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實踐訓練基礎

工程實踐訓練基礎

《工程實踐訓練基礎》是2014年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周桂蓮、付平。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教育部機械基礎課程教學指導分委員會有關“重點院校金屬工藝學課程改革指南”精神,在認真總結近幾年來各校工程實踐訓練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並結合作者多年來的理論和實踐教學經驗編寫而成的。

本書在內容上涵蓋了現代機械製造工藝過程的主要知識和工程訓練的基本要求,正確處理了傳統工藝與現代新科技的關係。全書共9章,內容包括工程材料及熱處理、鑄造、鍛壓、焊接、機械加工基礎知識、零件表面常規加工方法、特種加工、機械加工工藝過程概論和數控加工。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對於目前仍在廣泛套用的傳統工藝精選保留,對於過時的內容予以淘汰,增加了技術上較為成熟的、套用範圍較寬或發展前景看好的“三新”(即新材料、新技術和新工藝)內容,加大了特種加工和數控加工內容所占的比重,各章後均有思考題。在編寫過程中,本書力求取材新穎、聯繫實際、結構緊湊、文字簡練、直觀形象、圖文並茂,做到基本概念清晰、重點突出。

本書可作為高等工科院校近機類、非機類專業在實訓實踐基礎上的理論教學用書,也可作為高職、高專、中央廣播電視大學、職工大學等相關專業師生及有關領域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工程材料及熱處理 1

1.1 材料學基礎 1

1.1.1 金屬的晶體結構 1

1.1.2 多晶體結構及晶體缺陷 4

1.1.3 二元合金相圖 6

1.1.4 鐵碳合金相圖 15

1.2 熱處理工藝 28

1.2.1 退火及正火工藝 29

1.2.2 淬火及回火工藝 30

思考題 35

第2章 鑄造 36

2.1 鑄造工藝基礎 36

2.1.1 液態合金的充型 36

2.1.2 鑄件的收縮 39

2.2 砂型鑄造 41

2.2.1 砂型鑄造工藝過程 42

2.2.2 手工造型 43

2.2.3 機器造型 45

2.2.4 砂型鑄造常見缺陷 47

2.3 特種鑄造 48

2.3.1 熔模鑄造 48

2.3.2 金屬型鑄造 50

2.3.3 壓力鑄造 51

2.3.4 低壓鑄造 52

2.3.5 離心鑄造 52

2.3.6 鑄造方法的選擇 53

2.4 鑄件結構工藝性 53

2.4.1 從簡化鑄造工藝過程分析 54

2.4.2 從避免產生鑄造缺陷分析 56

2.4.3 鑄件結構要便於後續加工 58

2.4.4 組合鑄件的套用 58

思考題 59

第3章 鍛壓 60

3.1 金屬的塑性變形理論 61

3.1.1 金屬塑性變形的實質 61

3.1.2 塑性變形對金屬組織及性能的影響 64

3.1.3 金屬的鍛造性能 65

3.2 鍛造 68

3.2.1 自由鍛造 68

3.2.2 模型鍛造 72

3.3 板料衝壓 75

3.3.1 板料衝壓基本工序 75

3.3.2 衝壓件結構工藝性 78

思考題 80

第4章 焊接 81

4.1 手工電弧焊 82

4.1.1 手弧焊設備 82

4.1.2 焊條 83

4.1.3 手弧焊工藝 85

4.2 其他焊接方法 88

4.2.1 埋弧自動焊 88

4.2.2 氣體保護焊 89

4.2.3 電阻焊 91

4.2.4 釺焊 93

4.3 焊接質量及其控制 94

4.3.1 金屬材料可焊性的概念 94

4.3.2 焊接接頭金屬組織性能的變化 95

4.3.3 焊接應力與焊接變形 96

4.3.4 焊件結構工藝性 98

4.3.5 焊接缺陷及防止措施 99

思考題 100

第5章 機械加工基礎知識 102

5.1 切削運動及切削要素 102

5.1.1 零件表面的形成 102

5.1.2 切削運動 103

5.1.3 切削用量 104

5.1.4 切削層參數 105

5.2 切削刀具及其材料 106

5.2.1 切削刀具 106

5.2.2 刀具材料 111

5.3 切削過程及控制 113

5.3.1 切屑的形成過程及切屑類型 113

5.3.2 切削力 115

5.3.3 切削熱和切削溫度 116

5.3.4 刀具磨損和刀具耐用度 118

5.4 工件材料的切削加工 119

5.4.1 常用的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評定指標 120

5.4.2 改善工件材料切削加工性的途徑 120

思考題 121

第6章 零件表面的常規加工方法 122

6.1 外圓面的加工 122

6.1.1 外圓面的車削 122

6.1.2 外圓面的磨削 131

6.1.3 外圓面的光整加工 137

6.1.4 外圓面加工方案的分析與選擇 139

6.2 孔的加工 139

6.2.1 鑽孔 140

6.2.2 擴孔 145

6.2.3 鉸孔 145

6.2.4 鏜孔 146

6.2.5 拉孔 147

6.2.6 磨孔 149

6.2.7 研磨孔 150

6.2.8 珩磨孔 151

6.2.9 孔加工方案的選擇 151

6.3 平面的加工 152

6.3.1 車平面 152

6.3.2 刨平面 153

6.3.3 銑平面 157

6.3.4 拉平面 164

6.3.5 磨平面 164

6.3.6 研磨平面 166

6.3.7 刮削平面 166

6.3.8 平面加工方案的選擇 166

6.4 成形表面的加工 167

6.5 螺紋加工 168

6.5.1 攻螺紋和套螺紋 169

6.5.2 車螺紋 170

6.5.3 銑螺紋 171

6.5.4 磨螺紋 172

6.5.5 滾壓螺紋 173

6.6 齒形加工 174

6.6.1 銑齒 174

6.6.2 滾齒 175

6.6.3 插齒 177

6.6.4 齒形的精加工 178

思考題 182

第7章 特種加工 183

7.1 電火花加工 183

7.1.1 電火花加工的原理 183

7.1.2 電火花加工的特點 184

7.1.3 電火花加工的套用範圍 185

7.2 電解加工 186

7.2.1 電解加工的原理 186

7.2.2 電解加工的特點 187

7.2.3 電解加工的套用 188

7.3 超音波加工 188

7.3.1 超音波加工的原理 188

7.3.2 超音波加工的特點 189

7.3.3 超音波加工的套用 189

7.4 高能束流加工 191

7.4.1 雷射加工 191

7.4.2 電子束和離子束加工 193

思考題 197

第8章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概論 198

8.1 基本概念 198

8.1.1 生產過程和工藝過程 198

8.1.2 機械加工工藝過程的組成 198

8.1.3 生產綱領和生產類型 201

8.2 工件的安裝和夾具 203

8.2.1 工件的安裝 203

8.2.2 工具機夾具的分類和組成 203

8.2.3 基準及其選擇 205

8.3 零件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制定 207

8.3.1 機械加工工藝規程的內容及作用 207

8.3.2 制定工藝規程的原則和原始資料 207

8.3.3 制定工藝規程的步驟 208

8.3.4 工藝檔案的編制 211

8.4 零件的切削結構工藝性分析 212

思考題 216

第9章 數控工具機加工 217

9.1 數控工具機的基本組成 217

9.1.1 輸入與輸出裝置 218

9.1.2 數控系統 218

9.1.3 伺服系統 219

9.1.4 數控工具機主機 219

9.1.5 數控工具機的輔助裝置 220

9.2 數控工具機加工特點 220

9.3 數控編程的種類 221

9.3.1 手工編程 221

9.3.2 自動編程 221

思考題 222

參考文獻 223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