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手握驪珠

左手握驪珠,唐朝拾得創作的五言律詩。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左手握驪珠 

【創作年代】唐朝

【作者姓名】拾得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

左手握驪珠

左手握驪珠,右手執慧劍。

先破無明賊,神珠自吐焰

傷嗟愚痴人,貪愛那生厭。

一墮三途間,始覺前途險。

作品賞析

“驪珠”就是千金寶珠,佛教常以之譬智慧。智慧如寶珠,能照亮愚痴昏暗。丹霞禪師《玩珠吟》云:“般若靈珠妙難測,法性海中親認得。隱顯常游五蘊中,內外光明大神力。”“燒六賊,爍眾魔,能摧我山竭愛河。”佛教形容智慧的另一個常見比喻是“慧劍”。智慧如利劍,能斷一切煩惱。《維摩經·菩薩行品》曰:“以智慧劍,破煩惱賊。”白居易《渭村退居寄禮部崔侍郎翰林錢舍人詩一百韻》亦有“斷痴求慧劍”之詠。當然,佛教的智慧即般若非世俗之人所能有,乃是成佛所需的特殊認識。其基本理論為“緣起性空”。這種理論以為世界一切事物,均為因緣所生,故無固定不變之自性;世俗認識及其面對的對象,虛幻不實。故般若認識的獲得,亦唯有通過對世俗認識之否定才有可能。此詩先聲奪人,一上場就描畫出了一個用佛教智慧武裝起來的鬥士形象。單看他那握珠、執劍的聲勢,已不難預測他的威猛和戰鬥的結果了,很有點“大丈夫,秉慧劍,般若鋒合金剛焰。非但能摧外道心,早曾落卻天魔膽”(永嘉大師《證道歌》)的凜凜威風。三、四兩句順水推舟地寫出壯觀的戰鬥場面和光輝業績。戰鬥的對象是“無明”,“無明”也叫痴、愚痴,指不懂得佛教道理的世俗認識。它是“十二因緣”之一、“根本煩惱”之一。佛教從人生過程的角度,把人生劃分為好多部分,互相結合在無止境的連鎖之中,並以此闡明人生的痛苦及其根源,論證人生的關鍵問題。其中最著名的是“十二因緣”說,它強調12個環節按順序組成因果循環鏈條,任何一個有情識的生命體,在沒有獲得解脫前都受其支配,輪迴無窮。釋迦牟尼在快得道時,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人生痛苦的總根源是無明,即對人生實相的盲目無知。如果能正確認識人生的實相,就能滅盡無明,滅盡無明,一切痛苦也就沒有了。因此,世俗認識的轉變,愚痴無知的克服,始終被認為是一切眾生首要的、根本的任務。詩中描繪出鬥士用佛的智慧武裝了自己,把無明這惡賊毫不容情地一揮兩斷,於是,寶珠吐出熊熊烈焰,將無明的碎屍化為灰燼。

詩人筆鋒一轉,又將視線引到眾生身上。眾生都是愚痴的,“愚痴”即無明。《瑜伽論》八六說,“痴異名者,亦名無智,亦名無見,亦名非現觀,亦名惛昧,亦名愚痴,亦名無明,亦名黑暗。”愚痴的人心生貪愛而從來不知厭倦、滿足。“貪愛”指於五欲之境貪著愛著而不能離者。貪與愛異名同體,是三毒之一(《大智度論》三一),“眾生長夜流轉六道,苦輪不息,皆由貪愛”(《勝天王般若經》一)。由於愚痴和貪愛,他們必然要墮入地獄、餓鬼、畜生的三途,到那時候才叫苦連天,豈不是噬臍莫及!為什麼不早點滅除無明獲得覺悟呢?這是多么令人“傷嗟”的事!“傷嗟”二字,是已滅卻無明的鬥士——詩人的形象化身——對世俗之人的大悲憫,在詩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這首詩從正反兩方面寫出了覺悟者與痴迷者不同的認識與結局,形象鮮明,對比強烈,具有振聾發聵的力量。

作者簡介

拾得,唐代浙江天台國清寺詩僧。生卒年及姓氏籍貫均不詳,大約公元766—779年間在世。原為棄兒,被天台山國清寺豐乾禪師拾歸,收養為僧,遂名“拾得”。他與寒山為摯友,詩風相似,多為佛門規誡說教和抒發幽居情趣之作,世以寒山、拾得相提並論。有詩三百餘篇,多散佚,存詩五十餘首,附於《寒山子詩集》中,《全唐詩》亦已收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