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金毛裸蕨(原變種)

川西金毛裸蕨(原變種)

金毛裸蕨屬植物,英文名:Gymnopteris bipinnata Christ var. bipinnata。植物 界,蕨類植物門,真蕨亞門,薄囊蕨綱 ,水龍骨目,裸子蕨科,金毛裸蕨屬,川西金毛裸蕨種。產陝西(洋縣)、甘肅(文縣)、四川(康定、寶興、九龍)、雲南(維西、澄江)、西藏(易貢)。生岩壁或溝邊石上,海拔1650-3200米。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川西金毛裸蕨(原變種)川西金毛裸蕨(原變種)

種中文名:川西金毛裸蕨(原變種)

種拉丁名:GymnopterisbipinnataChristvar.bipinnata

科中文名:裸子蕨科

科拉丁名:Hemionitidaceae

屬中文名:金毛裸蕨屬

屬拉丁名:Gymnopteris

中國植物志:3(1):225

形態特徵

植株高20-40厘米。根狀莖粗短,橫臥,連同葉柄基部密被亮棕色(老時下部為栗黑色)狹長鑽形鱗片。葉近叢生;柄長10-22厘米,粗1-3毫米,圓柱形,亮栗色,幼時密被灰棕色長絹毛,老時逐漸光禿;葉片長15-25厘米,中部寬3-7厘米,披針形或闊披針形,二回羽狀複葉(頂部為一回羽狀);羽片10-17對,互生,長3-6(9)厘米,寬1.5-2厘米,披針形或三角狀披針形,奇數羽狀;側生小羽片1-6對,長7-14毫米,寬5-8毫米,卵形或長卵形,鈍頭,基部多少心形,具短柄或無柄,頂生小羽片和側生的同形,但較大,有長柄;小羽片全緣或少有在基部有1-2片小裂片。頂脈羽狀分叉,不易見。葉乾後軟革質,上面褐綠色,有稀疏絹毛,下面密覆黃棕色長絹毛;葉軸及羽軸密被同樣的毛。孢子囊群沿小脈著生,隱沒在絹毛下,成熟時略可見。

模式標本

采自四川西部。

裸子蕨科植物(二)

陸生中小型植物。根狀莖橫走、斜升或直立,有網狀或管狀中柱,被鱗片或毛。約有17屬,分布於世界熱帶和亞熱帶,少數達北半球溫帶;中國有5屬。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