貢獻
庫爾特·肖爾克:“記者在報導事實的同時,還應成為一支維護正義的力量。”他曾經是一位出色的橄欖球運動員,也玩過賽車,還當過捷運公司老闆,40歲那年,他突然決定成為一名記者。2000年5月24日,53歲的他在距離獅子山首都弗里敦50英里處,被子彈擊中頭部身亡。有人把戰地記者分成三類,一類是“旅遊記者”,到戰爭邊緣象徵性地走一遭,便打道回府;一類是“做秀記者”,防彈背心、防地雷靴,一應俱全,武裝到牙齒,但他們壯著膽子在戰場上寫下幾行字後就趕緊後撤;第三類是“鐵桿記者”,他們在用自己的生命換回真實的戰地報導。庫爾特無疑屬於後者。哪裡有流血衝突,哪裡就留下了庫爾特的身影,他把發生在斯里蘭卡、庫爾德地區、阿富汗
、波士尼亞、車臣、科索沃、東帝汶的重大事件在第一時間告訴了世界。評價
在庫爾特以身殉職之前,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他的名字,因為他不是那種手持話筒衝著攝像機報導訊息的記者,而且和許多明星記者不同的是,庫爾特·肖爾克是一位不喜歡配上自己肖像的文字記者。他的東家便是鼎鼎有名的路透社,這也意味著,他的文章只能被輸入新聞機器里,然後變成你在報紙上看到的文章。這就是庫爾特,一位不吸菸,不喝酒,雖然已經53歲但看上去像40歲的戰地記者。他的文章成為其他記者是否找到好的故事的參照物,因此,在過去10年裡,如果你留意外電報導,你肯定會發現庫爾特報導的準確性以及他的韌性。哪裡有流血衝突,哪裡就留下了庫爾特的身影,他把發生在斯里蘭卡、庫爾德地區、阿富汗、波士尼亞、車臣、科索沃、東帝汶的重大事件在第一時間告訴了世界。即使在最具競爭力的有經驗的戰地記者中,庫爾特也被認為是最好的,因為他呆在戰場上的時間最長,走的比其他記者都遠。庫爾特之所以令人尊敬,是因為他從來不把自己的職業看得比人的生命還高。美國派駐塞拉耶佛的另一位記者喬爾·布蘭德回憶說,有一次他正在和庫爾特一起用餐,突然炮彈落到了距離他們不遠的地方,布蘭德的第一反應是趕快逃命,而庫爾特的第一反應是開車向炮彈炸落的地方跑去。他們遇到了一群受傷的平民,庫爾特立即跳下汽車,開始把傷者抱到車上。這時,一群法國士兵乘坐裝甲車來到這裡,只冷冷地掃了一眼,就離開了。但庫爾特在沒有任何保護設備的情況下(他認為穿防彈衣對那些沒有防彈衣可穿的波士尼亞人來說是個污辱),堅持把全部傷員送到了醫院。這就是庫爾特,一位不吸菸,不喝酒,雖然已經53歲但看上去像40歲的戰地記者。戰地記者選擇了光榮與夢想。所以他們要與炮火離得近些,再近些,他們要與死亡離得近些,再近些。他們在人類自己設計的最殘酷的鋼索遊戲中遊走,因為他們選擇了記錄我們這個時代最缺少的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