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調節機體的免疫監視、防禦和穩定功
能,使殺傷(NK)細胞、Tc細胞的細胞毒殺
傷作用增強;
2.使吞噬細胞的活力增強;
3.誘導外周血液中單核細胞的2’,5’一寡腺苷酸合成酶的活性;
4.增加或誘導細胞表面主要組織相容複合物抗原的表達。
干擾素口服均不吸收。肌內或皮下注射,。干擾素的吸收率在80%以上,而β及γ干擾素的吸收率較低。一般在注射後4—8小時達血藥濃度峰值。t1/24—12小時。α干擾素不能透過血腦屏障。
干擾素可有用於腫瘤、病毒感染及慢性活動性B型肝炎。
【注意事項】: 常見的不良反應有發熱、疲乏、食慾下降、頭暈、流感症狀等。偶有抑鬱、呼吸困難、肝功能降低、白細胞減少及過敏性反應等。嚴重心、肝、腎功能不良,骨髓抑制者禁用。孕婦、授乳婦慎用。
【用法與用量】: 干擾素用於肝炎,200萬—500萬單位/m2,每日皮下注射1次;或隔日皮下注射1次,1000萬單位/m2。口含片劑,每日1片,連續用藥半年。藥片含於口內逐漸溶化,切勿咀嚼或吞下,完全熔化後含在口中4分鐘,以便黏膜充分吸收。
【成分】: 干擾素是病毒進入機體的誘導宿主細胞產生的反應物,它從細胞釋放後可促使其他細胞抵抗病毒的感染。干擾素是一類具有多種生物活性的糖蛋白,分子量2萬—16萬,無抗原性,不被免疫血清中和,也不被核酸酶破壞,但可被蛋白酶滅活。
根據來源的不同,干擾素可分為α、β、γ、三種類型。
人白細胞產生的干擾素為。干擾素(IFN。),又稱人白細胞干擾素。由於其蛋白分子的變異和膿類胺基酸序列第23位和第34位的不同,又可分為α—2α(23位為賴氨酸、34位為組胺酸)、α—2b(23位為精氨酸、34位為組氨酸)、α—2c(23位及34位均精氨酸)三種。
人纖維母細胞產生者為β干擾素(IFNp),又稱人纖維母細胞干擾素,其結構與α者相似。
α干擾素和β干擾素又統稱為I型干擾素。均可由病毒感染或套用多核苷酸後產生。
由特異性抗原刺激T淋巴細胞可產生γ干擾素(IFNγ),亦稱免疫干擾素或Ⅱ型干擾素,其結構與I型者不同。
干擾素也可通過大腸桿菌、酵母茵基因工程重組(recombinant)而得,這些干擾素常冠以“r”,如rIFNα—2b。它們的純度均較高。
臨床常用的干擾素有:干擾素α—n1(1n—terferonα—n1,又名惠福仁,WELLFER—ON),是由16種以上人。干擾素亞型組成的混合物,重組α—2α干擾素(Inteferonalfa一2a,又名羅擾素ROFERON—A),是由165胺基酸組成的;重組9—2b干擾素(Interfer—onalfa—2a又名干擾能INTRONA,INREC)。
由於製備大量:干擾素有一定的困難,價格昂貴,故也可套用干擾素誘導劑以誘生干擾素。
【包裝】: 注射液及凍乾粉針劑:每支100萬單位;300萬單位;500萬單位。
口服干擾素片(肝靈素,IMMULIN)為將。干擾素固化在澱粉基質上使之活性穩定。每片200單位以上。。
相關詞條
-
干擾素 (Interferon)
人白細胞產生的干擾素為。 ),又稱人白細胞干擾素。 干擾素亞型組成的混合物,重組α—2α干擾素(In
-
α-干擾素
干擾素(IFN)是一種廣譜抗病毒劑,並不直接殺傷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過細胞表面受體作用使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從而抑制病毒的複製。其中,α-干擾素是機體...
α-干擾素 藥品介紹 -
干擾素
干擾素是一類具有廣譜抗病毒、抗增殖和免疫調節活性的多功能細胞因子家族,其化學成分是一種糖蛋白。
簡介 α干擾素種類及特點 α干擾素的藥理作用 臨床套用 -
重組人干擾素a-2b凝膠 (Recombinant Human Interferon a-2b Gel)
【適用症】: 【藥理作用】: 【新特藥】:
-
免疫干擾素
免疫干擾素(immune interferon)是細胞在一定誘生劑的作用下所產生的一類蛋白質。
簡介 特點 作用 -
聚乙二醇干擾素
干擾素對患者的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和精神系統也有副作用。 在最初用藥幾天后患者就可能出現肝功能損害和中性粒細胞的減少。 首先要暫停干擾素的使用,停止干擾...
藥物簡介 干擾素的毒副作用 不良反應 使用注意事項 -
干擾素檢查
干擾素(interferon,IFN)分為兩型,Ⅰ型干擾索包括α-IFN和β-IFN是由白細胞和成纖維細胞產生,Ⅱ型干擾素,又稱γ-IFN或免疫干擾素是...
正常值 臨床意義 注意事項 檢查過程 -
20干擾素
20干擾素是細胞產生的一類細胞素,可以保護其他細胞免遭病毒侵犯,並有抑制細胞分裂活性和棉衣調節活性等功能。
20干擾素(interferon) 相關條目 -
重組干擾素α2b
重組干擾素α2b(干擾素),Interferon alfa-2b(Intron A)【作用與用途】干擾素是病毒進入機體後誘導宿主細胞產生的反應物,它從細...
機理 副作用 用法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