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城市史

巴黎城市史

《巴黎城市史》是2008年12月1日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科林·瓊斯。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巴黎城市史》主要內容:英國沃里克大學歷史學教授科林·瓊斯撰寫的《巴黎城市史》是眾多巴黎史著中很有特色的一本。《巴黎城市史》涉獵的巴黎歷史範圍相當廣博,從總統到乞丐,從新興大都市區到紅燈區,從起源到當今,從日常生活中的咖啡店到國家大事中的市政廳,從巴黎人的外表裝束到內心世界等,無所不包。當你通讀《巴黎城市史》之後,整個巴黎乃至整個法國都映入了你的眼帘。

《巴黎城市史》既是對巴黎城市歷史的IolN,和描述,也是對法國歷史的揭示和闡明。

《巴黎城市史》從巴黎最早的盧特提亞寫起,一直到21世紀初期,對巴黎的歷史變遷進行了全面而又細緻的描寫和論述。同時,在巴黎歷史的寫作過程中,作者還把法國歷史融入其中。從巴黎和法國的政治變遷到生活變化,從城市建築的改造到藝術地位的確立,從巴黎和法國對外交往與交流到巴黎和法國在國際世界中地位的改變,都描繪得淋漓盡致。同時,作者在論述過程中還表述了自己對這些變化的定位和看法。可以看出,作者的政治觀點並沒有什麼偏激,而是站在比較客觀的角度評價了巴黎歷史。例如,作者在書中認為:“巴黎成為民眾暴力、血腥屠殺和政治恐怖之都。”“作為文明和啟蒙觀念的源泉,巴黎現在變成了一個蘊藏著政治恐怖的潘多拉魔盒。”法國l789年資產階級大革命“是一段既偉大又殘酷、既英勇又卑鄙的歷史”。這些看法絲毫沒有政治偏見。

《巴黎城市史》既有對法國歷史上精英人物的闡釋,也有對法國歷史中黎民百姓的描寫。

目錄

引言:一部難以盡述的巴黎史?

第一章 巴黎一盧特提亞(早年期-約1000)

第二章 城市中的女王(約1000-約1300)

第三章漂泊的城市(約1300-約1480)

第四章 巴黎的再生與改革(約1480-1594)

第五章 偉大的世紀,巨大的衰落(1594-1715)

第六章 啟蒙時代無國王狀態的首都(1715-1789)

第七章 革命和王朝(1789-1815)

第八章 從拿破崙到波拿巴(1815-1851)

第九章 奧斯曼主義和巴黎城市的現代性(1851-1889)

第十章 令人擔憂的景象(1889-1918)

第十一章 逝去的夢,失去的景(1918-1945)

第十二章 巴黎的重建(1945-1995)

結論:大城市的大規劃:21世紀的巴黎

人名對照表

地名對照表

序言

英國沃里克大學歷史學教授科林·瓊斯撰寫的《巴黎城市史》是眾多巴黎史著中很有特色的一本。本書涉獵的巴黎歷史範圍相當廣博,從總統到乞丐,從新興大都市區到紅燈區,從起源到當今,從日常生活中的咖啡店到國家大事中的市政廳,從巴黎人的外表裝束到內心世界等,無所不包。當你通讀本書之後,整個巴黎乃至整個法國都映入了你的眼帘。

我認為,本書具有諸多優點和特徵,大體總結如下:

第一,本書既是對巴黎城市歷史的回顧和描述,也是對法國歷史的揭示和闡明。

本書從巴黎最早的盧特提亞寫起,一直到21世紀初期,對巴黎的歷史變遷進行了全面而又細緻的描寫和論述。同時,在巴黎歷史的寫作過程中,作者還把法國歷史融入其中。從巴黎和法國的政治變遷到生活變化,從城市建築的改造到藝術地位的確立,從巴黎和法國對外交往與交流到巴黎和法國在國際世界中地位的改變,都描繪得淋漓盡致。同時,作者在論述過程中還表述了自己對這些變化的定位和看法。可以看出,作者的政治觀點並沒有什麼偏激,而是站在比較客觀的角度評價了巴黎歷史。例如,作者在書中認為:“巴黎成為民眾暴力、血腥屠殺和政治恐怖之都。”“作為文明和啟蒙觀念的源泉,巴黎現在變成了一個蘊藏著政治恐怖的潘多拉魔盒。”法國1789年資產階級大革命“是一段既偉大又殘酷、既英勇又卑鄙的歷史”。這些看法絲毫沒有政治偏見。

第二,本書既有對法國歷史上精英人物的闡釋,也有對法國歷史中黎民百姓的描寫。

文摘

第一章 巴黎一盧特提亞(早年期-約1000)

公元358年和360年至361年的冬天住在盧特提亞的羅馬皇帝朱利安曾經這樣寫道:

我可愛的盧特提亞是巴黎人民的首都。它位於塞納河上的一個小島,周圍有護城城牆,一些木橋將它與河的兩岸連線在一起。塞納河很少有泛濫或乾枯,通常,不論是冬天還是夏天,河水都一樣深淺。塞納河水清澈見底,可以飲用。因此,住在該島上的居民大都飲用該河的水。那裡即使在冬天也相當濕潤,這很可能是因為那裡距離海洋不超過900斯塔德(stade,古希臘長度單位,約合180米),所以受到海洋溫暖氣候的影響。溫暖而又柔和的海風使當地的氣候適合葡萄的生長,一些人還種植一些無花果樹,以便在冬天覆蓋在葡萄樹上抵禦寒風

這是我們能夠了解到的對這座城市歷史的最早、最長的文字描寫,這座城市後來被叫做巴黎。這種描寫成為巴黎歷史寫作的一種方式:情感寫作。值得注意的是,作者是一位掌權者。

顯然,在羅馬皇帝朱利安時期,巴黎叫盧特提亞。尤里烏斯·愷撒在公元前1世紀的時候征服了現代法國的大部分地區,並使那裡處於羅馬的統治之下,愷撒也成為第一個把巴黎命名為盧特提亞的人(也有人說,愷撒把那裡命名為盧卡特西亞),並指定那裡是“巴黎(Parisii)部落的城市”。從中世紀到現代的編年史學家花費了大量的筆墨探索盧特提亞這個概念的來源。

想不到的是,有人竟然把它與希臘的白色聯繫在一起。究其原因,或者是因為那裡的居民面部白淨;或者像安托萬·德·蒙特皇家學究式的解釋,是因為那裡的房屋外部是用白石灰粉刷的;也可能像16世紀法國諷刺作家拉伯雷更具有惡作劇色彩的想法,是因為當時人們欽佩“那座城市裡婦女白淨的腿”。還有人說,白色的說法來自《荷馬史詩》,據說當地的人都崇拜水手和水路的保護女神,她就叫琉科忒亞。一種不很神秘的說法是,有的學者將這個概念與凱爾特語中的一個詞1uco或1ugo聯繫在一起,即“沼澤”的意思;還有學者將其與拉丁語中的1utum聯繫在一起,即“濕地”的意思。我想,把盧特提亞與濕地聯繫在一起可能是最合適的。

從詞源學來看,用盧特提亞(濕地)來形容巴黎早年的地理特徵也行得通。儘管羅馬皇帝朱利安對巴黎的描寫是田園風格的,但是塞納河在巴黎的地理位置中確實扮演了重要的角色。當今塞納河最寬的地方大約200米,而在當時塞納河某些河段的寬度超過500米。冬季惡劣的氣候使當地並不像朱利安所說的那樣濕潤,寒冷的冬季使河流結冰,使橋樑面臨被毀壞的危險,由此帶來食品供應的匱乏使巴黎面臨飢餓的威脅。塞納河不是很深,因此在它的兩岸有廣闊的沼澤地和濕地。河的左岸有一條叫海狸的支流進入塞納河,位置可能在今天巴黎第五區的奧斯特里特茲火車站附近;在遙遠的過去,塞納河的右岸有一段較低洼的地帶,那裡可以使塞納河水供應北部山丘

地區的梅尼爾蒙坦特、貝爾維爾蒙馬特爾和沙約。但在公元前30 000年左右那裡就已經乾枯了,現在成為塞納河的河道。但是,那裡成為後來河水泛濫成災的地方。在最好的情況下,塞納河右岸的沼澤地帶成為巴黎自衛的防範手段;在最壞的情況下,暴雨可以使已經不存在的河道重新激流滾滾。編年史學家格里高利·圖爾曾經回憶了公元582年發生的洪水中在現在巴黎第十區聖洛朗教堂附近一艘船失事的歷史。舊河道在1910年大洪水期間也曾經恢復過,當時的音樂愛好者還把這段故事編成歌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