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飛飛彈

巡飛彈,就是一種能在目標區上方進行“巡弋飛行”,“待機”執行多種作戰任務的新概念彈藥。其“巡飛”能力對於戰時打擊時間敏感目標,以及機場、港口。航母戰鬥群等目標具有重大作用。

基本定義

所謂巡飛彈,就是一種能在目標區上方進行“巡弋飛行”,“待機”執行多種作戰任務的新概念彈藥。其“巡飛”能力對於戰時打擊時間敏感目標,以及機場、港口。航母戰鬥群等目標具有重大作用。巡飛彈技術將廣泛用子未來的空地彈藥,成為彈藥領域的一個重要發展趨勢,此類彈藥已引起廣泛關注,目前處在研製或概念開發階段,預計最早於 2008年後服役。
巡飛彈主要由有效載荷、制導裝置、動力推進裝置、控制裝置(含大展弦比彈翼)、穩定裝置(含尾翼或降落傘)等部分組成。巡飛彈有許多優越之處——與無人機相比,它可以像常規彈藥一樣,由多種武器平台發射或投放,可配用到各軍兵種,能快速進入作戰區域,突防能力強,戰術使用靈活,與常規彈藥相比,它多出一個“巡飛彈道”,留空時間長、作用範圍大,可發現並攻擊隱蔽的時間敏感目標,與巡航飛彈相比,它成本低(不到後者的1/10)、效費比高,尺寸小、雷達截面積小、隱身能力較強,能承受極高的過載,與電視偵察彈相比,它偵察時間長、面積大,發現目標的機率大:與制導炮彈相比,它能根據戰場情況變化,自主或遙控改變飛行路線和任務,對目標形成較長時間的威脅,實施“有選擇”的精確打擊,並實現彈與彈之間的協同作戰。

主要特點

1)巡飛彈可以各種形式投放,不需要對武器平台進行改進。既可單獨投放,一可作為各類炮彈攜帶的子彈藥進行投放。它可由各類火炮(包括榴彈炮.迫擊炮.坦克炮.火箭炮.艦炮等)發射,經彈道上升段.彈道頂點以後的滑翔段至目標區進行巡邏飛行;或由其母彈在一定高度上步放巡飛彈,巡飛彈再經滑翔段至目標區進行巡邏飛行;甚至可由空中無人機.步撒器等載體投放.可同時步設多枚巡飛彈。
2)採用GPS/INS制導或自主式末制導等制導方式,圓機率誤差精度一般為50m以下。
3)利用固體推進器和小型渦輪噴氣發動機進行推進,可在目標區巡邏飛行15min以上, 或30min以上。
4)採用單一(或多功能)戰鬥部,可搭載彩色電視攝像機.化學或生物探測感測器.氣象儀器.非致命性裝置和殺傷戰鬥部等載荷,具有目標搜尋.目標監視與定位.戰鬥毀傷評估.空中無線中繼以及攻擊目標等功能,提高了對付目標的靈活性。
5)可由地面站(或地面操作人員)控制飛行中的變化,採用雙路通信線路(或實時圖象)進行戰術信息傳遞,利用遙控或預裝定方式,彈丸飛行中可改變飛行狀態並進行任務再分配。

主要類型

在該領域,美國獨領風騷,目前均處在研製階段。主要有兩種類型:獨立投放的巡飛彈和作為子彈藥投放的巡飛彈。研製中的巡飛彈彈徑從81----------------155mm。目前美國正在研究的項目有:127mm艦炮發射的前前沿空中支援彈藥(FASM).155mm榴彈炮發射的“快看”偵察巡飛彈.155mm榴彈炮或127mm艦炮彈藥投放的炮射廣域偵察彈.坦克炮發射的功能一次性炮射巡飛彈.“網火”先進火力支援系統用巡邏攻擊彈藥.120mm坦克炮射巡飛彈等。預計這類彈藥將於2010年左右使用。

按主要功能劃分

偵察型巡飛彈
這類巡飛彈攜帶晝夜光電感測器、CCD攝像機等偵察、通信器材,在目標上方執行搜尋、偵察、監視、指示、監控、中繼通信以及毀傷評估等任務。可長時間監視與指示戰場目標(尤其是時間敏感目標),並把獲取的信息隨時告知己方指揮系統。彈藥的飛行軌跡包括彈道段、巡飛段兩部分,在攜帶的燃料燃盡後自毀。典型型號有美國的“快看”155毫米偵察型巡飛彈、俄羅斯的R-90偵察型巡飛子彈藥和以色列的單兵偵察型巡飛彈等。
美國陸軍研製的“快看”155毫米偵察型巡飛彈攜帶晝夜感測器,在50千米遠處的巡飛時間為30分鐘,可掃描39千米2區域內的目標,並將目標信息傳輸給地面指揮中心,在其他精確制飛彈藥攻擊目標後,“快看”偵察型巡飛彈可對毀傷進行評估。以色列的“隕石”單兵巡飛彈是一種筒式發射的攜帶型偵察型巡飛彈,彈翼在發射後快速展開為飛行狀態,可利用穩定式攝像頭大範圍和定點地監視目標。該彈重6.5千克、直徑120毫米、翼展1.7米,作戰範圍10千米,可在目標區域上方巡邏飛行60分鐘以上,提供目標的實時圖像並直接支援作戰部隊。
攻擊型巡飛彈
這類巡飛彈不僅可在目標上方執行監視、目標指示和毀傷評估等任務,還攜帶著戰鬥部,能尋找最佳時機對目標進行“巧妙”的精確打擊。因此,它對敵方目標就像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長時間在其頭頂上巡飛,隨時可以下手攻擊,使其不敢輕舉妄動。彈藥的飛行軌跡包括彈道段,巡飛段和攻擊段三部分,主要採用多模戰鬥部,可根據目標類型採用不同的起爆模式。其典型產品是美國的“拉姆”和“洛卡斯”。
“拉姆”巡飛彈採用小型渦輪噴氣發動機、多模式戰鬥部和空/地/延時三模式引信、自主目標識別裝置和雷射雷達導引頭,利用GPS/慣性系統進行導航,利用雙向數據鏈路進行戰場信息傳輸,具有搜尋、監視、毀傷評估、空中無線中繼以及攻擊目標的功能,可在70千米的距離上巡飛30分鐘,搜尋50~70千米’區域內的目標。“洛卡斯” 是一種由火箭彈/飛彈/布撒器等平台投放的微小型巡飛子彈藥,主要由小型渦噴發動機、多模式戰鬥部、雷射雷達導引頭、GPS/慣性制導裝置以及保險裝置組成,可進行廣域搜尋、識別和摧毀多種地面機動目標,是對付時間敏感目標的有效彈種。

按介入戰場的方式劃分

身管火炮/火箭炮發射型 這類安飛彈一般採用充氣式彈翼,與常規彈藥一樣發射。發射後呈彈道飛行,在預定時間和高度上,彈體上彈出一副大展弦比彈翼,進入滑翔彈道飛行階段,至目標區後進入巡飛彈道,在目標區上方執行各種作戰任務。如美國LAM巡飛攻擊彈藥。
機載投放型 這類巡飛彈與常規機載飛彈一樣由飛機掛載投放,不用承受高過載。飛至目標區後進入巡飛彈道,執行作戰任務。如美國“空中主宰者”攻擊彈藥。
單兵投放型 這類巡飛彈有多種用途,可執行近距離偵察或攻擊任務,由士兵從屋頂、視窗或狹窄小巷發射,非常適合城區作戰。如以色列的“雲雀”單兵巡飛彈。

按戰鬥部結構劃分

整體式巡飛彈 戰鬥部(有效載荷)為偵察型、爆破型、侵徹型等,巡飛發現目標後直接對目標攻擊。如美國“快看”偵察型巡飛彈和“拉姆”(LAM)巡飛攻擊彈藥等。
子母式巡飛彈 又分為巡飛母彈和巡飛子彈藥兩部分:
巡飛母彈攜帶雙用途子彈藥或感測器引爆子彈藥等,在目標區巡飛,發現目標群後,投放子彈藥。如英國低成本巡飛子母彈和美國未來發展的GMLRSP31火箭彈的母彈。
巡飛子彈藥可由各種炮彈、火箭彈、航空炸彈、飛彈、布撒器等母彈攜帶撒布。巡飛子彈藥在飛行初期由母彈攜帶,到達預定高度和距離時被母彈拋出,然後子彈藥自己再進行一定距離的巡航飛行或目標區內的巡飛,並完成指定任務。這類子彈藥的優點是利用母體的高速飛行,快速進入目標區執行作戰任務,能有效對付時間敏感目標。如美國“洛卡斯”巡飛子彈藥和俄羅斯R-90巡飛子彈藥等。

關鍵技術

巡飛彈的主要戰術技術性能:巡飛時間和作戰距離,由動力裝置確定,巡飛時間一般為15分鐘一12小時,巡飛高度,主要取決於探測裝置的性能,一般為100~1000米,巡飛彈道段的飛行速度,一般為30~100米/秒,彈體尺寸,一般直徑為120~330毫米、長度為0.5~1.5米。巡飛彈外形各異,一般在彈體中後部有一對大展弦比的彈翼——“充氣”式彈翼或摺疊式彈翼。制導方式:中段和巡飛段採用GPS/慣性制導,巡飛段探測和末段制導採用雷射雷達導引頭(攻擊型)或電視攝像頭(偵察型)。
巡飛彈是多種高新技術集成的產物,涉及的主要關鍵技術是:

小型低推力長航時動力技術

巡飛彈的低速長航時飛行對動力裝置和電源系統提出了嚴格要求。動力裝置一般是微小型渦輪噴氣發動機,渦扇發動機、脈動發動機以及新型推進劑發動機是未來的主要動力裝置,彈載設備的電力主要由鋰電池供應,銀鋅電池、燃料電池以及太陽能電源裝置是彈載電源研製的主要方向,要求它們要能夠承受10萬倍的的重力加速度。

遠距離抗干擾雙路通信鏈路技術

巡飛彈的射程可達幾百千米,而彈體長度一般在1米左右,這對信息傳輸裝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獲得遠距離、高數據率、高質量的通信,必須研究高功率的數據傳送機,要採用圖像壓縮技術以降低對寬頻的要求,要在信號處理過程中進行加密,以實施保密通信,要採用雙路通信鏈路傳遞和接收信息,必要時還要建立通信中繼站。

總體設計技術

主要指彈體外形結構的最佳化設計、彈體功能模組的最佳化匹配。彈體設計要綜合考慮空氣動力學和隱身性能,包括彈體形狀、材料以及塗層等。彈藥功能模組的匹配,要綜合考慮制導控制、動力、有效載荷等各部分的尺寸、重量等。例如彈翼、尾翼結構形狀及控制方式的選取,根據巡飛時間確定動力裝置的指標,根據任務要求確定有效載荷的大小等。

多模式戰鬥部技術

多模式戰鬥部是指根據目標類型而自動選擇不同作用模式的戰鬥部,它可以根據不同的目標選擇最佳的起爆方式、達成最大的戰果。目前多採用平盤狀藥形罩的多模式爆炸成型戰鬥部,這種戰鬥部可以採用多種作戰模式:如形成分段/長桿式射流,用於侵徹重型裝甲,形成爆炸成型彈丸(EFP),用於對付裝甲車輛薄弱的頂部裝甲,形成破片,殺傷人員及無裝甲目標。如LAM巡飛攻擊彈藥、“洛卡斯”巡飛子彈藥等都採用了多模式戰鬥部。

發展現狀

自1994 年美國開始研製低成本自主攻擊彈藥(LOCASS)以來,彈藥就在世界彈藥及制導武器領域引起廣泛關注。美國在該領域獨領風騷,已開始發展各種平台攜帶的巡飛彈,主要型號包括:127毫米艦炮發射的前沿空中支援彈藥(FASM)、1551203毫米榴彈炮發射的“快看”(Quicklook)偵察型巡飛彈,155毫米榴彈炮或127毫米艦炮發射的炮射廣域偵察彈(WASP)、坦克炮發射的一次性多用途炮射巡飛彈、“網火”非直瞄火力系統發射的“拉姆” (LAM)巡飛彈、“洛卡斯”(LOCASS)自主攻擊彈藥系統、“主宰者”(dominator)巡飛彈、“低成本持續區域控制”(LOCPAD)小型彈藥等。除美國外,俄羅斯、以色列、英國、德國、義大利、法國等已開發國家也加入巡飛彈藥的發展行列。俄羅斯研製了“鏇風”300毫米火箭彈投放的R-90 巡飛子彈藥,英國在研製低成本巡飛彈(LCLC),以色列在研究單兵使用的巡飛彈等。

發展趨勢

(1)能兼容多種武器系統。巡飛彈能夠由陸、海、空軍的主要武器系統投放。包括火炮發射、飛機直接投放、從單兵發射筒助推發射、作為飛彈的子彈藥撒布等。
(2)能執行多種作戰任務。巡飛彈攜帶不同的有效載荷,既可對戰術目標進行偵察、監視、指示、毀傷效果評估,也可對目標進行精確打擊,或將偵察、打擊功能合二為一。從而能夠有效打擊戰場上的運動目標、時間敏感目標,或者對重要區域進行持續監視和壓制。
(3)增加巡飛時間。採用先進的動力系統可大幅度提高巡飛彈的滯空時間,增強攻擊彈藥的作戰持久性。
(4)採用先進感測器。調頻/連續波雷射雷達和閃光型雷射雷達導引頭對巡飛彈捕獲和識別目標有重要作用,毫米波/紅外成像技術等其他探測與制導技術的發展也值得重視。
(5)能夠協同作戰。多枚巡飛彈構成一個作戰網路,彈之間互通信息、進行作戰任務的合理分配,避免多枚彈攻擊同一目標,是巡飛彈戰場使用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6)採取隱身措施。巡飛彈長度為1米左右、巡飛高度一般在200~600米,地面偵察器材已經很難發現了,採用隱身措施(如隱身外形或塗料)後,將會有更好的戰場生存能力。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