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由來
“巴燕”古稱“拔延”,因境內有拔延山,即今馬陰山(古人又稱雪嶺.雪山)而得名.“巴燕”屬藏語,意為“右鏇蓮花山”,山巒形似右鏇蓮花。
城鎮概況
巴燕鎮位於縣境中部,離西寧市110公里.東、南兩方與謝家灘鄉接壤,西北兩方與加合鄉相連,東北方與石大倉鄉相接.海拔2800米至3200米.地理坐標為北緯36 05,東經102 15。北靠馬陰山,南面尕加山,地處巴燕河北岸的川谷地帶,屬淺山地區.地勢北高南低.由北向南傾斜.南北長11公里.東西寬5公里,總面積25.36平方公里.折合380畝。巴燕河水自加合鄉穿過鎮南。屬涼溫半濕潤氣候區,降水較多,水分較為充足,旱象發生少且較輕,冰雹、早霜凍災害多.主要種植農作物有小麥、青稞、豌豆、洋芋、油菜等.省級臨平公路穿過南境,有縣城至金源鄉、阿什努鄉的兩條縣級公路。
歷史沿革
明朝中期以前,巴燕為藏族放牧地。萬曆年間為西寧府中馬番族二十五族之一的占咂(又名章咂)族部落居住之地,以畜牧為主,兼營農耕.明末清初,回族、漢族陸續遷入,藏、回、漢各族雜居,牧耕兼作.清乾隆五年(1741年)閏三月,西寧道僉事楊應琚以地處適中扼要,水草豐廣、地土寬平,議準築成土城一座.乾隆六年至八年(1741年--1743 年),招募藏、漢、回族在巴燕戎等地墾荒種地.乾隆九年(1744年),設巴燕戎格撫番廳.民國2年(1913年)改廳為縣後,巴燕鎮為縣治所在地。
1949年9月4日,巴燕鎮解放。1950年,繼而建立了新政權,成為中共化隆縣委和縣人民政府機關所在地。
民國19年(1930年),巴燕屬第一區。24年(1935年),設立巴燕鎮。解放後1950年元月1日,改巴燕鎮為巴燕市,隸屬第一區.1952年8月1日,改為巴燕鄉,隸屬第一區.1956年撤區並鄉為巴燕鄉1956年9月26日,改為巴燕鎮.1958年9月1日,改為巴燕公社。1984年8月14日改為巴燕鎮。
基礎設施
解放36年來,巴燕鎮經過多年的改造和建設,成為全縣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特別是自1978年以來,
加強了縣城基礎設施的建設,健全了各項服務設施,縣城市政建設初具規模.地方工業從無到有,計有採礦、選礦、電力、農機修造、建工建材、五金、糧油加工、食品加工、地毯、服裝、印刷修理等國營、集體工礦企業14家,工業總產值達1120.82萬元。名優產品有鎳礦粉、精煉菜籽油,化隆麯酒、地毯、架子車底盤等。國營商業有民族貿易公司、副食品公司、五交化公司、飲食服務公司、醫藥公司、石油煤建公司、對外貿易公司、生產資料公司、農副產品公司等12戶。集體商業19戶,個體商業眾多.有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衛生防疫站、婦幼保健站、藥品檢驗所等衛生機構。文化單位設施有文化館、圖書館、文物管理所、新華書店、電影院、體育場、工人俱樂部、廣播站、電視差轉台.交通運輸單位有客運站、運輸公司,縣城至西寧班車每日十多次.縣城至尖扎縣.臨夏市有定期班車.縣城至雄先.金源.德恒隆.甘都.群科鄉(鎮)亦通班車。行政區劃
巴燕鎮轄東上(東上、塌莊廓)、東下、南街、西上、西下、北街、哈洞、 儒家溝、尕西溝(尕西溝、頭塘)、下胡拉、金家莊(金家莊、大台)、上圈, 什介列(什介列、拉曬)、綻麻14個村委會,18個自然村,61個生產合作社.
2001年12月由於撤鄉建鎮政策的實施,化隆縣巴燕鎮於加合鄉合併建成新的巴燕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