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名
新疆地質局地質研究所王景斌等,1976年手稿命名,1985年發表;高振家等1981年介紹。命名剖面位於新疆精河縣至賽里木湖以南庫松木切克山(庫西姆契克山)。同物異名:別格舍葉組,庫西姆契克群,開爾塔斯群
沿革
本群最初為新疆地質局第三區測隊在該區進行1∶20萬區調時首次命名,但將時代定為石炭紀;1978—1980年羅發祚等首次在該群中發現疊層石,改其時代為震旦亞界;新疆區域地層表(1981)將其時代改為長城系—青白口系並劃分為上、下兩亞群,1985年王景斌等將時代置於震旦亞界並細分為四個組。特徵
層型
正層型 松樹頭達坂西剖面(還包括另三個剖面)構成
主要岩性為灰-灰黑色夾灰白色灰岩,白雲岩內夾砂、泥、矽、碳質岩石具薄層-厚層-塊狀層理和條帶狀角礫狀構造。含磷礦和疊層石、微古植物等。與下哈爾達瓦群未見直接接觸;與上覆松樹頭組整合接觸。本群自下而上可進一步劃分為塔木契組、三個泉組、四台組,松樹頭組。厚2500-4200米以上。詳細介紹:
本群的四個組自上而下為:
★ 塔木契組:為單一的薄、中厚層灰岩;
★三個泉組:含疊層石白雲岩、大理岩;
★四台組:灰岩、炭質灰岩、白雲質灰岩和角礫灰岩;
★松樹頭組:灰岩薄層狀白雲岩。
本群含大量疊層石與微古植物,疊層石在下部以:Kussiella f., Omachtenia f., Cryptozoon f., Gruneria f.等;中部以 Jacutophyton f., Conophyton f., Baicalia f.等為主;微古植物上部以 Trachysphaeridium sp., Pseudozonosphaera sp., Taeniatum sp.及Polyporata sp.及Pterospermopsimorpha sp.等;下部以Asperatopsophosphaera sp. 及 Pseudozonosphaera sp.為主。
庫松木切克群分布面積甚廣,西起霍城縣以北賽里木湖南岸,向東經果子溝以北、二台到五台以南及精河縣西南,組成庫松木切克山主體。
該群上部為震旦系冰成岩所不整合覆蓋,底界未出露,按疊層石及微古植物等並和相鄰地區對比,其時代暫定為長城紀—青白口紀其上部的松樹頭組大體屬青白口紀;其餘三組屬中元古代。
備考
編撰者:高振家作者1: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區域地層表編寫組
年份1:1981
作者2:王景斌
年份2:1985
系名:新元古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