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溯源
崑崙關相傳於秦代尉屠睢征服嶺南後,為運糧交通方便所建。據查有文字記載的,崑崙關是"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壘石為關"。時曰"南雄關",至宋時改名"崑崙關",明崇禎十二年(1640年),關門上始刻上"崑崙關"三個大字。
戰爭背景
崑崙關相傳於秦代國尉屠睢征服嶺南後,為運糧交通方便所建。據查有文字記載的,崑崙關是"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壘石為關"。時曰"南雄關",至宋時改名"崑崙關",明崇禎十二年(1640年),關門上始刻上"崑崙關"三個大字。宋皇祐四年(1052年),廣源州首領儂智高攻占邕州,繼而攻占賓、橫、桂等州,踞崑崙關以自雄。時廣西兵馬鈐轄陳曙領兵八千與之於關作戰,陳曙損兵二千大敗。皇祐五年(1053年),樞密副使狄青領兵三萬於賓州,佯令休整十日,籌備糧草,以示軍未即進。並於佯令之次夜(正月元宵夜)張燈結彩,置酒席大宴賓客。"漏下二鼓,青入內令孫元規代主席,將校候青出未敢退。"三鼓,即整軍騎突襲,"遲明忽報青度崑崙關矣"。"賊遂大敗,馳騎追捕,斬道二千二百,賊之謀主黃師宓、儂建忠等腹心爪牙沒幹陣者五十七人","智高焚營而遁","翌日分兵追賊,幾殲焉,得屍三千二百築為景觀。有於賊屍中得衣金龍衣者,眾以為智高也。青曰:'寧失智高,不敢欺朝廷'。二月丙子班師。"
宋朝陶弼作題"早登崑崙望戍兵北歸",詩曰:
春風歸未得,默坐廢台間,
居易衷腸結,安仁兩鬢斑,
峰沖新葉去,燕引舊雛還,
帳下誰更戍,旌旗出亂山。明李東陽亦題:
崑崙關頭戰骨枯,龍衣染血紅模糊,
軍中喧言老儂死,不捉彼儂焉有此,
君不見,漢王一赦軍中守,武將紛紛皆藉口。
"上元三鼓奪崑崙",是狄青南征決勝之捷,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在近代抗日戰爭時期,崑崙關發生了一場規模更加宏大的爭奪戰--崑崙關戰役。
戰爭過程
1939年11月15日,日本侵略軍在安藤利吉的指揮下,出動10萬餘兵力,100餘架飛機,50餘艘艦艇,進犯欽州、北海、防城,發動了桂南戰役,妄圖截斷我桂越國際交通線。日軍攻陷南寧後,即由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領重兵據占崑崙關。國民黨政府則由桂林行營主任陸軍一級上將白崇禧為總指揮,第五軍中將軍長杜聿明為副總指揮,調兵四十萬,以崑崙關為主戰場,從當年12月18日至31日,與日軍鏖戰,斃中村正雄及其以下將士5000餘人,取得大捷,克復崑崙關,並進逼南寧。後因日軍大力增兵,偷襲甘棠防線,崑崙關復告失守。戰後,國民黨第三十八集團軍第五軍派工兵連到崑崙山上建立第五軍抗戰陣亡將士墓、紀念塔、牌坊等建築物。
戰爭結果
第五軍抗戰陣亡將士墓建在崑崙山(原名太保山)上,山的南面建有331級花崗岩石階,台階前是一個三門四柱的牌坊。牌坊中門前後橫額都寫著:"陸軍第五軍崑崙關戰役陣亡將志墓園",中門左右兩柱正面分別刻著"芳烈長流為國家盡忠民族盡孝;英豪繼起倍抗戰必勝建國必成"蔣中正的題聯。背面則分別為于右任題聯:"崑崙關下英雄記,革命軍前金石光"。牌坊東西門外柱正面分別是杜聿明題:"血花飛舞苦戰兼旬攻克崑崙寒敵膽,華表巍峨揚威萬里待清倭寇慰忠魂",背面是顧祝同題聯:"戰績令人懷壯烈,國殤為鬼亦雄奇"。東西兩門的正背橫批分別銘刻有徐永昌、張發奎等人的題詞。
他的歷史
崑崙關位於賓陽縣城十九公里處,與邕寧縣交界的崑崙山峽。此關周圍五十多里,層巒疊嶂,蒼峰似海,群山環抱,綿亘相偎,中通隘道,雄關橫鎖,素稱天險,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歷史上曾發生十次屯兵和戰爭,古今墨客名人游至亦多為之吟詠 。
崑崙關相傳於秦代尉屠睢征服嶺南後,為運糧交通方便所建。據查有文字記載的,崑崙關是"唐元和十一年(816年)壘石為關"。時曰"南雄關",至宋時改名"崑崙關",明崇禎十二年(1640年),關門上始刻上"崑崙關"三個大字。宋皇佑四年(1052年),廣源州首領儂智高攻占邕州,繼而攻占賓、橫、桂等州,踞崑崙關以自雄。時廣西兵馬鈐轄陳曙領兵八千與之於關作戰,陳曙損兵二千大敗。皇佑五年(1053年),樞密副使狄青領兵三萬於賓州,佯令休整十日,籌備糧草,以示軍未即進。並於佯令之次夜(正月元宵夜)張燈結彩,置酒席大宴賓客。"漏下二鼓,青入內令孫元規代主席,將校候青出未敢退。"三鼓,即整軍騎突襲,"遲明忽報青度崑崙關矣"。"賊遂大敗,馳騎追捕,斬道二千二百,賊之謀主黃師宓、儂建忠等腹心爪牙沒幹陣者五十七人","智高焚營而遁","翌日分兵追賊,幾殲焉,得屍三千二百築為景觀。有於賊屍中得衣金龍衣者,眾以為智高也。青曰:'寧失智高,不敢欺朝廷'。二月丙子班師。"
宋朝陶弼作題"早登崑崙望戍兵北歸",詩曰:
春風歸未得,默坐廢台間,
居易衷腸結,安仁兩鬢斑,
峰沖新葉去,燕引舊雛還,
帳下誰更戍,旌旗出亂山。
明李東陽亦題:
崑崙關頭戰骨枯,龍衣染血紅模糊,
軍中喧言老儂死,不捉彼儂焉有此,
將軍貴實不尚功,世上焉有將軍忠,
君不見,漢王一赦軍中守,武將紛紛皆藉口。
"上元三鼓奪崑崙",是狄青南征決勝之捷,維護了國家的統一。在近代抗日戰爭時期,崑崙關發生了一場規模更加宏大的爭奪戰--崑崙關戰役。
1939年11月15日,日本侵略軍在安藤利吉的指揮下,出動10萬餘兵力,100餘架飛機,50餘艘艦艇,進犯欽州、北海、防城,發動了桂南戰役,妄圖截斷我桂越國際交通線。日軍攻陷南寧後,即由少將旅團長中村正雄領重兵據占崑崙關。國民黨政府則由桂林行營主任陸軍一級上將白崇禧為總指揮,第五軍中將軍長杜聿明為副總指揮,調兵四十萬,以崑崙關為主戰場,從當年12月18日至31日,與日軍鏖戰,斃中村正雄及其以下將士5000餘人,取得大捷,克復崑崙關,並進逼南寧。後因日軍大力增兵,偷襲甘棠防線,崑崙關復告失守。戰後,國民黨第三十八集團軍第五軍派工兵連到崑崙山上建立第五軍抗戰陣亡將士墓、紀念塔、牌坊等建築物。
第五軍抗戰陣亡將士墓建在崑崙山(原名太保山)上,山的南面建有331級花崗岩石階,台階前是一個三門四柱的牌坊。牌坊中門前後橫額都寫著:"陸軍第五軍崑崙關戰役陣亡將志墓園",中門左右兩柱正面分別刻著"芳烈長流為國家盡忠民族盡孝;英豪繼起倍抗戰必勝建國必成"蔣中正的題聯。背面則分別為于右任題聯:"崑崙關下英雄記,革命軍前金石光"。牌坊東西門外柱正面分別是村聿明題:"血花飛舞苦戰兼旬攻克崑崙寒敵膽,華表巍峨揚威萬里待清倭寇慰忠魂",背面是顧祝同題聯:"戰績令人懷壯烈,國殤為鬼亦雄奇"。東西兩門的正背橫批分別銘刻有徐永昌、張發奎等人的題詞。
沿花崗岩石階拾級而上,至山頂便是紀念塔,它座北朝南,高10餘米,分上中下三層。塔的上層呈三刃劍狀直指藍天,每側劍面頂端都刻有國民黨黨徽,接著刻著"陸軍第五軍崑崙關戰役陣亡將士紀念塔"十七個大字,落款"杜聿明題"。塔的中層比上層略大,建成六面。正南面左上側書"崑崙關戰役陣亡紀念"一行小字,中書"碧血千秋"四個大字,左下落款"蔣中正'。東南面是白崇禧所撰的碑文。東北面是何應欽題"氣塞蒼冥",西南面是李濟琛所撰的碑文。西北和正北兩面則無題字。塔的下層為塔基。紀念塔的北面建有三座平台型陣亡將士墓,各樹一大型長方碑石,分別篆刻著榮譽第一師、第十二師、軍直單位陣亡將士的名字。在紀念塔東北約半里宋代崑崙台舊址,建有一座六角石亭,亭內豎有杜聿明撰寫的碑記,備載奮戰經過。
山的北面亦建有牌坊,牌坊正背兩面分別有張治中、陳誠所題橫批"不朽是為"和"氣壯山河",牌柱正背兩分別有黃旭初和林蔚的題聯:"編成戰史勛名重,合葬雄關俎豆新"、"百戰尚留萇氏血,九攻更軼狄青勛"。
杜聿明在奪回崑崙關後不久即寫絕句一首,藉以抒懷:
北海風建騎道士,崑崙葬太和魂。
扶桑萬里櫻花節,夜兩千家數淚痕。
崑崙關收復後不久,田漢先生由五十四軍陳烈軍陪同長到賓陽慰問,並視察了崑崙關,回來後,他寫下"詠崑崙關之戰",詩云:
一樹桃花慘澹紅,雄關陽塞驛樓空。
倭師幾處留殘壘,漢幟依然卷大風。
仙女山頭奇石聳,特丹嶺上陣雲濃。
莫雲南向輸形勢,樞相當年立戰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