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勃諾夫,S.von

布勃諾夫,S.von

  德國地質學家。1888年 7月15日生於俄國聖彼得堡,1957年11月16日卒於柏林。1912年在弗賴堡礦業學院獲哲學博士學位。歷任布勒斯勞大學教授,格萊夫斯瓦爾德大學教授兼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所長,柏林洪堡大學教授兼地質研究所所長。1935年當選哈勒自然科學院院士,1941年當選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49年當選德國科學院院士。布勃諾夫於1926~1936年陸續出版了4卷本的《歐洲地質》。在這部書中,他最早把地台和地槽褶皺帶觀點系統套用於歐洲地質的分析,將北歐芬諾薩爾馬特陸塊作為前寒武紀古陸核,再按加里東、海西及阿爾卑斯等地槽褶皺區予以全面記述。他的著作《地質學基本問題》(1931)討論了地質學的性質、途徑、方法和目標,分析了地質學的歷史性,並將其與其他自然科學進行了比較。剖析了地質記錄、地質時間概念、地質體系和地球的結構和運動。在時間概念中提出了全球性旋迴概念;在地質體系中提出了地盾、地台、地槽和大洋盆地的構造劃分以及地槽褶皺帶的構造分帶。

布勃諾夫,S.von

正文

布勃諾夫,S.von德國地質學家。1888年 7月15日生於俄國聖彼得堡,1957年11月16日卒於柏林。1912年在弗賴堡礦業學院獲哲學博士學位。歷任布勒斯勞大學教授,格萊夫斯瓦爾德大學教授兼地質古生物研究所所長,柏林洪堡大學教授兼地質研究所所長。1935年當選哈勒自然科學院院士,1941年當選普魯士科學院院士,1949年當選德國科學院院士。布勃諾夫於1926~1936年陸續出版了4卷本的《歐洲地質》。在這部書中,他最早把地台和地槽褶皺帶觀點系統套用於歐洲地質的分析,將北歐芬諾薩爾馬特陸塊作為前寒武紀古陸核,再按加里東、海西及阿爾卑斯等地槽褶皺區予以全面記述。他的著作《地質學基本問題》(1931)討論了地質學的性質、途徑、方法和目標,分析了地質學的歷史性,並將其與其他自然科學進行了比較。剖析了地質記錄、地質時間概念、地質體系和地球的結構和運動。在時間概念中提出了全球性旋迴概念;在地質體系中提出了地盾、地台、地槽和大洋盆地的構造劃分以及地槽褶皺帶的構造分帶。在《地球史導論》(1941)中,進一步從生物演化、沉積發育、岩漿構造諸方面論證了旋迴的普遍性,發展了全球性旋迴的概念。他認為地史學是自然科學與歷史方法的結合,並提出了地質時間概念與地球上生物史的特殊意義。明確指出地史學以全球為對象,不能局限於歐洲的所謂典型。主要著作有《歐洲地質》(1~4,1926~1936)、《地質學基本問題》(1931)和《地球史導論》(1~11,1941)。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