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根據心理學中,關於遺忘的規律。遺忘的進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後慢的特點。並且,在遺忘的原因中。有這么一種說法,叫干擾說。其中,研究發現:一群人參加測試,全部人先將10個無意義音節背下,再一部分人即行入睡。另一部分照常工作。結果表明,照常工作對所記材料起了干擾作用。回憶效果低於睡覺的人。睡覺前想的東西容易記住。所以,你想忘記的人或事,千萬不能在睡覺前想。
具體特徵
消退說強調生理過程對記憶痕跡的影響,認為遺忘是由於記憶 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以至最後消退。
干擾說強調新舊材料之間互相干擾,遺忘是由於記憶材料互相抑制,使所需要材料不能提取出來。提到干擾說,必要涉及兩個概念——前攝抑制和後攝抑制。先學習的材料對後學習的材料所發生的干擾作用稱前攝抑制。在無意義材料的記憶中受前攝抑制的影響極大,是造成大量遺忘的重要原因(有意義材料受其影響要小些)。閱讀一篇長文章,總是首尾印象深刻,中間部分不易記住,這是因為開始部分只受後攝抑制的影響,末尾部分只受前攝抑制的影響,而中間部分則同時受到兩種抑制的影響。
壓抑說認為由於某種動機所引起的遺忘,是人們壓抑痛苦的或不愉快的事,以免引起焦慮的後果。同化說。這是奧蘇伯爾提出的較為獨特的見解。認為遺忘是學習到更高級的概念與規律以後,高級的可以代替低級的.使低級的觀念遺忘,從而簡化了認識,並減輕了記憶的量,這是一種積極的遺忘。相反,原有知識不鞏固,新舊知識辨析不清,或者舊觀念代替貌似相同實質不同的新觀念,或者對新知識產生曲解,從而導致記憶錯誤,這是一種消極的潰忘.
遺忘的原因
主要有以下三種假設:衰退說、干擾說和提取失敗說。
衰退說認為,遺忘是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衰退,以至消失的結果。很多人都接受這種說法,因為這與日常的“用進廢退“經驗相同,也與一些物理的痕跡或化學的痕跡隨時間延長而衰退,甚至消失的現象是相一致的。信息加工論在原則上也支持痕跡衰退說的觀點,並以所編的代碼長期不使用的結果做解釋。
衰退說對遺忘的解釋符合常識性的規律,因為事物都有發生、發展以致死亡的過程。但並不符合所有的事實,也不能得到實驗的證實。例如,學習A材料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再測量A的保持量,如果數量有減少,難以確定就是衰退的結果,其間有可能是受到B的干擾。又如,童年時期的某些經驗已事隔幾十年,仍然會歷歷在目,幾天前剛學過的外語單詞,卻會想不起來。由此表明,時間延長不一定都會產生痕跡衰退,這並非是遺忘的唯一原因。
干擾說是麥克奇等研究提出的。他們認為,遺忘是由於在學習和回憶時受到其他刺激干擾的結果。只要干擾一旦排除,記憶就能恢復。此學說的依據是“刺激—反應”理論,最明顯的依據是倒攝抑制和前攝抑制。倒攝抑制是指後學習的材料對先前學習材料的干擾作用。例如剛學習一種材料,馬上就學習另一種新材料,這樣就會忘記前面學習的材料。而前攝抑制是指先前學習的材料對後學習材料會議的干擾作用。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的影響常表現在課文的學習上,人們正在學習一篇課文時通常都是開頭部分和結尾部分容易記住,中間部分最容易遺忘,其原因就在於中間部分受到前攝和倒攝兩種抑制的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