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瓷

嵌瓷

嵌瓷是廣東潮汕著名的漢族傳統手工藝,普寧人俗稱“聚饒”或“扣饒”。主要材料是選用各種顏色的精薄瓷器剪取成所要表現對象的瓷片,也稱“饒”片。起初的嵌瓷主要用在祠堂、廟宇及民居“四點金”、“下山虎”等建築物的屋頂裝飾,後來隨著欣賞價值的不斷提高,藝人們將其製成便於搬運的藝術品小件經人們欣賞、陳列、收藏。

特色

嵌瓷工藝美術作品久經風雨、烈日曝曬而不褪色,在年降雨量大、夏季氣溫高且常有颱風影響的濕潤地區是其他工藝品無法代替的。嵌瓷藝術風格獨特,布局構圖氣勢雄偉、均稱合理,線條粗獷有力,設色對比強烈、鮮艷明快,在對比中求統一。其題材廣泛,或採用歷史和漢族民間傳說中的英雄名臣、文人墨客,來反映人民民眾揚正壓邪、勇於進取的精神面貌,給人鞭策和啟迪;或採用寓意吉祥、富貴的花蟲鳥獸,營造吉祥、長壽、如意、富裕、和諧等富有漢族文化樸素情感的藝術氛圍。因其風格寫實、質感堅實、雅俗共賞、表現對象栩栩如生,深為海內外潮人喜愛。 裝飾在廟宇、祠堂、屋脊正面的嵌瓷,多以雙龍戲珠、雙鳳朝牡丹等題材、線條粗獷有力、構圖氣勢雄偉、色彩晶瑩絢麗,以大動態大效果取勝。而裝飾脊頭、屋角頭的嵌瓷,多是文武加冠(三星圖)立體人物。裝飾於檐下牆壁的嵌瓷則多為花卉鳥獸、魚蝦、昆蟲等;照壁上的嵌瓷,常見的是麒麟、獅、象、仙鶴、梅鹿等,其構圖多採用兩邊對稱的方法。獨特的生產技藝 嵌瓷工藝品和房屋嵌瓷裝飾的表現手法有平嵌、浮嵌和立體嵌等。具有獨特的生產技藝:1.塑胚胎,俗稱“縛瓦骨”。是用磚條、瓦片剪下成所要鑲嵌對象的棱骨構件(立嵌則要先用鐵絲紮好的骨架),配上用石灰、紅糖和草紙調勻而成的灰漿塑好雛形;2.剪取瓷片,俗稱“剪饒”。熟練的工匠常把完整的瓷器往硬地一甩或用鉗子敲擊,依據裂開瓷片的形狀用鉗子加工取“饒”;3.鑲嵌瓷片,俗稱“貼饒”,也就是“嵌瓷”。施工者要有一定的造型和色彩基礎,作品的檔次、水平決定於這道工序;4.綜合調整,從整體構圖、設色、層次、疏密、動態、造型等作各個角度斟酌,該增該減反覆調整(室內部分和單件工藝品加以貼金、描銀、鉤線,有的還用玻璃珠,膠片點綴)。傳承:潮汕嵌瓷藝人主要出自普寧,清光緒至民國年間的代表人物有陳武生、何翔雲等藝術大師;建國前後有陳如遜、陳文江等藝人;上世紀60年代普寧工藝廠成立後,集中在廠里的知名藝人就有20多人。 普寧嵌瓷著名傳承人陳宏賢,男,1957年出生,普寧赤水人,其父是一代嵌瓷大師何翔雲的得意弟子,陳宏賢自幼深得父兄的精傳。有多件作品參加由廣東省文化廳主辦、廣東美術館承辦的“第十屆廣東省藝術節”特展及有關單位收藏。

嵌瓷嵌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