皖、淮南抗戰前線,沉重打擊日軍,並積極投入對日偽進行的反掃蕩、反蠶食、反清鄉鬥爭,取得了烏江鎮、含山、和縣、永康鎮、定合、楊家祠堂等一系列戰鬥的勝利,開闢和鞏固了皖東、蘇南、淮南和津浦鐵路以西抗日根據地。
解放戰爭時期,他歷任旅政治委員、旅長兼蘇北鹽阜軍分區司令員,旅長、師政治委員等職,參加了津浦路阻擊戰和蘇北敵後鬥爭,隨後率部轉戰淮南、淮北,參加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他歷任華東特種兵縱隊政治部副主任兼戰車師政治委員,華東炮兵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員,高級炮兵技術學校政治委員,高級軍械技術學校政治委員,炮兵工程學院政治委員,第二炮兵某基地司令員等職,為我軍高技術部隊的組建和發展壯大嘔心瀝血,忘我工作,作出了積極貢獻。
廖成美同志是黨的第九、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代表。他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
廖成美同志,因病於2001年12月2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6歲。
人物成就
南征北戰 屢立新功
廖成美剛呱呱墜地,就因家裡窮,便抱給一位老實的農民收養,他一直跟隨著養父母生活。
廖成美3歲時,養母就不幸病故,他跟著養父廖振勛到處流浪。15歲那年,相依為命的養父臥床不起,病情越發嚴重,廖成美心中十分痛楚,於是拚命挑擔,想多掙一些錢,為把父親的病治好。但由於正處戰亂,外出做工不容易,不可能掙錢為父治病,苦命的廖振勛終於病逝,廖成美成了孤兒。
少年時的廖成美便追求真理,追求進步,積極參加當地農會活動,幫助紅軍開展革命工作。1935年1月,他參加閩西紅軍游擊隊。隊長發給廖成美一支法國造的花旗七九式步槍,心情特別激動,他端著步槍參加了多次游擊戰。因作戰勇敢,同年4月加入青年團,8月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
土地革命戰爭時期,廖成美歷任閩西紅軍龍巖游擊隊第二大隊戰士,岩南漳游擊隊司務長、特派員,龍巖獨立營一連指導員,閩西紅軍抗日游擊縱隊二支隊政治處幹事,龍巖游擊支隊政委等職,在艱苦卓絕的三年游擊戰爭期間,他臨危不懼,沉著堅定,英勇頑強,捨生忘死,同戰友一起積極開展敵後游擊戰爭,參加或指揮了南洋壩、馬鞍山、新祠、黃畲、溪口等數十次重要戰鬥,牽制和消耗了敵人的有生力量,對鞏固南方紅軍革命根據地起到了重要作用。
抗日戰爭時期,廖成美歷任閩西抗日義勇軍一支隊一大隊三連指導員,新四軍二支隊四團一營教導員、政委,新四軍江北游擊縱隊新七團副團長,新四軍二師六旅十八團政委等職。1940年11月他被選調到新四軍江北指揮部教導隊學習。在葉挺、粟裕、譚震林、張雲逸等領導下,率部轉戰蘇皖、淮南抗戰前線,沉重打擊日軍,並積極投入對日偽的反掃蕩、反蠶食、反清鄉鬥爭。為開闢和鞏固皖東、蘇南、淮南和津浦鐵路以西抗日根據地,壯大華中抗日力量,作出了積極貢獻。
解放戰爭時期,廖成美歷任華中十縱隊六旅政委、旅長兼蘇北鹽阜軍分區司令員,華中十二縱隊三十四旅旅長、政委,華東八兵團三十四軍一○二師政委等職。1949年4月,他率部參加了渡江戰役。南京解放後,他率部進駐城區擔負警備任務,抵制了資產階級腐朽思想的侵蝕和影響,與國民黨特務、土匪和流氓地痞等殘渣餘孽展開殊死鬥爭,出色地完成了警備任務。
致力國防 嘔心瀝血
新中國成立後,廖成美歷任華東特種兵縱隊政治部副主任兼戰車師政委,華東炮兵政治部主任、副政委,高級炮兵技術學校政委,高級軍械技術學校政委,炮兵工程學院政委等職。在炮兵部隊工作期間,他刻苦鑽研炮兵武器裝備知識,堅持在學中乾、乾中學,為炮兵的發展壯大作出了貢獻。
1966年6月,廖成美到戰略飛彈部隊工作,任五十二基地司令員。為了打破帝國主義核壟斷,加速實現國防現代化,他牢記使命,與官兵同甘共苦,艱苦奮鬥,積極開展陣地施工和技術訓練,促進了部隊戰鬥力的提高。1969年2月,他擔任第二炮兵副司令員,分管作戰、訓練等工作,不顧傷病,不辭勞苦,上高原、越戈壁、鑽山溝,親臨訓練發射現場,深入基層部隊、院校調查研究,指導工作,為戰略飛彈部隊的發展壯大嘔心瀝血,忘我工作。
革命一生 情系老區
1982年6月,廖成美積極回響黨中央號召,主動向總政治部申請離休,獲準。離休後,他仍關心黨和國家大事,關心二炮部隊建設和發展。擔任二炮西四干休所黨委委員、黨支部書記。當選為第二炮兵黨代會代表。
廖成美積極參加社會活動,作了許多力所能及的工作。他是中國老區促進會閩西委員會顧問、龍巖在京人員智力支鄉協會顧問、永定支鄉會顧問等職。
廖成美不忘生他養他的閩西老區,經常給龍巖家鄉學校捐贈款物和書籍。1999年春節前,他給家鄉國小和家鄉修路捐款,還為國內受災地區捐贈款物。
2001年元旦,廖成美知道自己病情危重,對兒子於寧、濱芊留下遺囑:“我百年之後,千萬不要為我開告別會,一切從簡”。同年12月25日19時25分,廖成美終於走完了人生旅途,永遠閉上了眼睛。遵照將軍的遺囑,不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廖成美遺體已於2002年1月3日上午10時,在北京八寶山革命公墓火化。
廖成美作為閩西老區的兒子,把自己的一生奉獻給黨的事業,奉獻給全國人民,奉獻給了人民軍隊和國防建設事業。他的革命功績和高尚情操,永遠值得我們學習和懷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