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簡介
席茲爾·雷斯(生卒不祥),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萊曼大帝(1520年-1566年在位)時期的“卡普丹帕夏(海軍上將)”,曾在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與西班牙的戰爭中起到重要作用,由於聲威赫赫,穆斯林將其稱為“海雷丁(海上英雄)”,西歐天主教諸國則稱其為“巴巴羅薩(紅鬍子,這個稱呼來源於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霍亨斯陶芬家族的腓特烈二世,他當時六次攻打義大利,傳說義大利人的血染紅了他的鬍子,所以稱巴巴羅薩。而在西歐人眼裡席茲爾·雷斯和腓特烈二世是同樣的殘暴,所以也將其稱為巴巴羅薩。)”,後世史學家多將兩個稱呼混合,稱其為“巴巴羅薩·海雷丁。”
時代背景
席茲爾·雷斯生活在一個戰亂頻繁,英雄輩出的年代,這一時期歐洲黑暗的中世紀剛剛結束,正是他們走向世界霸主的開始,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正是最強盛的時期,雙方的衝突,必然不可避免。
在1492年以前,歐洲幾乎沒有一個大國。西班牙處於分裂狀態,由數個天主教國家和伊斯蘭教國家統治著;義大利依然是城邦政治,幾乎沒有中央;德國則是群雄割據,征戰不休;英國和法國作為傳統的強國,當時卻在進行百年戰爭。在這樣的情況下,土耳其人通過戰爭,輕易的控制了北非、東歐和西亞的大片土地,並在1453年攻占了拜占庭帝國的首都伊斯坦堡,形成了世界歷史上第四個國土橫跨亞歐非三大洲的強大帝國。這一時期歐洲無人能與其爭鋒,但它的擴張目標卻不是西方,而是東方,這給予了西歐天主教諸國很多時間,讓它們完成戰爭,走向統一。
1492年可以說是世界重心向西歐天主教諸國傾斜的一年。此前伊比利亞半島上的卡斯蒂利亞王國和阿拉貢王國通過婚姻完成了合併,組成了現在的西班牙王國。西班牙王國的第一任國王是伊紗貝爾女王(1474年-1504年)和她的丈夫費迪南國王,當時的人們稱他們為“雙王”。兩位國王(尤其是伊紗貝爾女王)勤懇的經營這個新興國家,終於於1492年,消滅了伊比利亞半島上的最後一個伊斯蘭教國家:格拉納達。這樣伊比利亞人完成了長達八百年的“國土光復運動”。此後的數十年,西班牙迅速崛起,一舉成為了西歐天主教諸國中的第一大國,也成為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最大的敵人。
伊紗貝爾女王去世後,其女兒胡安娜女王即位,這位女王由於丈夫花心而成為了瘋子,很快便遜位了,她的兒子順理成章的成為了新國王,他就是西班牙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查理五世(1516年-1556年,亦稱卡洛斯一世)。查理五世的父親,是德意志帝國的王子,本來是要成為德意志帝國的皇帝的,但是卻英年早逝,這樣德意志帝國的皇位也落入了查理五世手中。再通過和法國的戰爭,以及航海上的發現,西班牙的國土猛增到建國時的十倍之多!查理五世擊敗了法國和教皇后,儼然成為了西歐天主教諸國的領袖。這時他把擴張的目標指向了東地中海。
而此時,蘇萊曼大帝成為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蘇丹,他的上任蘇丹塞利姆一世已經完成了東征,所以他便把目標鎖定在了地中海,這樣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與西班牙的戰爭自是不可避免。席茲爾·雷斯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嶄露頭角的。
進入奧斯曼帝國
席茲爾·雷斯最初並非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軍人,而是一位巴巴裏海盜。巴巴裏海盜可算世界歷史上最為兇殘和可怕的海盜,他們擁有自己的王國,並存續了數百年之久,其據點是阿爾及爾。
在西班牙發動了宗教迫害運動(16世紀初開始)後,很多摩爾人(在西班牙信仰伊斯蘭教的人)逃出了伊比利亞,並效忠了突厥人烏魯茨·雷斯,也就是席茲爾·雷斯的哥哥。烏魯茨·雷斯率領這些摩爾人攻占了阿爾及爾,成為了巴巴裏海盜的頭目,但很快便被西班牙趕出該地,並在不久後去世。席茲爾·雷斯繼承了他的部隊,開始在巴利阿里群島、利古裏海等地搶劫西班牙的商船。
此時剛剛平定埃及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蘇丹塞利姆一世,注意到了席茲爾·雷斯,他開始向其提供軍艦和火器,並希望這位突厥海盜能攻占阿爾及爾。席茲爾·雷斯並沒有令他失望,他在獲得足夠的軍備後,輕鬆擊敗西班牙,搶回了阿爾及爾。如此阿爾及爾便成為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土,席茲爾·雷斯則任該地總督。
地中海爭雄
蘇萊曼大帝即位後,為了能完全控制東地中海,擴大了巴耶濟德二世(1482年-1512年)創建的海軍艦隊,並在1530年將這支艦隊駐紮在了的黎波里和馬爾他。此時一個重要的人物成為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敵人,他就是熱那亞的海軍司令安德烈·多雷。這位海軍司令曾經在1524年和1528年,兩次擊敗西班牙海軍,但1529年他投靠了西班牙。
西班牙為了打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籌建了一支強大的艦隊,並交予安德烈·多雷指揮。1532年安德烈·多雷率軍進入東地中海,多次擊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並強占了勒班多和科龍。蘇萊曼大帝知道自己現在的海軍軍官們不是安德烈·多雷的對手,便向席茲爾·雷斯求助,席茲爾·雷斯當即率部從阿爾及爾出發,到首都伊斯坦堡晉見蘇萊曼大帝。途中(摩里亞),他還擊潰了一支西班牙的小型艦隊。
1533年,蘇萊曼大帝冊封了席茲爾·雷斯為海軍上將。
到1534年4月,席茲爾·雷斯率軍攻占了兩年被前被安德烈·多雷奪走的勒班多和科龍,又趁勢攻擊了突尼西亞,並且取得了勝利,不久他又進兵義大利的西南部,那裡的數個港口都遭到了洗劫。這激怒了安德烈·多雷,他不能眼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控制西地中海,便出兵奪回了突尼西亞,這一事件對席茲爾·雷斯是個很大的打擊,因為突尼西亞是他進攻西西里的跳板,而西西里是他進攻義大利的跳板。也就是說失去了突尼西亞,意味著失去了進攻義大利的機會。
為了對付安德烈·多雷,席茲爾·雷斯和另一個西班牙的強敵:法國,達成了軍事同盟。
1536年,法國陸軍占領了米蘭和熱那亞(兩個城市當時都被西班牙所控制),席茲爾·雷斯和蘇萊曼大帝則率領三十萬大軍從伊斯坦堡出發,分水陸兩進,向西班牙發動攻擊。陸軍的攻擊目標是阿爾巴利亞,就當他們抵達該地時,法國撤軍了,無奈的蘇萊曼大帝只好撤軍回國。而這時由席茲爾·雷斯率領的海軍卻獲得了大勝,他們打敗了威尼斯人。占領了愛琴海上的島嶼,這使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在陸軍失敗的情況下,依然奪得了對愛琴海的完全的控制權。
1538年,安德烈·多雷率軍進入愛琴海,攻擊了普雷韋扎,這次攻擊本來可以殲滅大批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海軍,但是由於席茲爾·雷斯的漂亮指揮,普雷韋扎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海軍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撤退,保全了實力。
而此時在安德烈·多雷的軍中發生了內訌。來自熱那亞與來自威尼斯的將領爭執不休,使得這位海軍司令放棄了進一步作戰。這直接導致的結果就是威尼斯失去了保護,其只得向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臣服,並支付了巨額的戰爭賠款。
對奧斯曼帝國的負面影響
控制了威尼斯後,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走到了顛峰,但也是這個時候,這個強大的帝國開始衰落。
1539年蘇萊曼大帝改變了對外擴張的政策,而轉為對內發展經濟,在1539年其任命了路特菲帕夏為大維齊(宰相)。這是一個精於行政和法律的人,他採取了一系列強化蘇丹權利的措施,對稅收、法律和對外貿易等事宜做出了重大調整。這樣的改革促進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經濟發展,卻得罪了很多掌握大權的人,這些人中勢力最大的就是席茲爾·雷斯和沙赫蘇丹(上任蘇丹塞利姆一世的女兒)。這兩人分別是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軍方領袖和王族領袖,他們都是擁有龐大的支持者,且能夠影響帝國政局的人。他們本來並不和睦。但都不能忍受路特菲帕夏對他們權利的削弱。於是聯合在了一起,並於1541年迫使路特菲帕夏下台。這一事件使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經濟急轉直下,其衰落也從此刻開始。
與西班牙戰爭的結局
1543年蘇萊曼大帝再度開始他的擴張政策,他率陸軍進攻了匈牙利和斯洛維尼亞,席茲爾·雷斯則率海軍配合法國攻擊西班牙,不過法國國內這時反對與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結盟的官員勢力逐漸強大,法王無奈背叛了席茲爾·雷斯,這位海軍上將大怒,便攻擊了法國的土倫,並要求法國繼續幫助他進攻西班牙,但法國斷然拒絕。憤恨之下席茲爾·雷斯洗劫了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的數個港口。
蘇萊曼大帝對於法國的背叛很沮喪,他知道已經不可能擊敗西班牙,只得在1544年與之簽定了和平條約。至此兩國間長達十幾年的戰爭(1530年到1543年間斷斷續續的在進行)算是告一段落。
對奧斯曼帝國的貢獻
席茲爾·雷斯對於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貢獻主要在於對威尼斯的作戰上,威尼斯的臣服並非如表面那么簡單,它包含了對西班牙戰爭的勝利,奧斯曼土耳其帝國對該地的控制阻礙了西班牙的東擴。更重要的,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能夠購到更為便宜和大量的工業製品,以發展海軍。
另一貢獻,來自於席茲爾·雷斯的名聲,他的存在讓西歐天主教諸國對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產生了恐懼,因為當時歐洲能和這位突厥將軍一戰的,就只有安德烈·多雷,而安德烈·多雷的兵將卻不如席茲爾·雷斯的團結,這使得他最後失敗,成就了席茲爾·雷斯成為“海雷丁”!海雷丁是無敵的。這樣的恐懼使得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縱橫歐亞多年。
而在席茲爾·雷斯去世後(16世紀50時代),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明顯的變弱了,在1571年的勒班多大戰中,其更是遭受了毀滅性的失敗,從此西班牙走向了世界霸主的地位。
後來的幾個世紀裡,東方的俄羅斯崛起了,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被其奪走了的大片領土,最終形成了今天的土耳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