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春秋至戰國早期(公元前8-5世紀)主要為周王畿鑄幣,衛、宋等國亦有少量鑄造。形制特點為長銎(音窮),平肩,足線向上呈弧形彎曲。四周有廓,銎上多有三角形或不規則穿孔,銎內常見殘留范泥。平肩弧足空首布一般分大、中 、小三型。大型布通長10厘米、足寬5厘米左右,重約35克;銅質精細,造型規整,系早期所鑄。錢面銘文多為單字,內容為記數、記乾支及吉利語等約180種。中型布通長8.5厘米、重15~20克左右,銘文一至四字。小型布通長7厘米、重13克左右,錢文多為二字;製作較粗糟,系晚期所鑄。據建國前己發現的近萬枚平肩弧足空首布中,錢文不同者共約200種,多已獲釋,亦有少數存疑待考者。
注音
平肩弧足空首布píngjiānhúzúkōngshǒubù形制特徵:
平肩、襠部呈弧形,銎(音窮)長,有穿孔,銎內一般留有寒。面文鑄有乾支、數目、天象、地名、事物、陰陽五行、方位、吉語等。幣材多為青銅。空首布是春秋戰國時期仿製農業生產工具青銅鏟而來的鑄幣。這種平肩弧足空首布主要行用於東周的王畿之地,大多鑄有文字或符號。大型的特點為:空首、平肩、弧足、長銎、銎有孔,面背均有三直紋,長約8—10厘米、足寬4.6—5.3厘米、厚0.1—0.12 厘米、重約33.1—44克,多數重量在39克左右,錢文多為一字個別的有兩字或四字,多半是地名。小型的特徵形狀與大型的相同,長約6.3—7.4厘米,足距3.7—4.3厘米,厚0.08—0.10厘米,重約18克左右,其文字已發現並著錄的有:東周、安周、安臧、邵丘等十種。
詳細介紹
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周王畿鑄幣,流通於周、鄭、衛、宋等地。前770年,周平王東遷洛邑後,王室勢力日趨衰弱,各諸侯國相互兼併,打破了諸侯並列,王室獨尊的局面。到後來,由於鄭、晉、秦、楚等諸侯國的不斷蠶食,王畿疆域僅剩下洛陽周圍百里之地。強大的諸侯已不再定期朝覲交納貢賦,周天子天下共主的地位名存實亡,不得不依服強大諸侯國的支持。
春秋時期社會進入動盪,分化階段,隨著土地私有化的進程,自由民階層在不斷壯大,各諸侯國從自身利益出發,都十分重視通商,結果使商品經濟得到迅速發展,金屬鑄幣也開始大量流通,這時周王畿內的通貨主要是以平肩弧足空首布為主。是品“少曲市南”四字平肩弧足空首布,屬中型空首布,晚於早中期所鑄的大型空首布,其鑄行期大約在春秋晚期至戰國早期。
據《國語·周語下》載:“景王二十一年(前524年),將鑄大錢,單穆公曰:‘不可’。王弗聽,卒鑄大錢”。這裡所謂大錢,有可能是指大型平肩弧足空首布,這說明當時已經有了形體較小的中型空首布。單穆公之所以反對鑄大錢,主要是認為貨幣的作用在於“權輕重”,是用來衡準商品價值的低與高,而不是以實際金屬重量而定;由於商品的價值有大小,貨幣單位也應當有大小,從而引伸出所謂“子母相權”的貨幣觀。
是品“少曲市南”四字平肩弧足空首布,因目前存世較少,被視為先秦貨幣空首布系列中的珍稀品種。其形體明顯小於周王畿早期所鑄的大型空首布,且幣面質薄粗糙;其銎內有紅褐色泥質范芯,銎首有一個三角形凸塊和不規則長穿孔;面背有三條垂直豎筋,面中線兩側銘有文字。少曲:古地名,在“今河南濟源東北少水彎曲處”。少水即今沁河。
雲夢秦簡《編年紀》:秦昭王“四十二年,攻少曲”。《史記·范睢蔡澤列傳》:“秦昭王之四十二年,東伐韓少曲、高平、拔之”。按:少曲,韓地,見著於史料始自戰國晚期,春秋時少曲地名尚無明載,於此相關之地,據《左傳》僖公二十五年(前635年)載:“晉文公朝覲周襄王時,王將陽樊(今河南濟源東南)、溫(今河南溫縣西)、原(今河南濟源北)、攢茅(今河南修武)四邑與之晉。陽樊與原兩地先是不服,晉圍之,後降服;晉文公遷原伯貫於冀,命趙衰為原大夫,狐溱為溫大夫。由此知,少曲本為周地,春秋中期一度歸晉,戰國屬韓。又有釋其為“市南小化”,認為幣文中的“市”,是商業貿易場所,當為“王城之市”。王城為周都城,在今洛陽西,時有由編為列伍的商賈組成的官市,除進行商貿活動外,也兼管鑄錢,市東、南、西、北、中系列中型空首布,應為王城官市作坊所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