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況
中文名稱: 魏瑪和德薩奧的巴哈奧斯及其遺址(有資料譯為:“魏瑪和德紹的住宅建築研究所”)
英文名稱: The Bauhaus and its sites in Weimar and Dessau
編號: 516-018
1996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標準C(II)(IV)(VI)被列入《世界遺產目錄》
建築歷史
1919年到1933年,始建於魏瑪,又建於德薩奧的巴哈奧斯學校,改變了建築風格,繼承了文藝復興時期的傳統。這個由學校教授建造並裝飾的建築物發動了中世紀的建築運動,成為20世紀建築學的早期雛形。
魏瑪的巴哈奧斯(BAUHAUS,即“包浩斯”)及其遺址始建於1919年,是巴哈奧斯的第一個居住點,當時它與皇家藝術學院同在一起。1996年,由亨利設計的早期風格的巴哈奧斯及其遺址(現在是魏瑪-巴哈奧斯大學的所在地)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1919年4月,建築師沃爾特在薩克森(德國東南部地區)-魏瑪-愛森納赫自由州的臨時共和政府的支持下,在魏瑪設計建造巴哈奧斯政府大樓,他以當時已存在的兩個學院——藝術學院和工藝美院為基礎,形成了一個新的藝術規劃。但由於政治原因,巴哈奧斯於1925年被迫遷離魏瑪,之後在德薩奧進行了後續工作。
1925年至1926年,根據沃爾特的設計,著名的巴哈奧斯建築在德薩奧(有資料譯為“德紹”)建立起來。整個大樓全部是用玻璃、鋼筋和混凝土建造而成,一切與建造者的初衷完全吻合,每一個物體都是整體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大樓里同時兼有畫室、工作場所、技校和舞台,這使巴哈奧斯建築展現出獨特的、富於創造性的風格。
德薩奧的巴哈奧斯及其遺址將建築的藝術和技術融合在一起,堪稱現代工業文明的先驅。與建築同樣可以載入史冊的是畫家和巴哈奧斯其它藝術家的作品,它們已成為人類文明史中不可磨滅的組成部分。1932年,德國社會黨成員強行關閉德薩奧的巴哈奧斯及其遺址,在戰爭中該遺址遭到了破壞,直到1975/76年才下大力氣使它恢復了原貌,如今它已成為巴哈奧斯學派建築的鼻祖,而且又恢復了它最初的功用:設立了專門的學院培養學生,其學科領域涉及建築工程、設計和測量。
魏瑪和德紹的住宅建築研究所分別位於德國的圖林根州和哈勒專區。住宅研究所是專供建築家們進行巨型實驗的場地。建築家們在這裡嘗試用各種不同的建築材料建築新型結構的住宅,然後全面推廣。1926年這些建築家們開始建造連棟式住宅區。住宅區用礦渣製作的水泥板和水泥梁建造,開創了預製房屋的先河,先由工程師制定合理的工程計畫,再由建築工人按計畫進行施工。住宅研究所現存的實驗住宅,在魏瑪有1923年展出的用水泥建築的正方形的電門獨院住宅,在德紹有用礦渣製作的水泥板和水泥梁建造的連棟式住宅。這個研究所曾多次搬遷。先是在1925年從魏瑪搬到德紹,後又因納粹勢力的壓迫於1932年遷往柏林,最終在1933年關閉。研究所內現存的作品大部分是實驗住宅。在魏瑪住宅建築研究所現存的作品中,只保存了1932年展出的實驗住宅。這座住宅單門獨院,由水泥建造,呈正方形,結構嚴謹。
歌德故居建於1709午,1794年作了擴建。它是當時的魏瑪大公作為禮物賜給歌德的。故居內的擺設同歌德生前一樣,收藏著歌德的6000多冊圖書。在歌德的生平展覽中,陳列著許多他生前用過的科學儀器和製作的標本。
魏瑪的德意志國家劇院屬於德國歷史上最富有的劇院,所有席勒(德國劇作家、詩人)和歌德所創作的最重要的作品首先要在這裡上演。這個劇院是歌德本人於1791年建立的,在他26年的苦心經營下,德意志國家劇院成為德國第一流的藝術舞台。在與生活和工作在魏瑪的藝術家們的密切接觸和廣泛交流下,德意志國家劇院逐漸擴大了影響。自從1996年末到1997年初,德意志國家劇院一直在進行修復中,直到1999年2月才對外開放,以紀念巴哈奧斯遺址建立80周年,當時首演劇目是歌德的偉大作品《浮士德》。
為了使建於1932年的歌德國家博物館符合現代博物館的各項標準,最近對其里里外外都進行了重新改造。在全新理念的指導下,歌德國家博物館中的長期展覽不再以展示歌德生平為重心,而是著重突出1750年~19世紀30年代這段時期的文學、政治及藝術成就,當然會對魏瑪的經典之作給予特別的關注。一個藏有繪畫作品的大廳、有關藝術和博物學的書庫都位於一個叫做“藏品樓”的建築之內,這所大樓與詩人的舊居恰巧毗鄰。
德薩奧巴哈奧斯基金會是一個致力於保護巴哈奧斯建築遺產的組織,而且它正努力使巴哈奧斯建築風格更好地符合今天的社會環境。這項工作將巴哈奧斯建築分成幾個部分,分別從工作場所、收藏品以及學院等不同方面著手。舞台上又有了演出,人們能欣賞到珍貴的展品,導遊引導著遊人遊歷巴哈奧斯及其遺址,這一切使得巴哈奧斯建築煥發出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