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鄂米口袋

川鄂米口袋

川鄂米口袋,中藥名。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米口袋屬植物川鄂米口袋的根。多年生草本,產湖北、四川。模式標本采自四川東部。有續傷接骨功效。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分莖長達5厘米,木質化,有分枝,有時有不定根,葉於分枝先端叢生。葉長2-9厘米,被疏柔毛或近無毛。托葉狹三角形,基部分離;小葉11-15片,長圓形至倒卵形,長3-10毫米,寬2-5毫米,頂端圓形常微缺,具明顯細尖,上面無毛,下面被微柔毛;小葉柄很短至幾無柄。傘形花序,總花梗長約10厘米,超過葉長,被極稀疏柔毛或無毛;花序具4-5朵花;苞片狹披針形,長3.5毫米;花梗長3毫米;小苞片線形,長2.5毫米;花萼鍾狀,長6毫米,被貼伏疏柔毛,上2萼齒明顯較長而寬,狹三角形,長4毫米,寬1.5毫米,下3萼齒披針形,長2.5毫米;旗瓣寬卵形,長14毫米,寬8毫米,先端漸尖,微缺,基部漸狹成瓣柄;翼瓣橢圓狀半月形,長11.5毫米,寬3.5毫米,瓣柄短。僅長1.8毫米,楔形;龍骨瓣長5.5毫米,寬2.5毫米,瓣柄長2毫米;子房長圓形,被長柔毛;莢果長1.5厘米,被疏柔毛。種子腎形,具凹點。

產地

產湖北、四川。模式標本采自四川東部。

藥用相關

Gueldehstadia hehryiulbr
【藥 名】:川鄂米口袋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豆科植物川鄂米口袋的根。
【功 效】:續傷接骨。
【主 治】:用於跌扑閃挫或金瘡傷、筋斷、骨折傷。
【性味歸經】:苦,溫。肝、腎二經。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一15克。或外用適量搗敷患處。
【別 名】:月葉發(雲南)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湖北西部、四川中部。
【考 證】:始載於《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豆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