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巴黎先賢祠 (Panthéon)這個曾經是國王為還願而建的教堂,現在成為法國眾多偉人的安眠之地。伏爾泰、盧梭、雨果、左拉、居里夫人、大仲馬……這些彼此並不相識而又被全世界人所共識的偉人們安靜地相伴在這裡,繼續受著萬眾景仰。
建於巴黎城聖日內維吾山(Montagne Sainte-Geneviève)上的先賢祠位於巴黎第五區,拉丁區的中心位置。它被巴黎一大(先賢祠——索邦大學Panthéon-Sorbonne)、巴黎二大(先賢祠——阿薩大學Panthéon-Assas)、聖日內維吾圖書館、巴黎五區區政府和聖艾田都蒙教堂環繞。
兩個半多世紀以前的1744年,當時的國王路易十五正在梅茲(Metz)忍受著病痛的折磨。他病得非常嚴重,很有可能這段時間就是路易十五留在世上的最後的日子了。懷著對生的渴望,路易十五許下了一個願望:如果他此次能夠康復,他就會建造一座教堂奉獻給聖日內維吾女神。痊癒後,路易十五立即還願:他任命馬黑尼候爵(marquis de Marigny)為這個聖殿工程的總監理,在已成為廢墟的原聖日內維吾修道院的舊址上新建一座新的教堂。1755年,馬黑尼候爵將此項工程的重任交給了雅克-日爾曼·蘇夫洛(Jacques-Germain Soufflot),由他進行該教堂的設計工作。
聖日內維吾教堂的地基開挖工作始於1758年,1764年9月6日,路易十五親自為該教堂奠基。他在一個由構架和網做成的巨大的門形建築前放下了該教堂的第一塊基石。這個門形構架代表的則是後來將要建成的教堂的正門。
1780年由於資金短缺和設計師蘇夫洛逝世的雙重原因,該工程不得不暫時停工。十年後的1790年,該工程由蘇夫洛當年的兩位助手——讓-巴蒂斯特·宏德萊(Jean-Baptiste Rondelet)和馬克西米連·勃雷比翁(Maximilien Brébion)完成建設。
1791年到1793年間,卡特馬赫·德·泉夕(Quatremère de Quincy)又將教堂進行了大規模的改建,為的使這座建築能夠成為停放聖靈的“萬神殿”,自此就形成了今天我們能夠看到的先賢祠的現貌。
這座長110米,寬84米的建築的正面是由“考蘭天柱”組成的柱廊。整個建築是一個古希臘十字形,僅教堂的圓頂就高83米,圓頂上並安有一個頂塔。教堂的內部由當時法國國家藝術院的大師們雕樑畫棟,為教堂的內部更增添了一分氣勢恢弘,豪華肅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