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概況
崇賢鎮是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轄鎮。位於京杭古運河畔,杭州市郊城鄉結合部,距風景秀麗的西子湖13公里。320國道及正在興建的杭州市繞城公路穿鎮而過,交通十分便利。全鎮面積38.62平方公里,下轄11個村和一個社區,2006年全鎮總人口40654人,其中非農人口1421人,占3.50%;農業人口39233人,占96.50%。2000年全鎮實現工農業總產值21.66億元,財政收入1369.9萬元,農民人均收入5719元,崇賢鎮是浙江省經濟實力百強鄉鎮,杭州市小康鄉鎮、新農村鄉鎮。崇賢鎮在杭州餘杭素有經濟強鎮、工業重鎮的美譽,早在1985年,就率先跨入工業產值超億元的行列。形成機械製造業、冶金材料業、輕紡服裝業、印染造紙業等四大支柱產業。在農業方面,崇賢鎮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發展農業產業化。確立了“東部高田走旱路、西部低田走水路、中部以五大基地為依託,傳統產品創品牌,特種養殖進萬家,群體聯合闖市場,譜寫效益農業新篇章”的農業發展思路。在杭州農產品展銷會上,三家村藕粉獲得金獎,崇賢茭白、沾駕橋慈菇、大紅袍荸薺獲得銀獎,產品銷往北京、上海、南京、常州、揚州、等大中城市及周邊地區,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在發展經濟的同時,崇賢鎮黨委、政府堅持“兩手抓、兩手要硬”的方針,在精神文明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效。社會治安形勢良好,文明單位,五好家庭不斷增多,湧現了向陽村、崇杭集團等省級文明單位。民眾文體活動活躍。1997年,被命名為“浙江省體育先進鄉鎮”,1998年獲“杭州東海文化明珠”鄉鎮稱號。
地理位置
崇賢鎮位於餘杭區東南部,南接杭州市拱墅區康橋鎮,北鄰塘棲鎮,東與星橋街道相連,西與仁和鎮、良渚鎮毗鄰。鎮內地勢東高西低,屬平原水網地帶,河流縱橫,土地肥沃,工業發達,是餘杭市重要的工業強鎮。
自然條件
崇賢鎮地處著名的杭嘉湖水網平原,由全新世晚期河流湖泊堆積而成,地勢在東南向西北降低,海拔2.1—3.8m,土壤肥沃,地質屬半青紫土,水網密度每平方公里1.42公里。水質從上游至下游,由淡水後微鹹水變化。氣候條件好,屬北亞熱帶南溫季風氣候區,冬夏長春秋短,日照較多,雨量充沛,溫暖濕潤,冷空氣易進難出,災害性天氣較多,光、溫、水地域性差異明顯,年平均氣溫16℃,年降水量1500毫米,無霜期有250天左右,常年主導風為東北風。4—9月降雨量較多,初夏有梅雨,8—10月有颱風。
經濟發展
杭州市餘杭區崇賢鎮下轄11個村和一個社區,全鎮總人口40654人,總面積38.6平方公里,其中非農人口1421人,占3.50%;農業人口39233人,占96.50%。改革開放以來,崇賢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生活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據浙江省農村調查統計隊統計顯示,2006年崇賢鎮位列浙江省百強鄉鎮綜合排名第68位。1985年,崇賢鄉鄉村企業工業產值達1.1億元,成為餘杭縣第一個億元鄉。1988年,崇賢鄉改為建制鎮。1989年,崇賢鎮被省人民政府批准確定為重點工業衛星鎮。1991年,國家農業部批准杭州崇賢紡織機械廠為全國鄉鎮企業系統先進企業。1991年,崇賢鎮建成全縣首個縣內自動電話網路。1993年,崇賢紡織機械廠產值超億元。1996年,崇賢220千伏變電工程建成運行。2006年崇賢鎮完成工農業總產值103.5億元,農村經濟總收入97億元,財政總收入1.67億元,財政可用資金1.4億元。2006年全鎮實現農業產值2.5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311元。崇賢是餘杭的工業重鎮,是全區首個億元鄉。擁有各類工業企業600餘家,從業職工近2萬人,並形成了以家紡布藝為主,機械製造、鋼鐵鑄造、化工印染、造紙包裝等行業齊頭並進的工業格局。2006年全鎮完成工業產值101億元,銷售產值93億元,出口交貨值10.3億元,工業投入6.89億元,實現利潤2.63億元。銷售500萬元以上規模企業發展到123家,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產值和銷售均達全鎮總量的66%(按老口徑統計)。崇鋼、中強、鵬盛、萬盛、眾望、遠峰、中亞、彩詩等企業躋身全區工業銷售百強。全鎮獲省著名商標3個,市著名商標2個,區級知名商標5個,獲國家免檢產品1個,浙江省名牌產品1個,杭州市名牌產品2個,餘杭區名牌產品9個。萬盛精拔拉絲、中亞布藝等被評為區百家示範企業。“崇賢老闆”——一個正在崛起的優秀團隊,日益超越地域概念,上升為一個品牌。
四大農產品基地形成。崇賢鎮因地制宜調整種植結構,形成以嚴家橋村為主的茭白、沾橋村為主的茹菇、三家村為主的蓮藕、北莊村為主的蛋鴨四大農產品基地。全年茭白種植面積400公頃、茹菇面積533.3公頃,蓮藕面積66.7公頃,飼養蛋鴨30萬羽。
崇賢特產
一方名產——三家村藕粉
三家村藕粉歷史悠久,南宋時已是貢品。清光緒《塘棲志》“藕粉”條載:“藕粉者,屑藕汁為之一,他處多偽,摻真膺各半,唯三家村業此者以藕賤不必假他物為之也。”三家村藕粉選擇的藕好,且製作精細,製成品色澤微紅呈片狀,潔淨清香,無雜質、耐久貯。三家村藕粉不僅含有多種維生素及礦物質,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而且具有生津開胃,清熱補肺,養血養氣等功效,最宜老人、產婦、嬰兒和病人食用,是有名的滋補品。
發展因素
發展的有利條件
·區位條件
崇賢鎮位於杭州市北郊城鄉結合部,餘杭區的東南部,320國道穿越鎮域的東側,杭州繞城公路和已規劃的勾莊鐵路貨運站至喬司編組的宣杭鐵路複線橫貫鎮域東西,京杭大運河穿越鎮域西側,交通運輸便捷,市場信息靈活,更有利於市場經濟的發展。
·工業基礎
崇賢鎮在杭州餘杭素有經濟強鎮、工業重鎮的美譽,早在1987年,就率先跨入工業產值超億元的行列。截至2006年,已建成了320國道沿線工業區、獨山工業區、陸家橋工業區,並逐步形成了機械製造業、冶金材料業、輕紡服裝業、印染造紙業等四大支柱產業。受臨平和杭州輻射以及影響,使崇賢鎮有了充分的可以提供產品銷路的市場。
·土地資源
崇賢鎮土地總面積38.6平方公里,土地資源豐富,生態環境良好,為崇賢鎮今後發展成為具有一定規模的城鎮提供良好的基礎。
發展中的相對不利因素
·對外交通
杭州繞城公路和宣杭鐵路複線橫貫鎮域東西,雖然崇賢鎮的對外交通帶來有利條件,但是也成為城鎮發展中客觀存在的門檻,增加了城鎮進一步發展的建設投資費用。
·歷史基礎
城鎮發展歷史雖然較長,但規模比較小,鎮內商業服務設施相對滯後,居住環境因臨近杭鋼等因素也一般,對周圍鄉村的輻射和集聚力小,不利於經濟集聚發展,造成投資規模及資金流向分散,不利於城鎮建設。
·道路系統
隨著穿越崇賢南北的塘(棲)康(橋)公路的建成通車,鎮域道路系統不完善的局面得到了較大的改觀,使村鎮之間,村鎮與各生產企業之間聯繫有了根本性改善。但與老城區的道路連線有待於進一步提升。
·土地分割
自然形成的河網系統和鎮西南的高壓線使鎮區西南區塊的用地分割比較嚴重,土地利用缺乏完整性,增加了建設資金的投入。
城鎮建設
圍繞建設工業主導型現代化都市城鎮,崇賢的集鎮建設步伐明顯加快,現代化的集鎮新區已初步成形。而以集鎮開發為突破口,通過引入市場機制,崇賢進一步實現了土地的盤活與升值,並以其帶動了新農居點的政府統建,反哺了教育等社會公共事業和基礎設施的建設。崇賢鎮教育辦學條件走至全區前列,基本形成了布局合理、配備優越的幼托中心、國小、中學、成校的立體教育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日益完善。全鎮90%以上的農戶用上了自來水,90%以上的村道得到硬化,有線電視網、現代通訊網全面鋪開,鎮村環境衛生得到不斷改善。自生態鎮創建工作開展以來,崇賢鎮黨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結合半山地區整治,把生態建設作為民心工程來抓,在創建中,該鎮重點抓好規劃編制,明確目標;組建班子,落實責任;制訂配套政策,紮實推進;加大對工業污染源治理力度;多方籌措資金,累計投入生態建設專項資金4.25億元。通過努力,全鎮集鎮、鄉村生態環境面貌有了很大改善,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民眾環境意識大幅提高,整體環境質量得到較大提升。
經過“十五”時期的努力,崇賢鎮的綜合經濟實力得到顯著增強,工業主導型都市城鎮建設成功起步,鎮村面貌發生了較大變化。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初步形成了以繞城交通為界,繞城內建設現代新市鎮;城外西沿大運河發展港區經濟;鎮內以塘康公路為中軸,完善工業區塊;東沿320國道,培育市場長廊的大規劃。
崇賢鎮在發揮工業主導優勢,鞏固農業基礎地位的同時,也不失時機地發展第三產業,在此基礎上全面實施新農村建設。該鎮正按照浙江大學設計院設計的10個村1個居民區新農村建設圖紙施工,向陽、陸家橋、沿山、四維等7個村新農居點已形成,已有400農戶搬進新居。通過實施綠化、亮化、美化工程,建設一個環境優美,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生活富裕的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