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獻樓

民國十八年(1929),陝西饑饉,十室九空,其隨朱慶讕來陝,日夜奔波,賑濟災民。 後赴陝,不久重返本縣,二次主持扶風災童教養院事宜。 二十八年(1939),法門寺重新修葺,他被眾舉為督工,不負眾望,日夜操勞,直至工程告竣。

崔獻樓(1877~1962),黑龍江省雙城縣人,慈善事業家。曾任孝惠學社常務委員。民國十八年(1929),陝西饑饉,十室九空,其隨朱慶讕來陝,日夜奔波,賑濟災民。並籌設扶風災童教養院,任院長。為振此業,不辭辛勞,多方勸募,卓有成效。時值軍閥混戰,黃河決口,道路阻斷,曾冒死親赴江蘇省海州購回大米供災童食用。同時說服唐慕汾以孝惠學社之名捐大洋7000元,在本縣各地廣置農田,組織災民生產自救。
他任院長期間,因煩於內外事務,終辛勞成疾,不得已辭職居家修養。但與朱慶瀾談及西安、扶風兩院困難情狀,心緒甚為不寧,遂賣私第之物,獲洋900元,匯交扶風教養院以資費用。二十六年(1937)赴南京任津浦路救濟專員。後赴陝,不久重返本縣,二次主持扶風災童教養院事宜。
他在扶風,不僅傾全力於賑災,且積極倡導戒除鴉片。二十四年(1935)在本縣城南飛鳳山天佛寺成立“救濟貧寒戒菸所”,分三批共戒除有毒癮菸民122名。稍有閒暇,便向菸民宣傳:“鴉片是一種禍國殃民、耗神傷財之利器,並非振作精神、診治疾病之良方。試看傾家蕩產、骨肉分離、身敗名裂、骨瘦如柴者無一不是吸食鴉片之果”的道理,使菸民深得其益。當被戒菸民離所時,各發路費1元,且囑“爾等勿再演惡習,後當為國效力”等語。
二十八年(1939),法門寺重新修葺,他被眾舉為督工,不負眾望,日夜操勞,直至工程告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