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廉貽鎮](/img/f/b14/nBnauM3X1gTNygDN1AjM5EjNyITM4gzN1IDMwADMwAzMxAzLwI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自清朝嘉慶年間始,全鄉除少數幾個村莊屬東台場外,其餘均屬揚州府興化縣管轄,為興化縣六十六圖之一。1949年4月,才全部劃歸東台縣。新中國成立後,特別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經過全鄉人民的艱苦奮鬥,辛勤勞動,農業生產穩步提高,副業生產快速發展,工業生產已具規模。廉貽人民依託地理環境的優勢,借水創業生財,勃興造船工業,所造船隻遍及大江南北,遠銷省內外。1994年,《新華日報》和《中國鄉鎮企業報》分別以“船鄉一一廉貽”、“船都崛起”為題作了報導。現在全鎮境內船廠星羅棋布。這些船廠既能製造水泥船,又能製造鋼質船;既能製造載重僅有幾噸的小型農用生產船,又能製造載重達數百噸的大型運輸船。截止1994年底,全鎮共有大小船廠243封,創產值8732萬元。
廉貽鎮的第一封集體船廠創建於l974年。全鎮的造船工業曾經潮漲潮落,幾度興衰。改革開放以來,全鎮興辦的造船企業猶如雨後春筍,鎮辦的、村辦的、聯戶辦的紛紛上馬,形成廉貽工業的一大特色,成了全省以至全國聞名的造船之鎮。其中郭顧村被譽為“中國造船第一村”。共有101家造船企業,282個船台。組建了全國唯一的鄉鎮級造船集團公司,有效增強了搏擊市場風浪的承受能力。
船業興,百業旺。隨著造船工業的蓬勃興起,帶動了全鎮鎮村工業的迅速發展。目前已形成造船、化工、橡膠、建材、食品加工、冶煉、磨具等多種門類的工業格局,各類產品達150多種,其中四方牌橡膠密封件、鑄友牌矽鎂稀土合金、串場牌氧化鋅、至誠牌紅標磚,均被評為鹽城市優產品。1994年全鎮實現工業產值l.73億元。“一村一品”亦是廉貽經濟的一大特色,其中郭顧的造船業、張垛村和三周村的運輸業、高莊村的磨料磨具、甘港村的橡膠製品、計窯村的編織業等,給全鄉人民致富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經濟發展
![廉貽鎮](/img/0/566/nBnauM3XycTO5YjN2AjM5EjNyITM4gzN1IDMwADMwAzMxAzLwI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新農村建設
![廉貽鎮](/img/8/990/nBnauM3XyMjNzEjNzEjM5EjNyITM4gzN1IDMwADMwAzMxAzLxIzL1E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甘港村邀請民政、農經、經貿、國土、建設、衛生、教育等部門同志座談,對全村社區建設規劃提出建設性意見,邀請上海、南通規劃設計專家設計社區建設詳規。2007年10月,投資200多萬元,建成集行政服務、黨員活動、文化娛樂、衛生保健、商貿流通於一體的三層、2500平方米的社區綜合服務中心。在社區服務中心構建“三農”服務信息網路平台,向村民發布農副產品市場信息、農情預報和農副業新技術。依託農民學校和現代遠程教育網路,在社區建設農民培訓中心、電腦中心村,加強對村民的培訓。投入60萬元,建成200平方米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計畫生育服務站、社會保障服務點,為民眾提供醫療保健和計生技術服務,為弱勢群體提供社會救助。在社區建設一個砼質標準籃球場、一個桌球室、一個農民活動室、一個藏書3000冊的農家書屋,組織開展各類文化體育活動,豐富民眾文化生活。建立警務室、矛盾調處中心、法律諮詢服務視窗,為民眾調處糾紛,提供法律援助,加大治安防範力度,確保全村無越級群訪事件,無重大刑事案件發生,構建和諧甘港,打造平安家園。
產業發展
![廉貽鎮](/img/1/83c/nBnauM3X3QTM3MTO0EjM5EjNyITM4gzN1IDMwADMwAzMxAzLxIzLxgzLt92YucmbvRWdo5Cd0FmLxE2LvoDc0RHa.jpg)
思想解放,橡膠企業產生“裂變效應”1978年廉貽有了第一家橡膠製品廠——東台縣廉貽鄉橡膠廠,隨著時間的推移,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特別是鄧小平同志南巡講話發表以後,橡膠廠的一些技術骨幹和行銷能手有些坐不住了,與其給別人打工,不如自己創業,於是仲衛東和仲衛兵兄弟二人帶頭離廠合夥創辦了自己的橡膠廠,但隨著銷量的不斷擴大,產品供不應求,兄弟倆又各自領辦了一個橡膠廠。甘港村宗樹田、宗樹勤和宗如山開始合夥辦廠,一個負責生產,一個負責銷售,一個負責管理。但時間長了總認為合夥辦不如自己辦好。於是他們3人也各自辦了自己的企業,原橡膠廠先後有18人離廠自己創辦了企業,隨著企業裂變效應的發生,廉貽鎮的橡膠密封件企業,也從當初的十家發展到現在的156家。發展最快的是92年左右,小平同志南巡講話以後:全鎮橡膠製品企業已發展到54家;2002年左右又是一個發展高峰,全鎮橡膠製品企業猛增到126家。
規範管理,橡膠行業商會應運而生。隨著企業的不斷增加,產品出現雷同,銷售出現危機,彼此之間不惜壓價搶客戶、爭資源,有的以次充好,擾亂了市場秩序,大家都不大賺錢。如何規範橡膠製品行業的生產、銷售行為,該鎮審時度勢於2007年成立了東台市第一個橡膠製品行業商會——東台市總商會廉貽橡膠製品行業商會,規模較大的25個企業首批入會,並通過民主選舉產生了商會會長、副會長、理事和會員,擬定了章程,制定了相關制度,大家共同遵守。商會定期活動,交流信息,從而規範了橡膠製品行業的行為,避免了市場無序競爭。今年年初商會了解到原材料可能會漲價,他們及時將信息發布到各企業,一些企業提前備足了原料,避免了企業成本的增加。結果丁前膠從1.7萬元/噸,漲到3.2萬元/噸,促進劑則從1.5萬元/噸漲到3.6萬元/噸,翻了一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