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司河

巡司河

巡司河位於武漢市市城區南端,全長16公里,流經武漢市江夏、洪山、武昌三區後匯入長江。巡司河由發源於武昌江夏區八分山北麓的數條溪流匯成。流入湯遜湖,途經湖北工業大學、武昌首義學院等高校,經武泰閘在鮎魚套匯入長江。河寬平均30米左右,自湯遜湖以下流程16公里,匯水面積460平方公里。

基本信息

簡介

巡司河巡司河
並與南湖、黃家湖、長江相連,沿河有大小橋樑13座,有鐵路橋4座,大型公路橋1座。上游自河源到湯遜湖,沿途多低山丘陵。中游自湯遜湖西北端出口到武泰閘,地勢平緩,多農田菜地。下游至河口,20世紀90年代後成為地下河,上覆水泥板為巡司河路。巡司河經過窯溝、李家橋、板橋、新千家街、徐家墩、永安寺等村落。另有湖北工業大學、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武昌首義學院等眾多高校和科研機構。河床呈鍋底狀,深可達數米。

污染

據《水經注》,此河可能早在南北朝時就已形成。
50年代,巡司河水質良好,清潔透明,可見魚蝦。因河水清幽,夏天很多人來此游泳,有些人還從武泰閘上跳入水中。並可見到白色的水鳥在河面上翔集,可見當時水質之好。
70年代,巡司河水質開始惡化,並逐漸變成武漢城區最大的排污明渠。後來由於逐漸被污染,1995年後巡司河成了一條臭水河,其上垃圾厚達70厘米,兒童在上踢球亦無礙。不少河段生有豬籠草、水葫蘆。下游被改造成馬路,人們便再也見不到那條美麗的小河。
沿河的居民小區是巡司河污染物主要來源。該河岸最大居民小區南湖花園近10萬人口產生的大量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巡司河。
最初開發南湖花園時,由於沒有規劃污水處理廠,離小區較近的巡司河成為其排污“首選”。
除南湖花園外,沿河的湖北工業大學和武昌首義學院也成為污水主要來源。由於兩校沒有污水處理系統,6萬多人的生活污水全部直排河中。
巡司河沿岸最常見的就是私房、菜地、垃圾堆和簡易廁所。一座房屋,就成為一個污染源。這些房屋往往把排污管道直接插入河中。
另外,巡司河入江口下游不到兩公里處即是白沙洲水廠的取水口。據了解,白沙洲水廠是武漢市武昌區最大的自來水廠,服務總人口超過50萬人。
巡司河沿線居民製造的生活污水,最終危害了沿河居民。

治理

沿岸居民不斷投訴、反映,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多次提交議案、提案,建議抓緊治理巡司河。
據武漢市志辦的資料,早在1987年,武漢市有關部門就提出了巡司河治理方案。近年來,有關部門屢屢表態,要將巡司河打造成親水平台。
然而,規劃中的美景仍停留在圖紙上,河卻更髒更臭了。
2008年8月4日起,《楚天都市報》連續以大篇幅推出巡司河污染加劇、成了“熏死河”和“武漢龍鬚溝”的嚴峻現實,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和武漢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關注。
同月7日,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阮成發等就本報報導作出批示,要求限期根治巡司河。
當日,武漢市水務局主持召開現場會,承諾當年底前完成巡司河截污乾管工程。
同月12日,武漢市副市長尹維真再次主持召開巡司河治理現場會,表示該市已成立專班,加快巡司河治理步伐,力爭使巡司河治理成為“兩型社會”建設的範例。
據武漢市政府宣布,2008年起將投資16億元對其進行治理。屆時巡司河可望重現生機。
2009年底,由民間環保組織“武漢綠色江城”發起的“行走江湖”活動,對武漢主城區的32個江河湖泊進行調查,巡司河被評為“武漢最臭河流”。
2010年02月28日,臭了數十年的武昌巡司河,終於開始“整容”。總投資45億元的巡司河綜合整治工程正式動工,5年後,這條流淌一千多年的小河,有望摘掉“武漢最臭河流”的帽子,恢復當初的清秀面容。
據介紹,巡司河綜合整治工程建設計畫工期5年,實行整體規劃、分期實施。其中一期工程為華科大武昌分校至工學院橋段河道整治、巡司河風情公園建設等,河道整治長度1.5公里,風情公園建設面積2.4萬平方米。一期工程總投資5.1億元,計畫於2011年9月完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