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桃麻糕

嵌桃麻糕

嵌桃麻糕是江蘇省南通地區的漢族名小吃,主要由芝麻粉、白糖、炒米粉及核桃仁等原料製成。色澤金黃,味道香、甜、松、酥,有芝麻的清香。據南通圖書館藏之魯迅舍弟周作人同學,南通人《季自求日記》手稿中記載,辛亥革命季自求在孫中山的參謀本部任軍職,後去北京,與在教育部任僉事之魯迅相識。戰爭爆發後,“鼎泰”停業關閉,後由該店張某,開設“永泰仁”雜貨號,繼承“鼎泰”製作麻糕,繼而稻香村、景福齋以及大興、大隆、鼎隆等茶食店,亦先後競相生產,麻糕生意越做越興隆,名氣也越來越大。

發源地

市樹:廣玉蘭

市花:菊花

經緯度:北緯31°41’-32°43’、東經120°12’-121°55’

註:南通啟東的圓陀角是江蘇最早升起太陽的地方

南通,因漲沙沖積成洲,成陸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歷史。簡稱“通”,別稱崇州、崇川、紫琅,古稱通州,後周顯德三年(956年)建城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辛亥革命後為與河北通州相區別始稱南通。是江蘇省下轄的一個地級市。

南通,地處我國黃海南部,長江入海口北岸,南與蘇州、上海兩市隔江相望,西與泰州市接壤,北與鹽城市接壤,總面積8001平方公里,南通除狼山低丘群外,都為海拔五、六米以下的平原,平均海拔為四米左右。

嵌桃麻糕嵌桃麻糕

在中國的版圖上,處於沿海經濟帶與長江經濟帶T型結構交匯點和長江三角洲洲頭的城市只有兩個,一個是國際大都市的上海,另一個就是與其一衣帶水、處於長江北岸的南通。南通“據江海之會、扼南北之喉”,隔江與中國經濟最發達的上海及蘇南地區相依,被譽為“北上海”;北接廣袤的蘇北大平原,通過鐵路與歐亞大陸橋相連;從長江口出海可通達中國沿海和世界各港;溯江而上,可通蘇、皖、贛、鄂、湘、川六省及雲、貴、陝、豫等地。蘇通長江公路大橋建成以後,將使南通進入上海一小時經濟圈。南通面臨海外和內陸兩大經濟輻射扇面,與上海有著相似的地理區位優勢。素有“江海明珠”、“揚子第一視窗”之美譽。

外形

方形狀,摺疊呈扇形,內中嵌有核桃仁。

外呈棕米色,內部呈淡棕色。

簡要介紹

當時,通州城內,有一姓許,名松甫者,於東門設一“鼎泰”號雜貨店,以產茶食糕點為主,在外埠亦有店鋪經營。後來,許氏於清朝府內捐得一官,常有上等茶點進貢。唯獨通幫老師傅所作之嵌桃麻糕,選料精細,加工講究,味美可口,頗有特色,最為著稱。從此,南通“鼎泰”麻糕被譽為“官禮茶點”,揚名於天下,脆餅問世後,麻糕、脆餅媲美,為南通兩大聞名特色產品,越來越引起中外人士、海外僑胞濃厚的興趣。南通麻糕,亦曾得魯迅先生讚賞。據南通圖書館藏之魯迅舍弟周作人同學,南通人《季自求日記》手稿中記載,辛亥革命季自求在孫中山的參謀本部任軍職,後去北京,與在教育部任僉事之魯迅相識。季自求愛好文學,常與魯迅往來。魯迅在一九一二年至一九二○年的日記中,有五十處記載了與季自求的交往。一次魯迅與季在暢談中,魯迅曾向季自求借《南通方言疏證》去研究南通方言,季自求也曾將家鄉的麻糕饋贈給魯迅,魯迅品嘗後,定然認為名不虛傳。故在一九一四年十一月十五日魯迅日中有“南通館坐少頃,持麻糕一包而歸”。戰爭爆發後,“鼎泰”停業關閉,後由該店張某,開設“永泰仁”雜貨號,繼承“鼎泰”製作麻糕,繼而稻香村、景福齋以及大興、大隆、鼎隆等茶食店,亦先後競相生產,麻糕生意越做越興隆,名氣也越來越大。

製作方法

1.濕糖拌粉:製作前先將糖用水潤濕、拌透,然後將濕糖、芝麻粉、糯米粉拌均擦透。再用篩子將糕粉全部過篩。

2.嵌桃燉製:先把糕粉的1/2放入糕模內,壓平糕粉,把核桃仁排在糕粉上,每模四排,桃仁嵌好後再加入另一半糕粉,復壓實,按平糕面。將糕模放入鍋上水蒸或汽蒸,約7分鐘。燉製時汽量一定要掌握得當。燉製後參照雪片糕方法回汽。將回汽後的糕體切成4條放入木箱靜置,隔日後切片。

3.切片烘烤:把長方形糕條切成糕片,厚度為1.5毫米,每條糕切100片。糕片厚度可視具體重量而定,大則厚,小則薄。切片後把糕片整齊攤平在烤盤內,爐溫為130~140℃,烤5分鐘後出爐。

4.冷卻包裝:烤制後的水分只有2%左右,極易吸濕,因此,糕冷卻後,要及時包裝封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