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萬能論
英文對照
omnipotence of market; market omnipotence theory;
"市場萬能論" 在工具書中的解釋:
古典自由主義經濟學的基本信條之一。在早期的市場經濟社會裡,人們認為市場是萬能的,認為在完全競爭條件下,包括生產、交換、分配和消費在內的全部社會經濟生活,都受市場供給和需求的自發調節和支配,能實現社會資源的最佳配置,因而主張經濟自由放任,完全由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來調節經濟,而無須政府對經濟的干預。
相關資料:
自英國古典主義經濟學家亞當斯密在1776年3月9日完成了他的經濟學著作《國富論》之後,“自由主義經濟”就被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視為經濟運行的金科玉律。他們認為:市場這隻“看不見的手”會自發地調節供需之間的平衡,市場就是萬能的上帝,而政府的角色只應是資本主義的“守夜人”。
但由於資本主義制度是建立在生產資料私人占有基礎之上的,放任自由的經濟必然會因其個體生產者為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而盲目無限制地擴大生產規模,為追求利潤不顧市場需求和環境保護的短視化生產也就隨之發生。因此在資本主義早期經濟蓬勃發展之時,放任自由的經濟發展自身所具有的缺陷性也就會不時的暴露出來,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頻繁發生。1929-1933年空前深刻和空前劇烈的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宣告了主張“自由放任主義”的資本主義經濟理論的失靈。危機表明,資本主義單靠本身內在的力量已經不容易從危機中爬出來了。自由放任的市場經濟理論從此受到了冷落,市場萬能論的聲音也日漸式微。
單純靠自由放任的市場調節,把市場看成萬能是絕對不可能處理經濟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必須將國家干預和市場調節有機的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能使經濟較快地平穩運行。
事實上,市場調節不是萬能的。市場解決不了國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給問題。槍枝彈藥及危險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讓市場來調節。因為如果聽任經營者自由經營這些產品,會嚴重影響社會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