峭歧起義

峭歧起義1928年3月21日,在中共江蘇江陰縣委的領導下,江陰峭岐農民在後塍、楊舍起義的鼓舞下,發動了武裝起義。 待攻克北峭岐後,再合力攻打南峭岐。 控制北峭岐後,茅學勤下令總攻南峭岐。

峭歧起義

1928年3月21日,在中共江蘇江陰縣委的領導下,江陰峭岐農民在後塍、楊舍起義的鼓舞下,發動了武裝起義。

峭岐是江陰東南鄉一大集鎮,分南北兩條街。江陰各地豪紳在後塍、楊舍起義的震懾下,紛紛逃向城市,唯有峭岐鎮例外,大地主把這裡視為“安樂土”。地主階級與反動政府勾結,購置槍械,建立民團,私設牢房,殘酷壓迫剝削農民。1928年3月初,中共江陰縣委決定組織峭岐起義。

3月21日傍晚,茅學勤陳叔璇朱松壽率雲亭、長壽、周莊方面的農民1000餘人在崑山附近的水墩庵集合。茅學勤作動員,並將農民分成3 隊:第一隊由張保華任隊長,從正面進攻峭岐的東木橋守敵;第二隊由那土根任隊長,從北面襲擊側翼;炸彈隊作機動配合。待攻克北峭岐後,再合力攻打南峭岐。3支隊伍在暮色中向峭岐疾進,沿途有很多農民自動加入,抵達目的地時,竟達3000多人。19時左右,擔任側翼攻擊的第二隊與炸彈隊同時接近街梢。警察先行鳴槍,茅學勤即令還擊,周莊農民自造的土炮由趙德勝扛著第一次投入使用。殺聲、槍聲、夾著轟轟隆隆的土炮聲震天撼地,嚇得警察慌忙撤退,逃向南峭岐。當朱松壽率領隊伍進攻東街大地主徐習五住宅時,遇其家丁的頑抗,一時無法攻入,便在圍牆四周放火,徐慌忙攜帶家眷從後門逃走。起義農民打開數十間倉庫,將米、麥、豆、棉紗、布匹等盡數運走。控制北峭岐後,茅學勤下令總攻南峭岐。南峭岐三面環水,鳳涇河將南北峭岐隔開,僅有一座青龍橋可以通行。吳家的保衛團在橋上架放了鐵絲網,並有警察協力防守。敵人用電筒照,盒子炮、快槍不停地掃射。起義農民火器不足,4 次衝鋒都未能過橋,彈藥所剩無幾,茅學勤只得下令撤退。到長壽十八畝橋時,將沒收來的財物全部分給了貧苦農民。

江陰農民起義的迅猛發展,嚇得國民黨江陰縣長孫揆鈞辭職而去。新上任的縣長申炳炎急電上峰,請求加派正規部隊。國民黨遂增派1 個營兵力,四出搜捕、殺害革命民眾,色恐怖日趨嚴重。為回擊敵人的血腥屠殺,江陰縣委率領起義隊伍以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同敵人展開殊死搏鬥,但終因敵我力量懸殊而失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