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濯(1920~1990)
正文
![康濯(1920~1990)](/img/3/e7a/nBnauM3XzMDN4cTO2ITNw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1AzLzM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康濯是在延安文藝座談會的思想指導下成長起來的作家,以描寫農村生活著稱。他始終不脫離農民的生活和鬥爭,解放前後發生在農村的歷次重大革命運動,幾乎都在他的作品中得到了生動的反映。他的小說善於刻畫人物的內心世界,通過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事件,表現農村生活中的變革。短篇小說《我的兩家房東》,以其內容的深刻和形式的生動,產生了廣泛的影響。《臘梅花》、《災難的明天》等短篇,也為人們所稱道。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發表的作品中,較著名的有《親家》、《買牛記》、《春種秋收》、《牲畜專家》、《競賽》等,這些作品或反映建國以後農民在精神上和生活上的巨大變化以及一代新人的成長,或謳歌勞動者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奮發圖強的革命幹勁,寫得生動樸素,從語言到結構,都富有民族特色,顯示了淳厚樸實而又清新的藝術風格。
康濯的創作,還有長篇章回體小說《黑石坡煤窯演義》(1950)、中篇小說《水滴石穿》(1957)和長篇小說《東方紅》(1963)等,寫出了複雜的社會內容,有的觸及尖銳的現實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