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雖然巴賽語是當時西班牙人統治地區原住民族群的共通語,但根據西班牙時代的資料知道,巴賽語的中心是在Quimaurri-Taparri一帶(Borao 1993:106)與三貂(基瓦諾灣Caguinauaran)為其三大社群,1620年代西班牙統治初期Quimaurri-Taparri的位置應在今基隆港灣一帶,另外可能有一些小聚落分布於臨近的海岸或丘陵地區。
Taparri在西班牙人統治初期未建城寨之時,中心在今和平島,根據大約完成於西元1626年前後的「台灣島西班牙人港口圖」聚落位於和平島的南側灣澳,1654年的地圖上已經不見聚落,可能遷到今淡水北側一帶,從考古資料而言,也許也分布到三芝、金山、萬里一帶;中村先生認為Quimaurri在今大沙灣一帶,也就是「台灣島西班牙人港口圖」中位於和平島的南側對岸灣澳的聚落,這個聚落到1654年的地圖上仍在原位置,即53:Quimourye,只是在聚落東西倆側各蓋了一間教堂,這個地點的位置也許就是日治末期考古學者發現的大沙灣;至於三貂社位置應是今日雙溪口北岸的雙社遺址,後來遭移到雙溪稍上游今新社聚落。荷蘭統治時期基本上也是相同,兩地都發現雙社類型的陶器。在戶口表中Cajpary(沙巴里)、Quimaurie(基隆)、St. Jago(三貂)是巴賽人的村落,但Cajpary沒有戶口記錄,另外在「淡水地方及淡水河流域」的最後放入Tappare聚落,這個聚落應該就是1654年地圖位於淡水河北岸的35:Tappary of Basayo drop,說明荷治時期Tappary的一部份已經搬到淡水地區。事實上從乾隆38年(1775)三貂社於金包里社、大圭龍社三社土目共同簽定賣掉八堵一帶三社共有獵場的地契,也可預示三社群之間的密切關係,從上上述資料上說明巴塞人的分布地是金山至三貂角之間的北海岸及其背後的丘陵地,這群人的人數雖然不算多,但是在當時卻是一個強悍的族群,活動力強且廣泛。
文化
該族以及其他平埔各族一樣為母系社會,從婚姻與財產制度中可顯而易見:男性必須入贅,家產也由女性繼承,這與漢人文化有極大的差異。17世紀-18世紀,中國泉州漳州一帶的漢人移民大量進入台灣,平埔各族因處平地,與漢人的接觸機會較多,加上漢人沒有攜眷,因此通婚漢化程度都極深。在此情況下,除了被漢人歸類為“熟番”外,原有文化制度也迅速滅失。
傳說
相傳他們祖先原來住在某座島上,有一天出現一隻大妖怪,每天晚上妖怪都會在部落中出沒,危害村民、族人,於是在房子和耕地四周設下了陷阱。受了傷的妖怪逃回山里,讓部落暫時獲得了平靜。沒多久, 妖怪又出現了,餓得發瘋的妖怪,一伸手就抓住了一個小孩。
族人怕妖怪來吃人,都嚇得不敢睡覺。大家議論紛紛,都想不出對付妖怪的方法,不得已只好決定遷離原來的島嶼,經過一番艱辛的海上航行,他們終於看到陸地,這座島嶼就是台灣。許多年以後,子孫繁衍越來越多。族人約定以抽籤決定去留, 抽中長簽的,可以住在肥沃的原野, 抽中短的則必須遷往山地。
遺址
巴賽族金包里大社遺址,據老一輩的居民回憶以前也常在附近的沙地中找到瑪瑙之類的文物,地名及這些文物都是很好的見證。社區附近河道早年有豐富的砂石,居民建造房屋會來此地採集運用;左岸海尾棲地為黃姓家族因年輕的一輩大多外出工作,很少從事農業,現為「休耕」狀態,惟清水社區尚有少數農田、菜圃種植稻米、茭白筍及當季蔬菜。
金包里
台北盆地北部與北部海濱應屬於巴賽族(bazza),金山地區屬於金包里社,該族在地名前慣於加ki的音,而成(kitaparri),音譯為“基塔巴里” ,今名為“金包里”,於該族為豐收之意。
早在巴賽族居住時期即有經營,1632年西班牙人書中所載,土番采硫磺之地為Taparri。1646年至1656年間荷蘭戶口表中曾記載為Tapanre或Tappar,裨海遊記、諸羅縣誌均有記載。乾隆以後,淡北移民快速,1871年已見有芝蘭堡金包里街名稱,此時屬淡水縣金包里堡,1895年日人占領台後,初期憲兵二十餘人駐在金包里慈護宮,六月五日劃分隸屬於台北縣基隆支廳,日治時期多次地方制度改正,於1920年改稱台北州基隆郡金山莊,此後金山取代金包里名稱,光復沿稱金山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