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城宮

平城宮是京城的中心天皇居住地的宮殿
,包括舉行國家儀式的太極殿和官廳街的朝堂院等。南端的羅生門寬67.5米、兩邊的側溝寬7米,3.8公里的主要道路朱雀大路以東稱作左京、以西稱作右京。
位於平城宮古蹟西北的平城宮古蹟資料館內,展覽著在平城宮古蹟發掘的出土文物。
平城宮位於日本,在日本的古蹟中,第一個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包括舉行國家儀式的太極殿和官廳街的朝堂院等。南端的羅生門寬67.5米、兩邊的側溝寬7米,3.8公里的主要道路朱雀大路以東稱作左京、以西稱作右京。
位於平城宮古蹟西北的平城宮古蹟資料館內,展覽著在平城宮古蹟發掘的出土文物。
平城遺址1987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北魏平城是在漢朝平城縣之基礎擴建而成,它包括宮城、外城和城廓三個組成部分。根據近年來考古調查發現,今城北上...
遺址概述 歷史沿革 遺址保護 平城宮 旅遊指南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魏中期都城。北魏平城是在漢朝的平城縣之基礎擴建而成。從北魏道武帝拓跋圭於天興元年(公元398年)七月遷都至此,至太和十八年(公...
發展歷史 建設布局 主要建築 歷史遺蹟平城京(日文假名:へいじょうきょう),是日本奈良時代的京城,地處今奈良市西郊。和銅三年(710年),元明天皇遷都於此。選擇定都於此,是受到道教思想“藏風...
城市歷史 城建規模 宮殿建築 城市生活 著名寺廟平城天皇,生於774年9月25日(寶龜5年8月15日),卒於824年8月5日(弘仁15年7月7日),是日本第51代天皇,其在位自806年4月9日(延曆2...
簡介 生平 評價 墓所 家族成員拓跋珪於天興元年(398)七月遷都平城。歷經六帝七世,一直成為我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北魏佛教鼎盛,神圖妙塔,對峙相望,京都內寺廟四百餘所,僧尼...
伊勢齋宮也叫做伊勢齋王,為伊勢神宮中為皇室服務的齋宮,出自《日本書紀》。
齋宮的起源 齋宮的生活 齋宮的制度終結 歷代伊勢齋宮紫香樂宮(日語:紫香楽宮/信楽宮,しがらきのみや)是指日本奈良時代聖武天皇在近江國甲賀郡(現在的滋賀縣甲賀市信樂町)建立的離宮。之後更名為甲賀宮(こうか...
簡介 建築 宮名更變 宮殿遺蹟長樂宮,是在秦離宮興樂宮基礎上改建而成的西漢第一座正規宮殿,位於西漢長安城內東南隅,始建於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漢高祖劉邦在位時居於此宮、漢高祖之...
歷史沿革 建築布局 考古遺存 文化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