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N:10位[7501963371] 13位[9787501963379]
[版社:[國輕工業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2-1
定價:¥22.00 元
內容提要
本書屬於人類學和設計藝術學交叉學科——設計人類學的理論研究。書中以理論研究與實地調研相結合的方式展開,用比較分析法、演繹法、巨觀與微觀研究相結合等方法,在已有的人類學和設計藝術學的理論成果支持下,以工業產品與工業產品設計為切人點,研究人、自然、物的關係,以及由此體現出來的社會、科技、觀念等層面的文化因素。 本書適合從事相關研究工作的人員參考、閱讀。作者簡介
劉佳,1963年1月生於山東省濟南市,文學博士,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副研究員。先翮賣于山東師範大學歷史學系、南京藝術學院設計學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分別獲文學學士、碩士、博士學位。曾任山東輕工業學院設計學院副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設計藝術學教學與研究工作。《為“中國製造”而設計》、《可持續發展與工業產品設計》、《自然的行為,自然的設計》、《人類學與現代產品設計研究》、《對設計教育若干問題的思考》等30餘篇論文,分別在《人民日報》、《裝飾》、《中華文化畫報》、《藝術百家》、《中國成人教育》等刊物上發表。著有《設計概論》(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1年)、《加拿大平面設計》(山東文藝出版社,2002年)。目錄
第1章 工業產品設計與人類學研究1.1 設計的人類學視野
1.1.1 人類學與設計
1.1.2 作為研究“人工物”的“設計人類學”
1.1.3 選擇工業產品作為切入點的原因
1.2 研究目的與方法
1.2.1 目前研究狀況
1.2.2 研究目的與基本結構
1.2.3 採用的研究方法
第2章 “身”與“心”的聯結——工業產品設計的人類學基礎
2.1 自我的前提
2.1.1 人體意義
2.1.2 人-機系統
2.1.3 人機關係的延伸——體質
2.2 身體文化
2.2.1 身體與身體模式
2.2.2 身體、精神與行為
2.2.3 “後身體”
2.3 工業產品的“身”與“心”
2.3.1 消費社會時期的工業產品
2.3.2 為身體的工業產品設計
2.3.3 健康的工業產品設計
第3章 自然、生態與倫理——工業產品設計的人類學外延
3.1 自然的啟示
3.1.1 向自然學習
3.1.2 從模仿、模擬到擬像
3.1.3 仿生設計的走向
3.2 與自然共存
3.2.1 生態環境系統
3.2.2 文化生態學理論
3.2.3 工業產品設計的可持續發展理論與實踐
3.3 作為“第一哲學”的倫理學
3.3.1 倫理學的基本問題
3.3.2 套用倫理學及其範疇
3.3.3 工業產品設計的倫理學思考
第4章 文化相對性——工業產品設計與文化人類學的問題
4.1 工業產品的文化與人格
4.1.1 人格、文化、社會與生態
4.1.2 工業產品的實踐性質
4.1.3 注意力經濟下的工業產品設計
4.2 工業產品對人的模塑作用
4.2.1 接受與交流
4.2.2 工業產品與人的個性、群體人格
4.2.3 工業產品設計師的素質與責任
4.3 “和而不同”視野下的工業產品設計
4.3.1 從“根狀莖”理論到“文化的互為主體性”
4.3.2 工業產品文化的積累與連續
4.3.3 工業產品的製造與創造
第5章 工業產品設計與社會結構
5.1 人工物與社會結構
5.1.1 “人工物”
5.1.2 消費作為中介的社會結構
5.1.3 社會分層與設計分層
5.2 工業產品作為改造社會的動力
5.2.1 社會變遷的根源
5.2.2 在思想中把握“物”
5.2.3 工業產品的“三重閱讀方式”
5.3 消費社會工業產品價值的重新詮釋
5.3.1 工業產品價值
5.3.2 消費社會工業產品價值分析
5.3.3 工業產品設計師的產品價值觀
第6章 工業產品與人——“人工物”的矛盾
6.1 人的生物性與設計作為文化的矛盾
6.1.1 人的需求與文化限制
6.1.2 人的欲望與現實
6.1.3 工業產品功能的絕對化與環境
6.2 人工物與人自由本質的衝突
6.2.1 自由與不自由
6.2.2 自由技術階段的“自由”思考
6.2.3 高精技術與工業產品失穩
6.3 技術進化與文化進化的悖論
6.3.1 跨國公司與全球工業產品趨同
6.3.2 生物自然化與生物人工化
6.3.3 技術與人類生存、安全
第7章 從機體、社會到設計的穩態理論
7.1 “陰陽”——中國傳統的穩態理論
7.1.1 《考工記》中的“陰陽”思想
7.1.2 《黃帝內經》與“陰陽學說”
7.1.3 以家具及園林設計為例
7.2 設計穩態
7.2.1 穩態
7.2.2 社會穩態
7.2.3 控制論與設計穩態
結論
個案分析
海爾集團產品設計分層戰略
韓國三星集團的全球性的地方化設計戰略
曲美家具生態觀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