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山牛奶子

巫山牛奶子

巫山牛奶子,拉丁文名:Elaeagnus wushanensis C. Y. Chang.,為胡頹子科、胡頹子屬落葉直立灌木,高3-5米,無刺或疏生小刺;幼枝扁棱形,密被褐色或銹色鱗片,基部有時具大而密生的葉痕,老枝不平滑,黑色。葉紙質或膜質,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頂端鈍尖或圓形,基部圓形或鈍形,全緣,上面幼時具淡白色鱗片,成熟後全部或部分脫落,深綠色,乾燥後褐綠色,下面密被銀白色和散生少數銹色鱗片,側脈兩面均不甚明顯;密被銹色鱗片,成熟時紅色;果梗粗壯。花期4-6月,果期8-9月。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巫山牛奶子 巫山牛奶子

落葉直立灌木,高3-5米,無刺或疏生小刺;幼枝扁棱形,密被褐色或銹色鱗片,基部有時具大而密生的葉痕,老枝不平滑,黑色。葉紙質或膜質,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3-8.5厘米,寬1.3-3.3厘米,頂端鈍尖或圓形,基部圓形或鈍形,全緣,上面幼時具淡白色鱗片,成熟後全部或部分脫落,深綠色,乾燥後褐綠色,下面密被銀白色和散生少數銹色鱗片,側脈兩面均不甚明顯;葉柄長3-5毫米,黃褐色。

花淡白色,被白色和散生少數褐色鱗片,1-3花簇生新枝基部,單生葉腋,花蕾時倒卵形,頂端鈍尖,花梗長3毫米;萼筒圓筒形,長5-6毫米,在裂片下面微收縮,在子房上明顯收縮,喉部有白色星狀長柔毛,裂片三角形,長3-4毫米,頂端鈍尖,內面無毛,包圍子房的萼管橢圓形,長2毫米,褐色,雄蕊的花絲長不超過1毫米,花葯黃色,橢圓形,長l.2毫米,達裂片的1/3;花柱直立,散生白色星狀短柔毛,超過雄蕊,柱頭棒狀,長3毫米。果實長橢圓形,長12-14毫米,密被銹色鱗片,成熟時紅色;果梗粗壯,直立,長8-16毫米,銹色。花期4-6月,果期8-9月。

(註:巫山牛奶子圖冊圖片資料來源 )

生長環境

巫山牛奶子生長於海拔1400-2300米的向陽草壩的路旁或潮濕的林緣。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湖北西部、四川東部、陝西南部。模式標本采自重慶巫山。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巫山牛奶子的葉、果實:用於痢疾。

食用價值

巫山牛奶子的果實較大,多汁而甜香,可供食用和釀酒。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