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名稱來歷
因分取原境域內崇三、福壽二鄉的“崇”“壽”二字而得名。
隸屬沿革
清時分屬雲柯、梅川等鄉,隸屬餘姚縣。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分屬崇三、福壽鄉,治於庵東區。1954年劃歸慈谿縣。1956年崇三、福壽2鄉合併設崇壽鄉。1958年10月改為紅旗公社2個大隊(管理區)。1983年9月復為崇壽鄉。1992年5月東二鄉併入,置崇壽鎮。2011年11月,富北、海南、三洋3個村劃歸庵東鎮管轄。
行政區劃
2011年末,崇壽鎮轄崇壽1個社區,灶浦村、海運村、相公殿村、崇勝村、六塘村、傅家路村、傅福村、健民村8個村。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崇壽鎮轄區總人口26886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6425人,城鎮化率23.9%。另有流動人口20549人。其中男性13177人,占49.0%;女性13709人,占51.0%。14歲以下2917人,占10.9%;15~64歲20435人,占76.0%;65歲以上3534人,占13.1%。總人口中,以漢族為主,達26575人,占總人口的98.8%;有壯族、苗族等10個民族,共311人,占1.2%。2011年人口出生率6.9‰,人口死亡率6.8‰,人口自然增長率0.1‰。
地理環境
地理境域
崇壽鎮位於東經121°13′18″~121°18′41″,北緯30°15′17″~30°17′03″。地處慈谿市北部,東與新浦鎮相鄰,東南與勝山鎮接壤,南與坎墩街道毗鄰,西南與宗漢街道接壤,西、西北、北與庵東鎮相連。
崇壽鎮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7公里,南 北最大距離3.2公里,總面積21.0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20.44平方公里,水域面積0.56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崇壽鎮屬沖積平原,是浙北寧紹平原的一部分,水網稠密,土質顯鹼性,地勢較平坦,全鎮地勢略呈西高東低、北高南低。平均高差均為0.9m,地面高度在3.2—5.5m(黃海基面)之間。其中七塘公路平均標高5.5m,最高處6.1m。地質構造為第一層:亞砂土,厚度約0.5m;第二層淤泥質亞砂土,厚度約20m;第三層淤泥質亞砂土,厚度約17m。
水文條件
崇壽鎮具有江南水鄉特色,水網縱橫交織,相公殿江、四灶浦江、向天庵江、房黃路江、八村江、鳴山路江,健民江、六塘江等溝通南北;五塘江、六塘江、七塘江等橫貫東西,河流縱貫通,形成較稠密的水網。
崇壽鎮地處北亞熱帶貫東西,河流縱橫貫通,形成較稠密的水網。
氣候特徵
崇壽鎮地處北亞熱帶多風區,氣溫受冷暖氣團交替和杭州灣海域汛節,屬冬暖夏涼,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源充足的亞熱帶季風性濕潤氣候。年均氣溫160C,平均降水約1260mm,一月最大降水量165.4mm(1963年9月12日),年均日照2038.4小時,無霜期約256.8天,歷年平均日照時數2078.3小時。每年7月至9月常有颱風影響,並伴有暴雨;歷年平均大於6級風日數103天,常年主導風向為東南風,最熱月(七月)內東南風最多,年均風速3.2m/s。
自然資源
截至2011年,崇壽鎮有耕地面積1.39萬畝、海水水域面積0.56平方公里。
經濟
農業
2011年,崇壽鎮農業總產值1.33億元,比2010年增長11.7%,農業增加值0.93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4.9%。
2011年,崇壽鎮生產糧食2869.9噸,其中水稻種植面積4220畝,產量1336.3噸,蠶豆種植面積8115畝,產量932噸,玉米種植面積3992畝,產量1258.1噸,蔬菜種植面積10705畝,產量14454噸。
2011末,崇壽鎮生豬飼養量0.38萬頭,畜牧業總產值1085.73萬元。
2011年,崇壽鎮海水養殖面積5.48平方公里,水產品總產量(包括近海捕撈)1172.7噸,漁業總產值2759.7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41%。農民人均純收入12918元。
工業
2011年,崇壽鎮工業總產值89.89億元,比2010年增長31.4%,工業增加值13.75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72.1%。
2011年,崇壽鎮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2家,職工7966人,實現工業增加值7.89億元,比2010年增長26.4%。銷售收入達到億元以上的企業10家,10億元以上的1家。
商業外貿
2011年末,崇壽鎮共有商業網點1200個,職工2800人。社會消費品售零售總額達0.19億元,比2010年增長99.4%;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50萬元,比2010年增長10%。
2011年,崇壽鎮進出口總額2.38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18.4%。其中出口1.93億美元,比2010年增長18.4%,主要產品有電子、電器、日用產品等。
財政金融
2011年,崇壽鎮財政總收入1.92億元,比2010年增長-3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0.67億元,比2010年增長8%。從各主要稅種看,完成增值稅8688萬元,營業稅1404萬元,企業所得稅2719萬元,個人所得稅1422萬元。人均財政收入7141元。各類存款餘額8.36億元,各項貸款餘額5.95億元。
社會
文化藝術
2011年末,崇壽鎮有文化站1個,村文體活動室14個;公共圖書館(室)12個,藏書2萬冊。
教育
2011年末,崇壽鎮有幼稚園4所,在園幼兒1165人,專任教師105人;國小3所,在校生1942人,專任教師100人,國小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國中1所,在校生906人,專任教師79人,國中適齡人口入學率、小升初升學率和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均達100%。
2011年,崇壽鎮教育經費達0.71億元,比2010年增長2.9%;財政預算內教育經費0.28億元,比2010年增長0.32%,占財政總支出的比例為19.7%。
科技
2011年,崇壽鎮擁有獨立科研與技術開發機構18個,其中浙江省農產品化學與生物加工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工程技術研究中心6家,其中國家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1家,各類科技人才811人。打火機創新研究居全國領先地位,部分技術已達國際領先水平。
醫療衛生
2011年末,崇壽鎮有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15個,病床33張,固定資產2087萬元。專業衛生人員72人,其中執業醫師32人,執業助理醫師17人,註冊護士11人。醫療機構(門診部以上)完成診療11.74萬人次。
2011年,崇壽鎮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10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保人數22517人,參保率95.5%。
體育
2011年末,崇壽鎮體育場地15處,100%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43%。
廣播電視
1967年8月成立慈谿縣第一個公社廣播站;1994年6月成立鎮廣播電視站,安裝有線電視;2011年末有線電視用戶7682戶,其中數位電視用戶430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為90%。
社會保障
2011年,崇壽鎮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戶,人數2人,支出1.13萬元,比2010年增長2.5%,月人均470元,比2010年增長1.2%;醫療救助92人次,支出107.38萬元。
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139戶,人數192人,支出92.6萬元,比2010年增長50.5%,月人均402元,比2010年增長46.8%;農村五保集中供養16人。
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93人,撫恤事業費支出62.7萬元。
敬老院1家,床位75張;社區服務設施9個,其中社區服務中心1個,社區服務站8個;有慈善分會1個,全年接受社會捐款105.3萬元。
2011年末,崇壽鎮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保參保人數6728人,參保率93%。
交通運輸
沈海(G15)高速公路過境,境內長4公里,雙向六車道,通往庵東、新浦。縣鄉(鎮)級公路19條,總長26.2公里。
2011年末,崇壽鎮道路總長度13.3公里,道路鋪裝面積0.21平方公里。鎮區橋樑8座,總長度94.1米。
2011年末,崇壽鎮公交汽車線路2條,運營總里程達15公里,年客運量10萬人次。
郵政電信
2011年末,崇壽鎮有郵政網點1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176公里,鄉村通郵率100%。全年投遞國內函件21萬件,國內匯票業務完成1.2萬筆,征訂報紙、雜誌4911份。業務收入360萬元。
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3個。固定電話用戶1.3萬戶,行動電話用戶2.96萬戶,寬頻接入用戶0.7萬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800萬元。
市政建設
給排水
2011年末,崇壽鎮供水站1座,鋪設幹線水管8公里,年工業用水85.2萬噸、生活用水72.5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100%;排水管道30.3公里。
供電
2011年末,崇壽鎮有110千伏變電站1座,主變壓器2台,總容量100兆伏安,高壓輸電線路16條,總長度167.4公里,用電負荷4.85萬千瓦。年售電量完成1.8億千瓦時。
園林綠化
2011年末,崇壽鎮公園9個,公園面積3公頃,園林綠地面積34公頃,綠化覆蓋率1.7%。
旅遊
境內三北敵後抗日第一戰紀念碑、袁家大院為慈谿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農產名品
崇壽辣椒
崇壽為慈谿辣椒的主產地。據不完全統計,種植面積近萬畝。
崇壽麥冬
麥冬,亦稱麥門冬、書帶草,屬百合科,多年生常綠草本。鬚根膨大成紡錘形,葉叢生,線形,草質。
浙麥冬種植面積以慈谿市崇壽鎮最為集中,約有麥冬地1500畝左右。
著名人物
英美文學專家袁可嘉
袁可嘉是著名的“九葉”詩人、英美文學專家、翻譯家。1921年9月18日出生於崇壽鎮相公殿村。1946年畢業於昆明西南聯合大學外文系,在校時得到任課老師沈從文、馮至等青睞,發表了許多詩作。1957年後一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時為中國科學院社會科學部文學研究所西方文學組)工作,歷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研究員,以及研究生院外文系副教授、教授。
中國城鎮大全4
中國的鄉鎮很多,但真正了解它們的卻不是很多,讓我帶您去領略它們的風土人情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