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樓,即庚亮樓,又名復庚樓,別稱北樓,是隋唐後江州(即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城的標誌性建築,“江州十景”之一 。
東晉鹹和九年(334),州、豫州、雍州六州軍事,兼任江州、荊州、豫州三剌史。庚在江州任職期間,“蒞政以寬,使民以義,田野辟,訟諜簡,軍民胥安,遠近悅服”,因此,當他“嘗忘其遺愛也”。斯樓建於何年?明嘉靖外十餘步,濱大江。晉鹹和間,庚亮鎮江的《九江人物誌稿》講:“庚亮於鹹和年間,在江州建有庚樓,樓下有三嘯堂,樓南有一古槐——”按兩書所說建樓年代一致。唐白居易元和十年(815年)到江州任司馬,第二年賦《庚樓曉望》詩:“三百年來庚樓上,曾經多少望鄉人。”以白所處年代往上推300年,距今至少也有1490多年。
自唐迄清記述庚樓的詩文不少,從中反映出移建5次,樓址4處。歷史上不同姓氏的王朝更替,幾番政治風雨的沖刷,庚樓屢記而復建,它像一面鏡子,照見當時社會是政通人和還是民不聊生,從而險證出各個歷史時期政治興衰,反映出地方當政者的文化心態。庚樓毀去150多年,今人沒有見過它綽約多姿的風貌,然而打開塵封的方誌家乘,庚樓的滄桑經歷,豐富而厚實的文化積澱 ,必然會震撼人們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