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經歷
歷任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植物學專業博士生導師。1988年4月至1989年3月到瑞典農業大學林學院樹木遺傳及植物生理學系進行協作研究。1993年-1996年曾任中共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黨委副書記;1996年起曾任植物分子及發育生物學系副主任。曾兼任中國植物學會植物結構及生殖生物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植物學報》編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植物學科評審組成員、國家科技獎勵評審委員會委員、中國杜仲綜合開發協會常務理事、中國林學會杜仲研究會常務副主任委員等職;現兼任中國植物學會常務理事、北京植物學會理事長、北京市學位委員會學科評審組成員。
主講課程
長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先後教過植物學、植物解剖學、植物發育生物學、生物攝影和普通攝影學等多門課程。
主要貢獻
參加了《中國大百科全書》部分條目的編寫和《維管植物比較形態學》、《植物解剖學(上冊)》等書的翻譯。1978年起從事杜仲剝皮再生的研究,後一直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高等學校博士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下研究維管形成層。1987年作科學顧問和主要技術演示,由中國農業電影製片廠拍成科教片《杜仲剝皮再生》。至2006年已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近120多篇,發展了植物發育生物學中的位置效應理論,提出了植物細胞分化的階段性理論。剝皮再生技術在一些杜仲主產區的推廣,已為農民創收數億元,使數百萬株杜仲樹免遭砍伐。近年他又獲得國家重大基礎研究規劃項目(973項目課題負責人)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的支持,繼續深入研究樹木木質部細胞分化、脫分化、轉分化和形成層休眠的分子機理。同時還對杜仲性別決定的分子機理、植物正常發育過程中幾種衰老過程里細胞編程死亡的機理及其與發育的關係等進行了研究,這些方面都有論文發表。他編著的《植物發育生物學》一書2006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另外他還利用業餘時間寫了數篇有關基礎研究的規律、項目評審和管理方面的論文發表在《科技日報》和《中國科學基金》等報刊上,在社會上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獲獎記錄
1981年獲國家醫藥管理總局醫藥科技成果二等獎。後一直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高等學校博士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下研究維管形成層,1991年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