庹純雙

庹純雙

庹純雙,男,1959年生於重慶銅梁區。國家一級美術師。

基本信息

庹純雙庹純雙
庹純雙,男,1959年生於重慶銅梁區。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農工民主黨十五大代表、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聯絡委委員(在任)。中國農工民主黨重慶市委第二、三、四屆委員(在任)。政協重慶市第二、第三、第四屆委員(在任)。重慶市文聯第二、三屆委員(在任)。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重慶市書法家協會第二、三屆理事(在任)。現為重慶鴻恩書畫院常務副院長、重慶庹氏書法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董事長、銅梁區庹氏書畫藝術館館長。獲2012年度國家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專家特殊津貼。

個人簡介

庹純雙創作的書法藝術作品在國內外展出、發表、獲獎及刻入碑林等近1000次;數千件作品被4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首腦、專家及友人收藏。他還是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銅梁木匾”的代表性傳承人。研發製作的庹氏書法匾額榮獲重慶市文藝獎、全國工藝美術博覽會金、銀獎等並代表重慶參加了上海世博會。
他捐獻資金和“庹氏書法技術”幫扶師範附小創建“書法特色學校”,並堅持義務輔導該校師生,該校成為全國有影響的“書法特色學校”,受到國家教育部及專家的肯定和表彰。
庹純雙研究成果“庹氏書法技術”獲得8項國家專利,出版《庹氏回米格(專利)字帖》系列字帖和教材150餘種版本,發行近億冊。2011年開始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策劃組編出版《配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寫字教材(庹氏回米格字帖)》全套32本。此外,還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組編了上海、廣東、湖南、雲南等省區的地方版寫字教材。同時,人民教育出版社還出版了《寫字——回米格教學指導》向全國發行。
庹氏書法技術被國學泰斗季羨林稱讚其:“破解了漢字書寫的千古難題”;時任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詩人李瑛題辭盛讚:“庹氏漢字速成法,在我國書法史上是一創舉”;時任全國政協副席、中國農工民主黨常務副主席李蒙題辭讚譽“庹氏書法,藝苑奇葩”;時任全國人大副委員長、中國農工民主黨主席蔣正華為其題辭:“中華書法,藝術之光”。
庹純雙還和好友主編出版了《中國文藝家傳集》1~4部(1000萬字)、《中國當代文學藝術新聞人才傳集》(250萬字)、《中國當代書畫名家鈐名簽章藝術總覽》(200萬字)等。冰心老人還題辭盛讚“《中國文藝家傳集》是一本了解中國文藝的好書”。
庹純雙榮獲重慶市“十大優秀青年”、重慶“五·一”勞動獎章、重慶市勞動模範、重慶市“十佳讀書人”。被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授予:“全國社會服務突出貢獻獎”。
新華社每日電訊、人民日報、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中國教育電視台、中國青年報、中國書畫報、中國日報網、中國網、重慶日報、重慶電視台、澳門月刊、書法雜誌、書法報及各入口網站等數千家媒體對他的研究成果、生平事跡作過萬餘次報導。中國教育電視台還派《藝術中國》攝製組專程來銅梁區,攝製了專題紀錄片《書之嬗變——庹氏書法現象側影》在國內、全球孔子學院及華語電視台播出。

書法特點

“庹氏回米格”示意圖“庹氏回米格”示意圖

面對眾多的成果,庹純雙卻十分謙遜,他說:他最高興的是看到創新成果能有效解決人們漢字書寫入門難的問題,為大眾服好務,為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做點實實在在的貢獻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與追求!
他講道,我國古人造字是根據象形、會意、指示、形聲四大種類,取其形和意,如:牛、羊、笑、哭等,具象直觀。隨著人類社會進步發展,漢字越來越從具象走向抽象,尤其是從繁體字到簡化字。又要讓人感覺具有視覺美感的衝擊力,這樣才能將漢字的書寫提升到藝術境界,如此複雜的表象意態和視覺衝擊效果都是通過簡單的線條來完成。漢字書寫對每個人來講,都是十分艱難的。因此,漢字讓每個人都覺得既古老又新鮮,既熟悉又陌生,既神奇又普通,既悠遠又親近。它象宇宙一樣,奧妙無窮!我們每個人都生活在宇宙之中,你對宇宙的了解有多深?漢字亦是如此。進一步去研究探索、推廣和普及漢字書寫的實用技術,讓人們更快地走近它、愛上它是我一生的理想與追求!

“庹氏回米格”示意圖“庹氏回米格”示意圖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庹純雙就成功研究出了“庹氏書法技術”,他發明的“庹氏回米格”、“漢字速成法字帖”先後榮獲國家專利,稱讚其:“揭開了漢字書寫的神秘面紗”,《庹氏書法字帖在海內外出版80餘種版本,發行量達1200餘萬冊。
在第一代基礎上,經過近20年的潛心鑽研和反覆教學實踐,他又探索出了“玩積木”式的新方法,即庹氏書法二代技術“漢字幾何形塊書寫法”。
這是在一代技術上的科學延伸,它把不同的漢字結構進行分解、布局、排列和重新組合,從而解決了全世界人民漢字書寫入門難題。2009年7月,“庹氏書法二代技術”文化教育座談會在京成功舉行,受到領導和專家們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

在2010年3月召開的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上,提高國人漢字書寫能力,讓“庹氏書法”在中華文化對外交流中發揮積極作用,成為委員們關注的話題。
近些年來,隨著電腦的普及,漢字書寫漸漸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淡化了,一些國人的漢字書寫能力弱化了,漢字書法教育也有些被忽視。據報導,上海不久前開展了一次“漢字書寫現狀調查”,發現學生寫鋼筆字不規範、不合格的比例占到70%-80%。乾淨整潔的作業廖廖無幾,不少學生的作業、作文、課堂筆記的漢字書寫大都難以辨認,錯別字多。上述現象在全國也有一定的普遍性。即使在關鍵的中考、聯考中也是如此,有的大學生、甚至碩士、博士字拿不出手,會敲不會寫,現狀令人堪憂!在今年3月召開的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游宏炳、人大代表夏之寧紛紛提出提案、議案,建議將“庹氏書法”列入中國小漢字書寫教材推廣套用,以提高青少年漢字書寫的能力,游委員還在政協大會上作了題為《漢字書寫的革命性創新——值得推廣的“庹氏書法”》的發言,引起了與會者共鳴。

他在大會發言中講道,與我國情形不同的是,鄰國的日本、韓國將近4/5的學生都受過不同程度的漢字書法教育,在漢字教育上下了很大功夫。日本有書道人口1500萬人,占全國人口的1/8。日本的書法教育體系十分完善,不僅要求學生能夠認識和書寫2000多個漢字,且初級書法教育屬於必修內容之一。早在20世紀50年代,日本就有意識地將書法推向國際市場。在韓國,學習漢字書法被認為是有修養人士陶冶情操的必要過程,要求學階段實施漢字教育。2008年韓國甚至想把“書藝”向聯合國早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

漢字,是中華文化的重要載體,漢字書寫是中華文化5000年得到延續的重要支撐,是中華傳統藝術主幹之一,也是整箇中華文化格線中的重要節點與承載者,在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中發揮著自身的文化功能。但由於漢字結構複雜,要寫好漢字、寫快漢字是中國小生的一大難題。“庹氏回米格”、“庹氏漢字速成法”、“漢字幾何形塊書寫法”構成了“庹氏書法”,能夠有效解決學生寫好漢字、寫快漢字的。建議將其列入中國小漢字書寫教材推廣套用,以提高青少年漢字書寫的能力,讓“庹氏書法”這一創新成果,為改變目前年輕一代書寫能力弱化、身陷“漢字書寫困境”的狀態做貢獻,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做貢獻。
《龍》斗方凸刻《龍》斗方凸刻

同時,隨著中國國家綜合實力的快速發展,國際地位提高,中華優秀文化進一步受到世界矚目。近年來,世界各地逐漸掀起了“中國文化熱”和“漢語書法熱”,海外學習漢語人數已超過4000萬。目前,國家已在82個國家建立了328孔子學院和50多所孔子課堂,但漢字的書寫卻是外國人學習漢語的一大障礙。“庹氏書法”能夠有效解決外國人在書寫漢字方面的困難。同時也建議將其列為全球“孔子學院”漢字書寫教材,讓其在對外文化交流中發揮積極作用。銅梁區已提出《關於加快庹氏書法文化產業的方案》,決定將其作為銅梁區創建“中國書法之鄉”的重要載體。目前,他正緊張編輯“庹氏書法二代技術”系列教材(包括軟筆和硬筆字帖),準備迎接國家教育部的調研。中國教育電視台還攝製了28分鐘的《書之嬗變》紀錄片,已在全國和全球“孔子學院”播出。

人物事跡

庹純雙破解漢字書寫千古難題


2010年5月20日,重慶華龍網的一則訊息《庹氏書法二代:漢字可以這樣寫,按幾何形塊搭積木》:此項技術經近20年潛心研究今日喜獲國家專利。此訊息一出,便迅速被人民網、新華網、中國網、中新網、中青網、新浪網、大河網、大洋網、天津網、南方網、新疆網、星島環球網以及中國青年報、重慶日報等數百家新聞媒體轉發,隨即近11萬個網站轉載,在海內外引起了不小浪潮。中央電視台、香港鳳凰衛視、澳門亞洲衛視、中國網等大陸及港澳的媒體紛紛來電要求採訪該技術發明者。
這是一項什麼技術?到底有何魅力?為何受到如此關注?其價值和依據何在?帶著這些問題,記者再次走近重慶銅梁,走近庹氏書法技術的發明人——庹純雙……
把漢字書法請下神壇,還歸大眾
漢字,作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世界上最難書寫的文字。它是中華兒女表達情感、交流思想、傳承文明的重要載體。同時,漢字書寫又是一門藝術,是先祖們留給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和文化瑰寶。
不過,正因漢字結構的複雜多變、書寫非常困難,使絕大多數的華夏兒女難以實現寫一手好字的人生夢想,終身與漢字書法無緣。以致,書法藝術幾千年來一直高居神壇,遠離大眾。
古人造字,是根據天象自然、山川河流、飛禽走獸以及宇宙間的瞬息萬變,歸

庹純雙 書法作品《國之魂》庹純雙 書法作品《國之魂》
納為象形、會意、指示、形聲四大種類,創造出了漢字。取其形和意,如:牛、羊、笑、哭等,具象直觀。隨著人類社會發展進步,漢字又從繁體向簡化發展、具象向抽象演化。漢字的唯一表現形式就是線條,由具象的線條去表現抽象的意態,既要讓人覺得表達準確,又要讓人感到具有視覺美感,將漢字的書寫又提升到藝術的高妙境界。如此複雜的表象意態和視覺衝擊效果都是通過簡單的線條來實現,加之漢字結構的千變萬化,所以,漢字書寫對每個人來講,實屬不易。但是,人們又離不開與漢字打交道,它仿佛讓每個人都覺得既古老又現代、既熟悉又陌生、既神奇又普通、既悠遠又親近,它像宇宙一樣,高深莫測、奧妙無窮!
因此,怎樣才能讓人們實現寫好漢字的夢想?如何化神奇為簡單?如何降低寫字入門難度,讓大家易學、易會、省時、省事,且學有所成呢?古往今來,不少仁人志士做出了艱辛努力,但這一世界級難題卻沒有得到有效解決。
庹純雙,他醉痴於漢字與漢字書寫,傾其40餘年心血,苦心探索,終有所成,揭開了漢字書寫的神秘面紗……
走近重慶銅梁庹氏書畫藝術館,1000多平方米的展館內濃縮了他人生的奮鬥歷程,幾十年來的漢字書寫實踐與研究成果和藝術作品,以及各類新聞報導等都一一展現在人們面前。面對眾多的成果,庹純雙十分謙遜,他說:最高興的是看到自己的創新成果能有效解決人們漢字書寫入門的難題,為大眾服務,為中華民族文化的傳承與弘揚做點實實在在的貢獻是我人生最大的幸福!
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庹純雙就成功研究出了“庹氏書法技術(一代)”他發明的“庹氏回米格”、“漢字速成法字帖”雙雙榮獲國家專利,並得到社會各界和專家認可。國學泰斗季羨林在看了庹氏書法技術後,稱讚其:“揭開了漢字書寫的神秘面紗”、“破解了漢字書寫千古難題”。
在第一代技術的基礎上,他又經過20餘年的潛心鑽研和反覆教學實踐,探索出了“玩積木”式的新方法,即庹氏書法二代技術“漢字幾何形塊書寫法”。將“回米格”分為5種基本形塊,即: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梯形、多邊形,並將其進行拆分和重組,像“玩積木”一樣地書寫漢字,從而克服人們學習書法中的畏難與枯燥,這一新技術的基本要領:一是用回米格的內框來規範漢字在格內的大小;二是以回米格內的虛線來確立漢字筆畫的“坐標”;三是根據回米格內的虛線加以分解成的幾何形塊,來確立漢字局部定位(即上下、左右、內外結構關係);四是將格內的虛線和虛線分解的幾何形塊,根據漢字的不同結構來進行任意的線塊組合,所有的漢字都將在回米格里迎刃而解。這四點要領使漢字在格內的大小、筆畫位置與部局定位更加精準和規範,使漢字書寫變得像“拆、拼積木”似的解剖漢字結構,從而顛覆了人們傳統的漢字結構書寫思維,那怕是結構再複雜的漢字,也能使初學者在很短的時間之內準確掌握,較之傳統的習字方法可縮短時間90%以上,有效地解決了世界人民漢字書寫的入門難題。2009年7月,“庹氏書法二代技術”座談會在京成功舉行。在現場,庹純雙演示了這一最新書法新技術,讓人們一看就懂、一學就會。受到了領導、專家和媒體高度評價和充分肯定。庹純雙說:我要把漢字書法請下神壇,還歸大眾!把複雜的事物簡單化,讓大眾所掌握才是貢獻!
為實現夢想去奮鬥,雖然艱辛,也是幸福
古人云:“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取法上上,得其上”!庹純雙,雖出身寒微,卻志存高遠;從普通的書法愛好者,到國家一級美術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他傳奇、坎坷的人生經歷,折射出一位自強不息,為理想而奮鬥的大寫人生……
1959年,他出身在重慶銅梁區虎峰鎮,自幼喪父,家境極貧,兄弟4人僅靠體弱的母親賣涼水、做苦工度日,從小就飽受生活的煎熬與孤獨。一次國小老師在課堂上的一句不經意的話改變了他的命運,“三年級的學生比六年級的字還寫得好!”,同學們向他投去了羨慕的目光,他驚了!從此,他暗下決心一定要把字寫好,不負老師的期望。次年,庹純雙因家庭歷史問題“文革時代”的特殊緣攻,他就過早地離開了學校……
17歲那年,他上山當了知青,後到了農場從事農業工作,在不到6平方米由豬圈改造的宿舍里,四壁難以遮風擋雨,無論酷暑嚴寒他都堅持在那兒讀書練字。大熱天,困時,悶時,他不是把頭栽進冷水裡、就是跑到曬場曝曬太陽後再返回斗室以此調節溫差的方法來降溫驅困;讀書練字至深夜,肚子餓了,靠喝“十滴水”麻醉餓意……他戲稱自己為“風雨樓主人”。
而今他創作的書法作品常常蓋上“風雨樓主人”的閒章,他在以“風雨樓”命名的名齋門上加配了自撰自刻的一幅對聯“天地風雨花鳥蟲魚方為世界,忠善智勇酸甜苦辣才是人生”。
28歲開始與人合作,主編出版了大型文藝辭書《中國文藝家傳集》(1—4部)、《中國書畫名家簽名鈐章藝術總覽》和《中國當代文學藝術新聞人才傳集》(計1500多萬字)。巴金、曹禺出任總顧問,趙朴初、啟功分別題寫書名,陳荒煤為其作序。冰心老人題辭,盛讚其:“一部了解中國文藝的好書”。通過編輯成功人士的傳記,他便感悟到大家們的人生成長經歷和成功真諦。
1987年,他參加重慶市舉辦的首屆中國書法比賽,一舉奪得金牌;此後,他獲得各種書法大賽獎50多次;入選大展近100次;有60多種辭書收載了他的小傳。200多家報刊先後發表了他的作品500餘件次;作品還被黨和國家領導人以及美國、日本、加拿大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首腦及友人收藏;中日友好碑林、中國神墨碑林等20餘處風景名勝刻入了他的書法作品。為此,他被吸收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90年代,庹純雙在發明了庹氏書法一代技術後,利用該技術編輯了80餘種版本的《庹氏書法字帖》,被海內外7家出版社出版發行達1200餘萬冊,重慶市教委與重慶出版社聯合開發了《庹氏書法國小生寫字》教材,為弘揚書法藝術發揮了積極作用。1995年—2000年他還創辦了三峽聯合大學庹氏書法進修學院,並出任院長,授課2000多場次,學員遍及全國20多個省市近十萬人。2003年,在銅梁師範附小創辦庹氏書法特色示範學校,學生參加全國和市、縣各類書法賽事,屢獲大獎。
2001年,他還創辦了重慶首個私人書畫館——重慶庹氏書畫藝術館,以書法藝術作品走市場,為書法技術研究籌集資金,走出了一條以藝養研,又以研促藝的良性發展路子。該館開館12年來,先後接待了30多個國家的嘉賓和國內黨政軍及社會各界人士越10餘萬人次,受到普遍好評。時任重慶市委書記黃鎮東來館參觀時稱讚“庹氏書畫藝術館為重慶名片,西部靚點”;原重慶市委副書記、現中央企業巡視組組長滕久明同志寄予庹氏書畫藝術館“做大、做強、做新、做實”。
為了傳承庹氏書法,他將已留學定居澳大利亞的女兒說服,從國外回來共同開創這一事業。
庹氏書法技術引起“兩會”委員、代表關注
2010年3月,在全國政協十一屆三次會議上和全國十一屆人大三次會上,政協委員游宏炳、人大代表夏之寧均作了有關“提高國人漢字書寫能力,讓‘庹氏書法’在中華文化對外交流中發揮積極作用,成為華夏兒女的共同心愿”的提案和建議。游宏炳委員還在全會上作了題為《漢字書寫的革命性創新——值得推廣的“庹氏書法”》的發言。
他說:“隨著電腦的普及,漢字書寫漸漸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淡化了,國人的漢字書寫能力普遍弱化,漢字書法教育也倍受忽視”。據報導,上海不久前開展了一次“漢字書寫現狀調查”,發現學生寫鋼筆字不規範、不合格的比例占到70%——80%。乾淨整潔的作業寥寥無幾,有的大學生、甚至碩士、博士字的字都拿不出手。年輕一代已經成為只會敲鍵盤而不會拿筆寫字的一代,如此下去,現狀令人堪憂!”大會上的發言,引起了與會者共鳴。
30年前,中國需要了解世界,全民興起學習外語的熱潮。大開國門,讓國人融入世界,思想得到了大解放,中國在世界迅速崛起。而今,世界更需要認識中國,中央政府把孔子學院開到了全世界,讓世界人學習漢語、書寫漢字,全球漢語熱正在日益興起。
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和黨的十八大,響亮提出文化立國和民族復興的發展戰略和目標。如此可見,中國要在世界上擁有鞏固地位和影響力,就必須加強漢文化的弘揚與傳播力度。作為中華傳統文化藝術主幹之一的漢字書寫,不僅支撐起5000年漢文化的延續,承載著中華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因此,漢字的結構複雜、書寫困難決不能成為阻礙中國在世界的發展步伐。“庹氏漢字書法技術”有效地幫助有志於漢字學習的世界朋友快速寫好漢字,讓世界人民共享中華文明。
國家教育部將其列入中國小漢字書寫教材推廣套用,人民教育出版社與重慶庹氏書畫藝術館緊密合作,採用該技術編輯出版《配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寫字教材》(全套32冊)向全國推廣。廣東、湖南、雲南亦先後採用該技術編輯出版了各自的地方版《書法》教材。目前,上海地方版《書法》教材正在緊張編輯中。我們有理由相信,“庹氏漢字書法技術”這一創新成果,以提高青少年漢字書寫的能力,為改變書寫能力弱化、身陷“漢字書寫困境”的狀態將起到巨大作用,為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做出更大貢獻。

庹純雙:讓每箇中國人都能寫好漢字

《工人日報》(2014年05月03日07版)本報記者李國實習生李娜
一個唯讀過國小三年的農場工人,卻編書作傳超過千萬字,海內外發行近億冊;只是給漢字多加一個框,卻成功破解了漢字書寫的千年之謎,開啟“以藝養研、以研促藝”的艱難苦旅。他被破格提拔為國家一級美術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榮獲“全國職工自學成才獎”……他的名字叫庹純雙。
酸甜苦辣是人生
“天地風雨花鳥蟲魚方為世界,忠孝智勇酸甜苦辣才是人生”,這是庹純雙送給自己的一幅楹聯。在他看來,世間萬事都有所經歷才是豐富的人生。他字如脫韁,以野馬自居,楷書、行書、草書、雕刻樣樣妙筆傳神,風骨中流露出一股俠義之氣。庹純雙的書法作品,充滿著創造和激情。他曾用6根大拖把綑紮成的巨型筆,耗墨10公斤在60平方米的白布上寫下神奇“龍”字,一字可分別拆解成“中華神龍馳空萬里”、“神龍飛天”等不同漢字。他曾寫下高4.5米、寬2.4米的中國第一大“法”字,將“公平、公正、廉潔、高效”四字嵌入其中,篆刻在重慶銅梁縣人民法院正廳牆上。銅梁巴岳山上的巨石上,還屹立著他寫的“龍”、“虎”二字,形成虎踞龍盤之勢。
在庹純雙看來,所有的藝術生成,最開始都來自於技術,技術第一位,然後才是藝術。1990年夏天,他輔導學生在米字格內練習寫字,無論怎樣講解校正,寫出的每一個字都把米字格裝成滿框,間架結構很不美觀。觀察許久,他信手在米字格中添加一個內框,規定學生必須把漢字的比劃寫在內框裡,字型頓顯工整勻稱。庹純雙如同發現新大陸一般興奮,將加有內框的米子格定名為回米格,在電腦上設計尺寸、調整字型,再將偏旁擺放、筆劃安排、結構疏密全納入規定格,形成了回米格快速寫好漢字的理論依據。很快,國家專利局的授權書來了,庹純雙研究出的“庹氏回米格”、“漢字速成法”榮獲國家專利,先後形成“庹氏書法一代技術”、“庹氏書法二代技術”,成為中國書法史上用姓氏命名習字方法獲得國家專利的第一人。
從國家一級美術師到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從“全國職工自學成才獎”到重慶市勞動模範,今天的庹純雙可謂榮譽等身。然而,他對漢字技術的探索依然沒有止步。他創造的庹氏書法二代技術——漢字幾何形塊書寫法,將漢字分為三角形、正方形、梯形、多邊形等5種形塊,在拆分重組間像“玩積木”一樣教會人書寫漢字,可將傳統習字方法的練習時間縮短95%,讓外國人都能一氣呵成地用毛筆書寫出工整漢字。
生而彷徨胸懷志
55年前,重慶銅梁。庹純雙的出生,讓一個清貧的家庭有了第三個孩子。為了維繫一家人的溫飽,父親挑擔四處買賣紅苕,收入微薄勉強餬口。
然而,在那樣禁絕商品自由流通的時代,父親竟然被以投機倒把罪判刑8年。就在8年時間即將捱過的時候,庹純雙沒有盼來刑滿釋放的父親,等到的卻是一張冰冷的死亡通知書。父親因何而故,屍首何處,沒有任何答案。
那一年,庹純雙9歲。不堪重負的貧弱之家,在這一悲痛的打擊中風雨搖墜。母親獨自挑起生活的重擔,早出晚歸擺了一個涼水攤。這樣微薄的生意,填不飽四個孩子的肚子,在垃圾堆里只要看見能吃的東西,庹純雙就會馬上塞到嘴裡。然而,儘管日子如此艱難,庹純雙依舊保持著一顆樂觀的童心,始終相信生活總會改變。距離庹純雙家300米處,居住的是晚清秀才孫孔門一家。孫孔門早逝,遺孀年老,膝下無兒。庹純雙經常幫忙提水挑糧,深得老人喜愛,便以孫孔門生前書法遺作相贈,竟然無意中開啟了庹純雙對書法藝術的無盡探索。卷中筆墨,橫豎撇捺間顯露著神奇,徹底迷住了庹純雙。晨起、睡前,沙堆、牆板,指尖、心念,他開始如痴如醉地臨摹這些單張不成卷的書作,為貧苦生活平添了一份樂趣。連溫飽都難以為繼的家庭,泯滅著庹純雙上學讀書的渴望。他悄悄跑到巴岳山,想要找一份運煤的苦力賺錢。長期營養不良,讓庹純雙骨瘦如柴,好不容易才央求到一家煤廠讓他用背篼運煤。一趟接著一趟,脊背紅腫了,肩頭破損了,每天的收入卻只有1角錢。整整一個夏天,攢夠學費的那一刻,他激動得狂蹦亂跳、淚流滿面。頂著“黑五類”名聲進入校園的庹純雙,終於給自己暗淡的生活帶來了希望。語文課上,老師舉起一個作業本:“三年級的學生,字寫得比六年級還好。這是庹純雙同學的作業,希望大家向他看齊,練習寫一手好字!”那一刻,庹純雙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那以後,一顆理想的種子播撒進庹純雙荒涼的心田,他開始更加刻苦地習字。
夜探墓林臨摹拓
命運無常。動亂愈演愈烈,母親因丈夫是罪犯而被打成“牛鬼蛇神”,剛讀完國小三年級的庹純雙也被趕出學校,爬上毓青山擔磷礦、扛料竹,靠苦力幫助家裡過活。一切都變了,唯一沒有變的是庹純雙堅持學習書法的決心,因為他始終記著老師的那句話——“字是打門錘,用處特別大”。沒有紙,就在牆板上寫;沒有筆,樹枝枯柴亦可將就;沒有墨,木炭便可代替。孫孔門的遺卷早已爛熟於心,大字報上的方塊字也被臨摹千遍,找不到字帖的庹純雙決定,到墳地拓印墓碑為帖。母親是不會同意自己的孩子去墳地的,庹純雙只好等家人熟睡後再悄悄行動。深夜,墳地恐怖至極,稍有一點風吹草動就會驚出一身冷汗。庹純雙卻全然不顧這些,將拾撿來的廢電池拆出碳棒碾碎添水為墨,借著星光獨自在墳地拓字,帶回家練習臨摹。
1975年,知識青年上山下鄉風起雲湧,17歲的庹純雙被下放到銅梁區最貧困的窮山溝——天錫公社大水二隊。由於是“黑五類”子女,他只能獨守在只有三間土牆瓦房的毓青山知青點。難熬的漫漫長夜,他從山中挑來黃沙鋪在地上,將樹枝打捆成筆,燃松枝照明,在沙中自由走筆,常常一練便到天明。知青返城的時候,庹純雙被分配在銅梁區農場當工人,每日犁田耙地,挑糞挖土。他住的宿舍由豬圈改造而成,半人高的石圈欄里歪歪斜斜地塞上磚頭圍成四壁,屋頂伸手可觸,地面潮濕滲水。白日陽光傾瀉便滿屋,夜裡臥床可觀繁星。庹純雙戲稱這間6平方米的矮房為“風雨樓”,自封“風雨樓主”。重慶的夏天酷熱難耐,“風雨樓”四面不通風,仿若炙烤在八卦爐內。太陽最毒辣的正午,工友們躲到陰涼處休息,庹純雙卻腕掛秤砣,手持鐵錐在沙盤寫字錘鍊腕力,研習力透紙背的絕活,任由汗水順著正在走筆的手腕流淌,實在熱炙難熬便到豬圈沖一下涼。在農場,庹純雙是出了名的瘋人,“沒什麼文化卻做著書法家的夢”,“神經病”、“吃錯藥”。就連年長的好心人,也勸他“認命算了,莫發癲”。然而,逆境沒有讓他變得頹廢,反而激發出無堅不摧的毅力。他的整個身心都向著理想敞開著,再難都不會放下手中的筆。看到庹純雙痴迷書法到了這個程度,農場技術員唐富碧引薦他拜銅梁師範學校退休老師唐琪瑲為師。庹純雙第一次看到了湖筆、徽墨、宣紙和峽碩,第一次知道了顏真卿、柳公權、褚遂良和米芾,茅塞頓開,書法功力發生了質的飛躍。生活就是這樣,當它關閉一扇門的時候,一定會有另一扇門留給自強不息的人。庹純雙開始苦讀唐詩宋詞,遍訪深山古剎,學習書法大家的楹聯碑文,終於邁進了書法藝術的殿堂,不僅獲得重慶市首屆中國書法比賽金牌,更被吸收為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
人們把庹純雙稱為書法家,他卻堅持認為“書法家有‘大’和‘小’之分”,“小”書法家就是“你想寫字,你寫好字”,“大”書法家則是“我寫好字,並帶動所有人都能寫好字”。現在,庹純雙的夢想就是做“大”書法家,傾盡餘生回饋社會,幫助所有愛好漢文化的人都能寫好漢字。“這個願望還沒有實現,我會不斷地努力走下去!”庹純雙如是說。

藝術館

該館致力於庹氏書法技術研究,以研究成果推動文化產業發展。除在館內經營文房四寶、文化辦公用品、民間工藝品、書畫作品、雕刻(雕塑)作品、字畫裝裱與修復業務外。同時,採用庹氏書法技術,先後與重慶出版社、四川辭書出版社、四川科大出版社、台灣建宏出版社等合作出版專利字帖及教材近100種版本。特別是庹氏書法二代技術成熟以來,2009年與人民教育出版社合作組篇了廣東、湖南、雲南、上海等地的中國小生寫字教材,並在全國推廣使用,發行量已突破億冊大關。
本館還努力挖掘書法匾額傳統工藝,贏得了市場且受到好評。庹氏書法匾額作品先後獲得2003年獲重慶市第三屆旅遊商品一等獎;2011年中國(重慶)工藝美術產業博覽會金獎和銀獎。在2010年上世博會展演期間受到中外嘉賓好評。2010年獲得重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
建館以來,經過十多年的努力探索,已形成了以“庹氏書法藝術”、“庹氏書法技術”和“庹氏書法匾額”為載體的特色文化品;採取以作品創作、裝裱、制匾、展覽、銷售等創收形式。走出了一條以藝術養(技術)研究、以研究促藝術,再以市場求發展的創新模式逐步形成文化產業發展的路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