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漕運

唐元和八年(813)常州刺史孟簡為加強江南漕運,疏浚了孟瀆(今孟河)於常州西北引長江水南接運河,以利漕運。 南宋淳熙(1174-1189)年間,自宜興北涇湖至常州疏治了荊溪(今南運河),而成漕運通渠,自此宜、溧一帶的漕糧船皆由此而運。 明正統五年(1440)為解決常州漕米儲存,在武進懷南鄉運河南建西倉,儲武進縣漕米,在陽湖東直鄉運河南建東倉,儲陽湖縣漕米。

古常州由於獨特的地理位置,在“漕運”歷史上占重要地位,上通京口,下行姑蘇,河川縱橫,湖泊密布,北環長江,南抱滆湖,東南占太湖一角,襟江帶湖,有僅次於太湖的芙蓉湖,形勝甲於東南,故常州成為“三湖襟帶之邦,百越舟東之會”的交通樞紐。
從隋唐開始,大批漕糧運輸接濟北方時,常州成為轉運賦糧中心,開始每年轉運百數十萬石,以後逐步增加到300萬石,宋時最高達700萬石,故常州有“自蘇松至兩浙七閩數十州往來南北兩京,無不由此途出”的重要地理位置,是“貢賦必由之路”。唐元和八年(813)常州刺史孟簡為加強江南漕運,疏浚了孟瀆(今孟河)於常州西北引長江水南接運河,以利漕運。宋代,在常州專門設立了江浙、荊湖、廣西、福建路都轉運使司來承辦漕運。南宋淳熙(1174-1189)年間,自宜興北涇湖至常州疏治了荊溪(今南運河),而成漕運通渠,自此宜、溧一帶的漕糧船皆由此而運。明弘武二十六年(1393)常州府就糧米實征533515石,占全國實征總數的2.16%,接近廣西、雲南兩省征糧數的總和。明正統五年(1440)為解決常州漕米儲存,在武進懷南鄉運河南建西倉,儲武進縣漕米,在陽湖東直鄉運河南建東倉,儲陽湖縣漕米。在清代,常州仍是京師賦貢最重的地區之一。清雍正二年(1724)武進全縣共有糟白糧船120多艘,停泊在西門城外永豐里大王廟一帶,後泊延至白家橋一帶,直到道光初年。
5世紀30年代,江南大水,周忱到江南治水時,大興圍湖造田,堵江水以防澇。20年造田3.7萬畝,使芙蓉湖、陽湖、臨津湖逐漸縮小,以致消失,造成常州水源不豐,水位失調,使以湖水為主的常州變成了以江水為主,由於運河年久失修,長江流沙淤塞嚴重,北運漕糧的覆船沉沒事故不斷。到清朝後期,山東境內運河大部淤塞,漕糧無法從常州轉運。道光五年(1825)試航海道運漕成功,常州這箇中轉逐步東移無錫。從此專以海運,常州與運河漕運的二千多年歷史才告結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