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趙肖筠女,1951年4月出生,山西大學法學院教授,研究方向為法理學與行政法學。 在《中國法學》、《法學評論》、《現代法學》等國家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獲省級一、二等獎多項。主編《法理學》(法律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法律基礎》、《法律教育》(山西人民出版社、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等教材;參編《國家與法的理論》、《比較社會主義》等多部著作與教材。主持中國法學會、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和教學改革重點項目等省部級課題十多項。
目錄
序言
第一章 樹立以人為本的法律理念
一、利益的反哺與公平的維度
(一)利益層斷——轉型社會的現實之述
(二)利益“反哺”——社會價值與法律價值的統攝之道
(三)利益語境中的公平之維
(四)切實關注代際公平
(五)公眾道德善惡指引
(六)利益限制程度合理
二、法律觀的人文品性——從“影響性訴訟”談起
(一)民眾話語激活——人主動性的展開
(二)民眾關注焦點——人主體性的展開
(三)民眾凝聚動力——人主導性的展開
第二章 培育市場經濟主體之法律信仰
一、“經濟人”——法律信仰的邏輯起點
(一)法律信仰邏輯起點之定位
(二)“經濟人”概念的歷史解讀
(三)“經濟人”作為法律信仰邏輯起點的原因解讀
二、法律信仰——“經濟人”的必由之路
(一)時代變遷中的信仰之路
(二)從“經濟人”的“三性”看其對法律信仰的主觀需要
(三)從法律的“二制”看“經濟人”對法律信仰的客觀選擇
三、利益——“經濟人”法律信仰的價值依皈
(一)“經濟人”與法律的價值契合點
(二)利導之法的要件解讀
第三章 夯實和諧法律體系之理論基礎
一、法律體系的多元解釋
(一)法律體系的理論解釋
(二)法律體系的傳統解釋
(三)法律體系的文化解釋
(四)法律體系的學科解釋
二、當代中國法律體系之實證分析
三、中國特色法律體系之應然分析
(一)形式要素
(二)內容要素
(三)價值要素
四、構建和諧法律體系之路徑分析
(一)和諧法律體系之三元基礎
(二)和諧法律體系之雙重模式
(三)和諧法律體系之協調機制
第四章 重視法治建設與法律移植的關係
一、法律移植的內涵解析
二、法律移植的可行性與必要性分析
(一)法律移植之路在法治建設過程中的可行性分析
(二)法律移植之路在法治建設過程中的必要性分析
三、中國法律移植的百年歷程
四、當代中國法律移植存在的偏失
(一)法律移植在準備工作中存在的偏失
(二)法律移植在運作過程中存在的偏失
(三)法律移植在法律執行中存在的偏失
五、我國法律移植中應注意的問題
(一)確定法律移植的原則
(二)法律移植內容的選擇
第五章 發揮法律經濟學對法治建設的促進作用
一、法律經濟學之概述
(一)法律經濟學的含義
(二)法律經濟學的淵源
(三)法律經濟學研究的方法論基礎
二、法律經濟學理論研究的發展
(一)法律經濟學研究的理論困境
(二)法律經濟學未來的發展
(三)法律經濟學研究在中國的興起
(四)我國在法律經濟學研究中應注意的問題
三、法律經濟學理論對中國法治建設的啟示
(一)重視“效率”在我國法治實踐中的地位
(二)發揮經濟學分析方法在法治研究中的作用
(三)關注法律經濟學學科對法學教育的意義
第六章 探尋法律與科技之內在聯繫
一、從法與科技的概念變遷看二者的關係
(一)科學與技術內涵解析
(二)對於法認識的不確定性
(三)科技與法之關係的巨觀把握
二、從法之本體出發尋找其科學痕跡
(一)科技不發達造成的神法觀念
(二)科學啟迪自然法學對於法的認識
(三)科技發展深刻影響實證主義的法學觀
(四)其他法學流派的觀點
三、從法律進化的始終探尋科技發展的影響
(一)科技發展促進了法的起源
(二)科技發展不斷推動法的發展
四、從法制運行中直觀科學技術的作用
(一)科學技術對立法的影響
(二)科技對執法、司法工作產生的積極作用
五、從法學的研究中感受科技方法的滲透和引入
(一)傳統法學方法中科學因素的滲透
(二)科學方法對法學思維之影響
(三)法學研究中對科技的最新引進
六、從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關注法與科技關係的未來走向
(一)高科技對於現代法律的全新挑戰
(二)現代法律對於科技問題的最新關注
第七章 提升環境權保護的法律地位
一、環境權保護的現狀分析
(一)環境權的含義
(二)環境權在立法與法律實施中的困境
二、環境權法律保護的主要內容
(一)中國傳統環境思維——“天人合一”
(二)空間維度的公正——代內公正
(三)時間維度的公正——代際公正
(四)可持續發展環境倫理的實踐意義
三、環境權保護的法律價值
(一)自然價值與環境權的契合
(二)多層次的環境道德境界
(三)環境道德與環境法律的關係
第八章 挖掘“古今南北”商業文化之法律意義
一、晉商文化之法價值探微
(一)晉商文化內蘊著法的價值
(二)晉商文化中法價值的基本特質
(三)晉商文化的現實啟迪
二、晉商經濟糾紛解決機制初探
(一)晉商經濟糾紛解決的“活法”適用
(二)晉商經濟糾紛解決的具體方式
(三)晉商經濟糾紛解決機制的現代轉換
三、溫州模式的法理思考
(一)溫州模式體現的法的精神
(二)溫州模式發展的法治障礙
(三)溫州模式發展的法治路徑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